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

昭陵距西安80多公里,在礼泉县东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唐太宗李世民(597—649)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建树的皇帝。他于隋末大乱时劝其父李渊举兵反隋,隋亡后,他又率兵征战削平群雄,于公元626年继承帝位。他在位期间,对内推行均田制、府兵制、租庸调法,发展科举制度,任贤纳谏;对外击败东突厥,发展西域交通贸易,促进汉藏关系,使得经济发展,国势强盛,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
昭陵依九嵕山高峰凿山建陵,开创了唐代帝王“以山为陵”的先例,前后费时十三年。陵园面积达两万公顷。昭陵周围官庞大的陪葬墓群,共157座,其中有皇室成员和魏征、李靖、李勣、尉迟敬德等功臣将相的墓葬。这些墓的形状各具特色,李靖墓形象阴山、碛石山,李勣墓形象阴山、铁山、乌德鞬山,以纪念他们生前的战功。据《五代史》载,昭陵曾遭温韬盗掘,“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中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悉取之。”
现在昭陵仍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举世闻名的昭陵六骏浮雕,是罕见的石雕珍品,有两块被盗往美国,现藏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现存的四块收藏在陕西省博物馆。还有王知敬书的李靖碑、欧阳询书的温彦博碑、褚遂良书的房玄龄碑等,均为碑帖中之精品。近年出土的李孟常碑、尉迟敬德墓志等,记载了许多珍贵史料.还遗存有三座王宾石像,高八九尺,极为壮观。
昭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李*(左责右力)墓前建有昭陵昭物倌,陈列珍贵文物300余件,以供游人参观。
重经昭陵
[唐]杜甫
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①。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②。
翼亮贞文德,丕承戢武威③。
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④。
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⑤。
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⑥。
【注释】
①草昧:指国家草创、秩序未定之时,此处指隋末之乱。英雄:指唐太宗。讴歌:歌颂,赞美。历数:古代迷信认为帝位相承与天象运行的次序相应,故称帝王继承的次第为“历数”。
②风尘:比喻战乱。三尺剑:据《史记·高祖本纪》载,汉高祖刘邦曾说:“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用作国家的代称。一戎衣:《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孔安国传:“衣,服也,一著戎服而灭纣。”后泛称用兵为一戎衣。两句是说唐太宗在隋求战乱中率兵削平群雄,统一天下。
③翼亮;指臣子辅佐君王。贞:贞干同桢干,支柱、骨干之意。丕承:大承。扬雄《法言·问明》;“成汤,丕承也。或问丕承,曰:‘由小致大,不亦丕乎,革夏以天,不亦承乎。’”戢:止息。两句是说唐太宗用贤臣辅佐,修文偃武。
④圣图:皇帝治下的版图。宗祀:宗庙祭祀。日光辉:《汉书·倪宽传》:“宗祀日宣重光,光辉充塞,天文粲然。”
⑤陵寝:帝王的陵墓寝庙。这里指昭陵。盘空曲:昭陵建在九嵕山上,古时要经过盘曲的栈道才能到达。《唐会要》:“昭陵因九嵕层峰,凿山南面,深七十五丈,为玄宫,傍岩架梁为栈道,悬绝百仞,绕回二百三十步,始达玄宫门,顶上亦起游殿。”熊罴:熊和罴都是猛兽,常用以比喻勇猛的军队、武士,此处指昭陵前石刻武士。翠微:青翠的山色。
⑥松柏路:指昭陵前松柏掩映的道路。五云:五彩云。古代认为帝王云气成五彩。这首诗是杜甫去府鄜州探家后回长安途经昭陵所作。当时长安已为唐军收复,安史之乱即将平定,杜甫在此诗结句说昭陵上笼罩着五彩祥云,表示他相信唐王朝能够摧平叛乱、长治久安的愿望。
秋日过昭陵
[唐]刘沧
寝殿徒悲剑与冠①,翠华龙驭杳漫漫②。
原分山势入空塞,地匝松阴出晚寒③。
上界鼎成云缥缈④,西陵舞罢泪阑干⑤。
那堪独立斜阳里,碧落秋光烟树残⑥。
【注释】
①寝殿:皇家宗庙后殿藏先人衣冠之处。剑与冠:指帝王死后的遗物。据《列仙传》载,黄帝葬于桥山,山崩棺空,只有剑舄在棺。
②翠华:帝王仪仗中一种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龙驭:据《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后因称帝王死亡为龙驭宾天。
③地匝松阴:松阴遍地。匝,周遍。
④上界鼎成:见注②。
⑤西陵:魏武帝曹操的陵墓在邺城西北,称为西陵。也称高平陵。曹操《遗令》;“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上安六尺床,施繐帐,朝哺上脯犕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泪阑干:泪痕纵横的样子。
⑥碧落:碧空。
昭陵六马①
[宋]张来
天将剗隋乱,帝遣六龙来②。
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③。
飙驰不及视,山立俨莫回④。
长鸣视八表,扰扰万驽骀⑤。
秦王龙凤姿,鱼鸟不足摧⑥。
腰间大白羽,中物如风雷⑦。
区区数竖子,缚取如提孩⑧。
手持扫天帚,六合无尘埃⑨。
艰难济大业,一一非常才。
惟时六骥足,绩多英卫陪⑩。
功成锵八鸾,玉辂行天街。(11)
寂凉昭陵阙,古石埋苍苔。(12)
【作者简介】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熙宁进士,初知润州,徽宗时任太常少卿,后知汝、颍二州,因事免官。与苏轼关系密切,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受白居易,张籍影响,平易流畅。有《张右史文集》。
【注释】
①昭陵六马:也称昭陵六骏,是唐太宗为了纪念他开国的武功而将自己在历次战役中所骑的六匹骏马刻成石雕,陈于昭陵。六骏是:拳毛挂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六骏石雕刻于贞观十年(636年),贞观十一年,唐太宗还自作《六马图赞》,使欧阳询写定,刻石。现六骏石刻国内仅存四块,藏于陕西省博物馆。
②荆:削平。帝:天帝。六龙;指六骏。古时称骏马为龙。
③森然:森严。飒爽:神采飞动貌。
④飙驰:如疾风一样奔驰。飙,疾风。山立:端立如山,不动摇。《孙子》:“不动如山。”这两句是说六骏奔驰时快如疾风,使人目不及视,停立时则岿然不动,稳重如山。
⑤八表:八方之外极远的地方。扰扰:纷乱的样子.驽骀:驽和骀都是劣马。这两句是说六骏望着远方昂首长鸣,那些凡马劣马都吓得乱纷纷。
⑥秦王:指唐太宗,他起初封为秦王。龙风姿:据《新唐书·太宗本纪》载,唐太宗幼时,有一书生给他看相,说他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儿冠,必能济世安民。”鱼鸟:比喻与李世民对抗的割据群雄。不足摧:不堪一击。摧,摧败。这两句是说秦王李世民神采非凡,那些与他对抗的群雄不过象鱼和鸟一样不堪一击。
⑦白羽:指箭。《史记·司马相如传》:“弯繁弱,满白羽,射游枭。”正义:“以白羽羽箭,故云白羽也。”中物:射中目标。这两句是说李世民勇力过人,武艺高强。
⑧竖子:对人鄙贱的称呼,犹言小子。这里是指被李世民消灭的王世充、窦建德、杜伏威、刘武周等。提孩:提起小孩子。这两句是说李世民擒缚那些割据四方的群雄,就如同提举小孩子一样容易。
⑨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天下。这两句用扫清天下尘埃比喻李世民统一天下。
⑩六骥:即六骏。骥:骏马。英卫:指李世民的开国功臣英国公李勣和卫国公李靖。
(11)锵:象声宇,铃声。八鸾:结在马衔上的铃铛叫鸾,四马八铃,称八鸾。《诗经·大雅·丞民》“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玉辂:用玉装饰的车。天街:帝都的街市。这两句是说李世民战胜归来,六骏的鸾铃锵锵,驾着饰玉的车行驶在京城的大街上。
(12)“寂凉”二句:这二句是说当年建立了辉煌功业的李世民和他的六骏都早己长逝,如今只余下寂寞荒凉的昭陡和被青苔掩埋的六骏石刻。
望昭陵
[元]洪翼胜
英略唐皇近古无,文垂*(左纟右丽)藻武攘胡①。
九嵕想象荒原墓,六骏空传石上图。
宫阙并随烟雾散,江山几换帝王符②。
升沈世事何须问,不朽还应觅故吾③。
【作者简介】
洪翼胜,元代人,生平事迹未详。
【注释】
①文垂*(左纟右丽)藻:指唐太宗能诗文。*(左纟右丽)(shai),即**(左纟右丽),有编次意,称文章连续不穷为洋洋**(左纟右丽)。藻,文彩。武攘胡:唐初,东突厥屡为边患,唐太宗派李勣,李靖几次出击,终于大败东突厥。
②帝王符:古代以祥瑞的征兆附会成帝王得到天命的凭证,称作符命。这句是说江山已更换了许多朝代。
③故吾:旧我,过去的我。《庄子·田子方》:“虽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
登唐陵
[明]陈于庭
望中唐室旧山河,胜日登临感兴多①。
三辅于今长带砺②,九嵕谁为屹嵯峨③。
云开秀嶂连屏敞④,风涤泾流一剑磨⑤。
缓步徘徊千古迹,横空骏影自婆娑⑥。
【作者简介】
陈于庭,字孟锷,宜兴(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由知县徵授御史,任吏部左侍郎,因得罪魏忠贤,被罢官。崇祯时出任南京右都御史,升左都御史,后被削籍还乡。有《定轩稿》。
【注释】
①胜日:佳日。
②三辅:汉景帝二年分内史为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同治长安城中,所辖皆京畿地,合称三辅。汉武帝时改为京兆尹、右冯翊、左扶风,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区。后因称关中一带为三辅。带砺:比喻长久。据《史记》裁,古代封爵之誓言“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意思是直到黄河变成衣带一样、泰山变成磨刀石一样,还国家安宁、子孙昌盛。
③嵯峨:山高骏貌。
④秀嶂:秀丽的似屏障的山峰。
⑤风涤泾流:风吹动泾水。涤,涤荡,摇动之意。泾流,指泾河,是渭河的支流,从昭陵北边流过。这句是说微风攻动泾水,波光闪闪犹如一柄长剑。
⑥骏影:指六骏石雕。婆娑:舞动,盘旋。
重过昭陵
[明]傅振商
九嵕山色隐龙蟠①,犹想松揪古殿寒。
七德不闻弓剑地②,一抔聊当鼎潮看③。
嘶风六骏苍苔没④,扈殡元勋片碣残⑤。
神武更摧安史乱⑥,御营生气自桓桓⑦。
【作者简介】
傅振商,字君雨,汝阳(今属河南)人。万历进士吉土,改御史,后迁右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右侍郎。崇兵部尚。著有《杜诗分类》、《辑玉录》、《蜀藻幽胜录》等。
【注释】
①九嵕山:山名,在陕西省礼泉县东北,昭陵即建于山上,
②七德:指七德舞,即《秦王破阵乐》。《唐书·礼乐志》:“七德舞者,本名秦王破阵乐。太宗为秦,破刘武周,军中相与作秦王破阵乐曲。及即位,宴会必奏之。后令魏征、褚亮,虞世南、李百药更制歌词,名曰七德舞。”白居易《七德舞》诗:“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弓剑:《史记》正义引《列仙传》载:“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棺。”《史记·封禅书》又载黄帝乘龙上天,遗下一只弓。后遂以弓剑指代帝王的死后遗物。
③一抔:一捧土,代指坟墓。唐骆宾王《讨武曌檄》:“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鼎湖:据《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迎黄帝,黄帝便乘龙上天。后人因称其地为鼎湖。后遂以鼎湖代指帝王之陵墓。
④六骏:指昭陵的六骏石刻。这句是说六骏石刻已被苍苔掩没。
⑤扈殡元勋:指陪葬在昭陵的李靖、李勣、尉迟敬德、魏征等唐朝开国元勋。片碣:碑石。这句是说那些陪葬墓前的碑石已残缺不全。
⑥神武:神明而威武。安史乱:指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
⑦桓桓:威武貌。据《安禄山事迹》载,唐军与安史叛军在潼关大战时,忽见有黄旗指挥的人马数百队冲上前去与叛军厮杀,为叛军所败,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后来昭陵陵令上奏,说这一天太宗陵前的六骏石马和石人身上都流着汗,结尾二句即言此事。
雨后望昭陵
[清]陈维
雨后昭陵景色稀①,文皇弓剑此中归②。
九原不听徐妃谏③,又向山头建翠微④。
【作者简介】
陈维,清代人,生平事迹不详,
【注释】
①稀:稀有。
②文皇:指唐太宗。唐太宗死后谥曰文。弓剑,指帝王死后的遗物。
③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后即以九原泛指基地,犹宵九泉。徐妃:指唐太宗贤妃徐惠。太宗晚年兴兵征讨,营建宫室,徐妃向太宗进谏,劝其休兵革,停建翠微宫、玉华宫。
④翠微:唐太宗有翠微宫。青翠的山色亦称翠微。末二句是说雨后的昭陵山色青翠,可能是九泉下的唐太宗不听徐妃谏劝,又在山头营建翠微宫吧。翠微既指山色,又指宫名,语意双关。


赞助商广告,瞅一眼吧
朕瞅过了,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