辋川

读过著名诗人王维作品的人,大概没有不向往辋川的。辋川在蓝田县城西南约五公里的峣山间,又名辋谷水,源出秦岭北麓,北流入灞河,因“其水沦涟如车辋”,故称辋川。在唐代,这里是一个山青水秀、风景幽美的地方,著名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就在这里。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属山西)人。开元初中进士,曾任尚书右丞,故人称王右丞。他的诗艺术成就很高,尤其那些山水田园诗,体物精细,状写传神,被苏东坡誉为“诗中有画”。其中有许多就是描写辋川景物的。《新唐书·王维传》载:“别墅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左氵右片)、辛夷坞,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著名的“辋川二十咏”即作于此。王维还是著名的音乐家、书画家,“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曾绘有“辋川图”等。王维死后即葬于辋川。
王维晚年笃信佛教,其母去世后,他即将别墅改为鹿苑寺。寺院今已不存,在寺院故址上有一株银杏树,粗约两抱,相传为王维当年手植。王维和他母亲的坟墓即在寺西的白家坪。游人今日来到辋川,虽已不能目睹昔日辋川别墅的胜景,但从“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王维《临湖亭》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诗)、“濑声喧极蒲,沿涉向南津,汎汎鸥凫渡,时时欲近人”(裴迪《栾家濑》诗)、“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乌,幽深无世人”(裴迪《竹里馆》诗)这些空灵优美的诗句中,也可以依稀想见当年的辋川风光了。
辋川闲居
[唐]王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①。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拔,白乌向山翻②。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③。
【注释】
①白社:即白莲社。东晋时高僧慧远在庐山东林寺同慧永、慧持、刘遗民、雷次宗等一百余人专修念佛法门,誓愿往生西方净土,因掘池植白莲,故称白莲社。青门:汉长安城东南门。本名霸城门,因门色青,俗呼为青门。后也以背门泛指帝都。这两句是说自从山居念佛以后,不再到京城长安了。
②青菰:一种浅水草本植物,其嫩茎即茭白,果实为菰米。翻:飞。
③於陵子:即陈仲子,战国齐人,因居于於陵,故号於陵子,一作於陵子仲。他认为兄长当官食禄万钟是不义,便迁居楚国,隐居於陵,楚王想请他作相,他不肯,与妻子一起逃走,为人灌园。枯槔:古时井上汲水的工具。也作桔皋。这两句是以战国时於陵子隐居不仕、为人灌园的故事来比喻自己闲居辋川、寂寞恬淡的生活。
归辋川作
[唐]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①。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②。
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③。
【注释】
①疏钟:稀疏的钟声。渔樵;打鱼的人和砍柴的人。稍欲稀:逐渐稀少了。
②菱:一种水生草本植物,果实即菱角。一名芰。
③东皋:田野或高地的泛称。潘岳《秋兴赋》:“耕东皋之沃壤兮。”李善注:“水田日皋,东者,取其春意”。陶潜《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柴扉:用树条编扎的简陋的门。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①,蒸藜炊黍饷东菑②。
漠漠水田飞白鹭③,阴阴夏木啭黄鹂④。
山中习静观朝槿⑤,松下清斋折露葵⑥。
野老与人争席罢⑦,海鸥何事更相疑⑧。
【注释】
①积雨:久雨。烟火迟:言久雨后空气潮湿,烟火升起很慢。②蒸藜炊黍:藜,也称灰*(上艹下翟)、灰莱,嫩叶可食。黍,小米。饷东
③漠漠:密布貌。白鹭:一种水鸟。
④阴阴:幽暗貌。啭黄鹂:黄鹂在宛转地鸣叫。啭,鸟鸣宛转。
⑤朝槿:即木槿,其花朝开夕落,故也称朝槿。古人常用它来比喻人生短促。此句言在山中静居,常常观赏朝槿。暗含有参悟人生之意。
⑥清斋:即素食。佛教徒只吃素食,称为斋食、斋饭。露葵:即绿葵,可作菜食。这句是说在松树下进食用露葵作的斋饭。《旧唐书·王维传》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带疏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⑦争席:争坐次。据《庄子·杂篇·寓言》载,阳子居(杨朱)去见老子时,舍者把他请到家里,全家人都恭恭敬敬地招待他,舍者还给他让座。但当他从老子处学道归来时,舍者不但不给他让座,还与他争起坐次来了。此处用“争席罢”表示自己与人无争。
⑧海鸥:据《列子·黄帝篇》载,有个人住在海边,常与鸥鸟嬉戏,鸥鸟们对他毫不躲避。他父亲知道后,便叫他去捉几只鸥鸟回来,但这时鸥鸟们见到他都纷纷逃走,不再接近他了。此处用这个故事表示世人对自己妄加猜疑实在是多余的。末尾两句是说,我这个乡野老人已经隐居山林、与世无争了,世人何必还要妄加猜疑呢。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②。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③。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④。
【注释】
①裴迪:关中人,曾与王维、崔兴宗同居终南山,时相唱和。天宝后为蜀州刺史,与杜甫、李颀友善。官至尚书省郎。《全唐诗》收其诗二十九首。
②苍翠:青翠,指秋天的山色。潺湲:流水的声音。
③渡头:渡口。墟里:村落。孤烟:指村中的炊烟。
④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陆通,字接舆,佯狂遁世,曾在孔子前作歌讽劝他。五柳: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在家门前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曾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作者在这里是以接舆比裴迪,以辞官归隐的陶渊明比自已。
戏题辋川别业
[唐]王维
柳条拂地不须折,松树披云从更长②。
藤花欲暗藏猱子①,柏叶初齐养麝香。
【注释】
①猱(nao2):一种动物,猿类,善攀援。
②麝香:麝又名香獐,雄麝生有麝香腺,所分泌的麝香是名贵的药材和香料。
雨后游辋川
[唐]李端
骤雨归山尽,颓阳入辋川①。
看虹登晚墅,踏石过春泉②。
紫葛藏仙井,黄花出野田③。
自知无路去,回步就人烟④。
【注释】
①骤雨:急雨。颓阳:夕阳。两句言一阵急雨过后,天又放晴,一抹残阳照着辋川。
②晚墅:傍晚时的别墅。两句言在暮色中登上别墅眺望雨后的彩虹,踏着石块穿过春天的山泉。
③紫葛:一种葡萄科植物。仙井:传说中仙人所用之井。
④“回步”句:言前边已经无路可走,于是回转脚步去到有人烟的地方。
独游辋川
[宋]苏舜钦
行穿翠霭中,绝涧落疏钟①。
数里踏乱石,一川环碧峰②。
暗林麋养角,当路虎留踪③。
隐逸何曾见?孤吟对古松④。
【注释】
①翠霭:青翠的山雾。绝涧:非常陡峭的山涧。疏钟:稀疏的钟声。王维《归辋川作》有“谷口疏钟动”之句,此处化用其意。这两句是说穿行在青翠的山雾中,听得到稀疏的钟声在山涧中回荡。
②一川:指辋川。环碧峰:为碧绿的山峰环绕。
③麋:即麋鹿,亦称“四不象”,雄的有角。这两句写辋川极为僻静,常有麋鹿和老虎出没。王维《戏题辋川别业》有“藤花欲暗藏猱子,柏叶初齐养麝香”之句,此处暗用其意。
④隐逸,隐居者,此处指王维。这两句是说当年隐居此地的王维已经见不到了,只有对着辋川的古松独自吟咏。
鹿苑寺①
[明]何景明
旧宅施为寺,青山属野僧②。
高人不可见,胜迹已无凭③。
色籍荒庭草,阴垂古殿藤④。
千崖一微径,异代几攀登⑤。
【注释】
①鹿苑寺:在辋川飞云山上,原为王维故居。王维晚年笃信佛教,母亲死后,他即将辋川别墅改为鹿苑寺。寺院旧址现已建为工厂。唯存一株古银杏树,相传系王维所植,粗约两抱,枝叶尚茂。
②旧宅:指王维故居。《新唐书·王维传》载:“母亡,表辋川第为寺,终葬其西。”
③高人:志行高尚、不逐名利之人,此处指王维。杜甫《解闷》诗:“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蔓寒藤。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胜迹:有名的古迹。此处指王维辋川别墅遗迹。据王维《辋川集》载,当年辋川别墅有欹湖、柳浪、茱萸*(左氵右片)、辛夷坞等,但今日都已不存。
④色籍:颜色纷乱。籍,即籍籍,纷乱貌。
⑤微径:小路。
陪游辋川四绝呈两峰先生
(四首选二)
[明]敖英
蜀栈青骡不可攀①,孤臣无计出秦关②。
华清风雨萧萧夜,愁绝江南庾子山③。
【作者简介】
敖英,字子发,号东谷,江西清江人。正德辛巳进士,历官陕西、河南提学副使及河南布政使。著有《慎言集训》、《东谷赘言》等。
【注释】
①蜀栈:蜀地的栈道。栈道是在峭岩陡壁上凿孔驾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古代自关中入蜀,必经栈道。《战团策·秦策》:“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唐玄宗奔蜀亦经栈道。青骡:青包骡子。唐玄宗乘青骡入蜀。这句是说王维未能追随上玄宗奔蜀。
②孤臣:孤立无助的臣子。此处指身陷敌手的王维。这句是说王维被安史叛军俘获,无法逃出秦关。《新唐书·王维传》:“安禄山反,玄宗西狩,维为贼得。”
③庾子山:即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本为南朝梁大臣,善宫体诗,文章绮丽,与徐陵齐名,时称“徐庾体”。侯景攻陷建康,他仓皇出逃到江陵,后奉梁元帝之命出使西魏,被留于长安,不放还。西魏亡,仕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庾信以文才颇受西魏、北周朝廷的敬重,官高位尊,但他内心深印怀念南朝,强烈的故国之思和屈身事敌的痛苦成为他晚年诗赋的主题,写下了《哀江南赋》等著名作品。此处是用庾信来比喻王维。据《唐诗记事》载,安禄山攻陷长安后,在凝碧池大宴,奏乐的唐宫梨园弟子都伤心的哭泣,乐工雷海青掷掉乐器向西大哭,被杀。被拘禁的王维听到此事非常悲痛,作诗道“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落叶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唐肃宗回到长安后,因王维附贼而将其下狱,有人将这首诗送给肃宗看,肃宗看到王维在身陷敌手时仍心怀朝廷,便赦罪释放,只给以降官的处分。结尾二句用庾信羁留西魏的遭遇来比喻王维,是说王维羁留长安、接受伪职完全是被迫的,他内心时时在思念朝廷。清人沈德潜评这首诗说:“为右丞辨宛,语极含蕴。”
香火迢迢鹿苑深①,游人到此诵唐音。
更怜母塔东头水②,照见当年孝子心③。
【注释】
①鹿苑:即鹿宛寺。
②母塔:王维之母崔氏死后葬于辋川白家坪,有母塔寺,现已不存。
③孝子:指王维。据《新唐书·王维传》载,王维事母至孝,“母丧,毁儿不生。……母亡,表辋川第为寺,终葬其西”。
锡水洞①
[明]王旌
山下泉从山外来,九环锡杖巧通开②。
仙人缈缈留陈迹③,洞口阴阴长绿苔。
瀑布一条飞漱滟④,晓峨万丈俯蓬莱⑤。
阿翁曾炼丹砂处⑥,树挂啼猿晓夜哀。
【作者简介】
王旌,号飞泉,祖籍陕西咸宁县,其四世祖迁居蓝田。曾任代邸教授,为明嘉靖年间的理学家。有《王旌语录》。
【注释】
①锡水洞:在辋川半山腰上,洞中有泉水流出,相传古代有一高僧经过此地,用锡杖通成此洞,故名锡水洞。
②锡杖:僧人所持之杖,又称禅杖,为梵名隙弃罗的意译。头有环,振时作声。
③仙人:指通开锡水洞的古代高僧。渺渺:悠远貌。
④漱:水冲刷荡物。滟:潋滟,水动貌。
⑤蛲峨:高峻的山岭。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又称蓬壶。明秦简王辋川诗有“辋川风景小蓬莱”之句,故此处用来代指辋川。
⑥丹砂:道家所炼的丹药。


赞助商广告,瞅一眼吧
朕瞅过了,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