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栏目
深读
汉风
故事
生活
竹苑
肃竹
学术
华清宫
文旅
在线咨询
华清官因骊山温泉而建,相传由秦始皇时“砌石起宇”,至汉武帝时正式扩建为离宫。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年),诏“大冢宰宇文护造皇堂石井”,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修殿宇,列树松柏干株”。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诏左卫大将军姜行本、将作少将阎立德重新修建,命名为“汤泉宫”。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更名为“温泉宫”。天宝六年(747年),唐玄宗将其定名为“华清宫”。
“华清”二字,与北魏元苌《温泉颂》中之“渊华玉澈,心清百仞”和南北朝王褒《温汤铭》中之“飞流莹心,华清驻老”二句有关,而华清宫真正的名声大噪则是和自居易的《长恨歌》联系在一起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名句至今脍炙人口,杨贵妃的事迹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太真外传》说:“华清宫有端正楼,即贵妃梳洗之所,有莲花汤,即贵妃澡沐之室。”现在,华清池尚保留有杨贵妃洗浴过的芙蓉汤旧址。在“贵妃池”上有一亭,名飞霞阁,据说贵妃出浴后,要登亭晾发,故又称“晾发亭”。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日趋没落,唐末遂废。后晋天福年间赐与道士,且更名为“灵泉观”。金、元两代、都曾进行过修缮,现今的华清池古建筑则多系清代修建的,解放后又增修了飞霜殿、宜春阁等,浴池和宾馆也逐年扩大。
如今的华清池,雕梁画栋,九龙吐水,桃红柳绿,泉水潺潺,游人至此,既可发思古之幽情,又可领略独特的温泉风光。
长恨歌(节录)
[唐]白居易
春寒赐浴华清池①,温泉水滑洗凝脂②。
侍儿扶起娇无力③,始是新承恩泽时。
【注释】
①赐浴:杨玉环本为寿王妃,被高力士发现,进于唐玄宗。玄宗每年十月至次年三月均在华清宫过冬,见到杨玉环后,十分高兴,命于温汤洗浴。
②凝脂:形容皮肤白皙光滑,语出自《诗经·硕人》:“手如柔夷,肤如凝脂。”
③娇无力:据陈鸿《长恨歌传》载,杨玉环“即出水,体弱力微,若不任罗绮,光彩焕发,转动照人。”
华清宫
[唐]王建
酒幔高楼一百家①,官前杨柳寺前花。
内园分得温汤水②,二月中旬已进瓜③。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一约830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大历时进士,曾任陕州司马。他的诗与张籍齐名,是元稹、白居易创作《新乐府》诗的先导,他的百首《宫词》为人所传诵。著有《王司马集》等。
【注释】
①酒幔:即酒旗,酒帘,古代酒店门外悬挂以招揽顾客的标帜。
②内园:指华清宫内之园。《全唐诗话》载:“唐置温泉汤监,监丞瓜蔬,随时贡奉。”
③进瓜:温泉附近地暖,故瓜菜早熟。另据《太平寰宇记》载:“(秦)始皇以骊山温处令人冬月种瓜,招天下儒者议之,人说不同,因发机陷之。”
华清词
[唐]刘禹锡
日出骊山东,徘徊照温泉。
楼台影玲珑①,稍稍开白烟②。
言昔太上皇③,常居此祈年④。
风中闻清乐⑤,往往来列仙。
翠华入五云,紫气归上玄⑥。
哀哀生人泪,泣尽弓剑前⑦。
圣道本自我,凡情徒顒然。
小臣感玄化,一望青冥天⑨。
【注释】
①影:一作“相”。
②白烟:温泉散发出的热气。
③太上皇:指唐玄宗。安史乱后,肃宗即位灵武,尊玄宗为太上皇。
④祈年:祈祷丰年。唐玄宗笃信道教,常在骊山朝元阁祈年。
⑤清乐:即清商乐,唐武后时有六十三曲,至唐末仅存四十四曲。
⑥上玄:即天。道家称心为上玄。
⑦弓剑:传说黄帝骑龙仙去,有小臣欲攀附而上,使黄帝弓堕地,又说黄帝葬桥山,山崩,只见空棺及剑履。后世因以引“弓剑”作为对皇帝寄托哀思之辞。
⑧顒(yong。庸阳)然:景仰的意思。
⑨青冥天:青色的天空。
华清宫
[唐]张继
天宝承平奈乐何①,华清官殿郁嵯峨。
朝元阁峻临秦岭②,羯鼓楼高俯渭河③。
玉树长飘云外曲④,霓裳闲舞月中歌⑤。
只今唯有温泉水,呜咽声中感慨多。
【作者简介】
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县)人。天宝十二年(七五三年)进士。大历末,官检校祠部员外郎、洪州盐铁判官。他的诗清新自然,不事雕琢。有诗五十余首存世,《枫桥夜泊》是其著名的代表作。
【注释】
①天宝:唐玄宗的年号之一,从公元七四二年至七五六年;计十五年。承平:太平。
②朝元阁:杜光庭《录异记》载:“当尧时五星自天而陨,金星之精坠于终南山圭峰之西,号为太白山,其精化为白石,状如美玉,有紫气覆之。天宝中玄宗欲望玄元像,梦神人曰:‘太白谷中有玉石可取而琢之。’迟使入北谷,紫气下果掘得玉石,琢为玄元皇帝像祠之。制作精绝,故曰朝元阁。”
③羯鼓楼,《长安志》曰:“在朝元阁东近南缭墙之外。”相传唐玄宗每困乏时,辄命击羯鼓。宋璟有诗形容羯鼓说:“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山峰取不动,雨点取碎急。”
④玉树,即陈后主所制舞曲《玉树后庭花》,俗谓之亡国之音。《旧唐书·音乐志》引杜淹对唐太宗语:“前代兴亡,实由于乐。陈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齐将亡也,而为《伴侣曲》,行路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也。”
⑤霓裳;即《霓裳羽衣曲》。《逸史》云:“罗公远天宝初侍玄宗八月十五日夜宫中玩月,曰:‘陛下能从臣月中游乎?’乃取一枚桂向空掷之,化为一桥,其色如银,请上同登,约行数十里,遂至大城阙。公远曰:‘此月宫也。’有仙女数百,索练宽衣,舞于广庭。上前问曰:‘此何曲也?’曰,‘《霓裳羽衣》也。’上密记其声调,遂回桥却顾,随步而灭。且谕伶官依其声调作《霓裳羽衣曲》。”
过华清宫
[唐]李贺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云生朱络暗①,石断紫钱斜②。
玉碗盛残露③,银灯点旧纱④。
蜀王无近信⑤,泉上有芹芽⑥。
【注释】
①朱络:指宫殿里的红漆窗格。
②紫钱:形似铜钱的紫色苔藓。
③玉碗:指宫殿上的承露盘。《汉武故事》载,通天台“上有承露盘,仙人掌檠玉杯,以承云表之露。"
④旧纱:这是说华清富里灯纱依旧,但已是物故人非。
⑤蜀王:安史之乱后,唐玄宗逃往四川,人称蜀王。
⑥芹芽:芹,一种水草。《诗·鲁顷·泮水》曰:“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思乐泮水,薄采其藻。”这里是说,唐玄宗奔蜀后迟迟不归,泉中的水草都发芽了。
华清宫①
[唐]李商隐
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娥眉不胜人②。
末免被他褒女笑③,只教天子暂蒙尘④。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一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入,唐文宗开成二年进士,因受到当时期中“牛李党争”的牵连而备受排挤,一生抑郁不得志。曾任县尉,秘书郎,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他的诗深于寄托,工于比兴,语言清丽,情致婉曲,其咏史诗,无题诗均独具特色。有《樊南文集》,《玉溪生集》。
【注释】
①原诗题下有注:“天宝六载,改骊山温泉宫曰华清宫。”
②娥眉:女子长而美的眉毛,用来形容女子貌美。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中,有“入门见嫉,娥眉不肯让人”之句。这句诗是说杨贵妃还怕美貌胜不过别人。
③褒女:女,一本作“氏”。褒女,即周幽王的宠妃褒姒,周幽王荒淫无道,为了博得褒姒一笑,在骊山烽火戏诸侯,终于亡国。
④蒙尘:旧指天子逃亡在外,蒙受风尘。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惶奔蜀,倍受风霜之苦。这两句是说,褒姒使西周灭亡,而杨贵妃只不过使唐玄宗西奔,不免要被褒姒取笑。语含强烈的讥讽之意。
华清宫
[唐]李商隐
朝元阁迥羽衣新①,首按昭阳第一人②。
当日年来高处舞③,可能天下有胡尘④?
【注释】
①羽衣:即《霓裳羽衣曲》。据《长恨歌传》载,杨贵妃在华清宫沐浴后,第一次晋见唐玄宗时,“上甚悦,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
②昭阳:汉宫殿名。《汉书·外戚传》曰:“赵飞燕立为皇后,宠少衰,女弟绝幸,为昭仪,居昭阳殿。”后世小说、戏曲往往以昭阳作为皇后所居之宫。这句是说杨贵妃独专后宫之宠。
③高处:指华清宫,因宫依骊山而建。
④胡尘;指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皆系胡人。
过华清宫绝句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①,山顶千门次第开②。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③。
新丰绿树起黄埃④,数骑渔阳探使回⑤。
霓裳一曲千峰上⑥,舞破中原始下来⑦。
万国笙歌醉太平⑧,倚天楼殿月分明。
三中乱拍禄山舞⑨,风过重峦下笑声⑩。
【作者简介】
杜牧(803一约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文宗大和时中进士,曾任黄、池、睦、湖等州刺史做过司勋员外朗、中书舍人等官。他的诗情致俊爽、风调轻雅,与李商隐齐名。其咏史诗的成就更是世所公认。有《樊川文集》
【注释】
①绣成堆:指骊山。骊山上草木茂盛,如一堆锦绣,故亦称绣岭,秀岳。唐太宗《温泉铭》云:”巍巍秀岳,横基渭滨。滔滔灵水,图岫标神。”
②“山顶”句,华清宫依山而建,所以这里说,宫中的千门万户逐层地开着。
③“一骑”二句: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两句是说,一匹驿马飞驰而来,带起了一阵阵尘土,谁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有杨贵妃喜笑颜开,知道自己喜欢吃的鲜荔枝送来了。
④新丰:古县名,在今临潼县东北。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新丰故城,在县东十八里,汉新丰县城也。汉八年,高祖以太上皇思东归,于此置县,徙丰人以实之,故曰新丰。”
⑤渔阳探使:原诗注曰:“帝使中使辅璆琳探禄山反否,璆琳受禄山金,言禄山不反。”安禄山是范阳节度使,渔阳属范阳郡,渔阳探使即指唐玄宗派去窥探安禄山行动的使者。
⑥霓裳:即《霓裳羽衣曲》。
⑦舞破中原;唐玄宗在华清宫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禄山攻破潼关,唐玄宗才匆匆命将军陈玄礼率领六军保驾,带着杨贵妃等向蜀中逃去。
⑧万国:指全国各地。
⑨禄山舞:据《旧唐书·安禄山传》载:“(禄山)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作胡旋卿,疾如风焉。”乱拍,是说安禄山舞时,宫人在旁拍掌以示节拍,因为舞得太快,拍子也乱了。
⑩下笑声:由于安禄山出奇的肥胖和滑稽的舞姿,再加上混乱的节拍,引起皇帝和后妃宫人们一阵阵的笑声,这些笑声不断从骊山高处的华清宫里飘下来。
华清宫
[唐]杜牧
零叶翻红万树霜,玉莲开蕊暖泉香①。
行云不下朝元阁,一曲淋铃泪数行②。
【注释】
①玉莲开蕊:指御汤中的泉水从人工石莲中涌出。《贾氏谈录》曰:“汤泉凡一十八所,第一是御汤,周环数丈,悉砌以白石,莹澈如玉,面皆隐起鱼龙花鸟之状。四面石坐阶级而下,中有双白石莲,泉眼自瓮口中涌出,喷注白莲之上。”
②淋铃:曲名。据《明皇杂录》载:“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焉。”
华清宫四首
[唐]吴融
中原无鹿海无波①,凤辇鸾旗出幸多②。
今日故宫归寂寞,太平功业在山河。
渔阳烽火照函关③,玉辇匆匆下此山④。
一曲羽衣听不尽⑤,至今遗恨水潺潺。
上皇銮辂重巡游⑥,雨泪无言独倚楼⑦。
惆帐眼前多少事,落花明月满宫秋。
别殿和云锁翠微,太真遗像梦依依⑧。
上皇揜泪频惆怅⑨,应叹僧繇彩笔飞⑩。
【注释】
①鹿:喻政权。《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本句是指政权巩固,天下太平。
②凤辇;皇帝乘车,鸾旗:皇帝出行仪仗中之旗。据史载,唐玄宗每年十月带着大批车仗甲从到华清宫游乐,至次年三月方回。
③渔阳:县名,在今河北省蓟县,当时属范阳郡。渔阳烽火,即指安禄山从这里起兵反唐。函关:即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东北,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安禄山的叛军,就是经函谷关而进入关中的。
④玉辇:皇帝乘车。这句诗是说唐玄宗从骊山仓皇出逃。
⑤羽衣:即《霓裳羽衣曲》。
⑥上皇:指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唐肃宗尊玄宗为上皇天帝,故称“上皇”。銮辂(lu路):皇帝的车驾。
⑦雨泪;泪下如雨。据《太真外传》载,“至德中,(玄宗)复幸华清宫。从宫嫔御,多非旧人。上于望京楼下命张野狐奏《丽淋铃》曲。曲半,上四顾凄凉,不觉流涕。左右亦为感伤。”
⑧太真:杨贵妃的道号。《新唐书·玄宗纪》载:”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甲子,幸温泉宫。以寿王妃杨氏为道士,号太真。”遗像:《旧唐书·后妃传》载,唐玄宗自四川返长安后,十分怀念杨贵妃,“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
⑨揜(yan掩):即掩,遮掩之意。
⑩僧繇:即梁朝著名画家张僧繇。《历代名画记·卷七》载:“(梁)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睛者现在。”末二句是说,玄宗对着杨贵妃的画像频频掩泪,该会感叹若得张僧繇在世,施之以画龙点睛之神笔,杨贵妃岂不可以活转过来吗?
集灵台二首①
[唐]张祜
月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受箓②,太真含笑入帘来③。
虢国夫人始承恩④,平明骑马入宫门⑤。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⑥。
【作者简介】
张祜,字承吉,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一作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初居姑苏,称处士,有诗名。后至长安,为元稹排挤,遂至准南,在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他的诗小巧凝炼,有《张处士诗集》。
【注释】
①集灵台:即华清宫长生殿,《元和郡县志》载:“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②受箓:一种皈依道教的仪式。唐玄宗笃信道教,曾受过道教符箓。
③太真,杨玉环的道号。杨玉环本为寿王妃,唐玄宗为了避人耳目,先让其做女道士,然后方纳入宫。
④虢国夫人:杨贵妃的姐姐。《新唐书·后妃上》载:“(杨玉环)有姊三人,皆有才貌,玄宗井封国夫人之号:长日大姨,封韩国,三姨,封虢国;八姨,封秦国。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
⑤骑马:虢国夫人经常骑马进宫。《明皇杂录》载:“虢国每入禁中,常乘?马,使小黄门御。”
⑥淡扫蛾眉:虢国夫人为了争宠,故意不加修饰去见唐玄宗。《太真外传》:“虢国不施朱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
绣岭宫词①
[唐]李洞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②。
绣岭宫前鹤发翁③,犹唱开元太平曲。
【作者简介】
李洞,字才江,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他—生崇拜贾岛,铸贾岛像,事之如神。《唐才子传》说他写诗“逼真于岛,新奇或过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有诗三卷。
【注释】
①绣岭宫:华清宫建于骊山绣岭之上,故亦名绣岭宫。
②野棠:指华清宫梨园内的棠梨(俗名杜梨)树。香玉,指棠梨花瓣。
③鹤发翁:白发翁。末两句通过写一白发老翁在绣岭宫前歌唱唐玄宗开元盛世时的曲调,寄寓了诗人对时政的深沉惋叹,与杜牧之“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华清宫三首
[唐]崔橹
草遮回磴绝鸣銮①,云树深深碧殿寒②。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栏杆③。
障掩金鸡蓄祸机④,翠华西拂蜀云飞⑤。
珠簾一闭朝元阁,不见人归见燕归。
门横金锁悄无人⑥,落日秋声渭水滨⑦。
红叶下山寒寂寂⑧,湿云如梦雨如尘。
【作者简介】
崔橹(一作鲁),唐大中进士(一作广明中进士),仕棣州司马。有《无机集》四卷,存诗十六首。
【注释】
①回磴:用石头修的回环登山道。鸣銮,皇帝乘坐的御輦上的銮铃声。这句是说,御輦久巳不来,磴道上遍生野草。
②云树:高耸入云的树木。
③“明月”二句:这两句是说,唐玄宗与杨贵妃已不能象昔日那样,在月光之下凭栏而倚了。元稹《连昌宫词》有“上皇(玄宗)正在望仙楼,太真(杨妃)同凭栏杆立”之句。
④金鸡:据《太真外传》载:“上尝于勤政搂东间设大金鸡障,施一大榻,卷去簾,令禄山坐。其下设百戏,与禄山看焉。”
⑤翠华;天予仪仗中的锦旗,借指天子。这句是说安史之乱发,唐玄宗奔蜀。
⑥“门横”句:这句是说唐玄宗奔往四川,华清官—时人去楼空,都锁上了门。
⑦渭水滨:华清宫位于渭河之滨。
⑧“红叶”二句;这两句是说,山头红叶飘落到了山下,带来了寂静的寒意。作者在最后一首诗里,用“金锁”、“秋声”、“红叶”、“湿云”等词,描绘出玄宗出逃后的华清宫,一片凄凉萧瑟的景象。
华清宫
[宋]陈尧佐
百首新诗百意精①,不尤妃子不尤兵②。
争为一向伤前事,都为明皇恃太平③。
【作者简介】
陈尧佐,字希元,阆中人。宋端拱二年进士,历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著有《愚邱集》、《遣兴集》等。
【注释】
①“百首”句。本句是说,历代评论“安史之乱”起因的诗篇,各有各的观点。
②尤:归咎,怨恨之意。这句是说,安史之乱起,不能归咎于杨贵妃和军队。
③“明皇”句:诗的末句一针见血地指出,唐玄宗沉缅酒色,不理国事是导致安史乱起的主要原因。
过华清殿
[明]何景明
冬驻华清殿,千秋忆翠华①。
青山无帝宅,荒草半人家。
雪下汤泉树,春回绣岭花②,
长安望不远,谁见五陵霞③?
【作者简介】
何景明(1483—1521年),字仲默,号大复山人,河南信阳人。弘治进士,官至陕西提学副使。在文学上主张模拟复古,诗文与李梦阳齐名,是明代“前七子”之一。有《大复集》。
【注释】
①翠华:本指天子旌旗,这里借指唐玄宗开元天宝时华清旧事。
②绣岭:骊山有东、西绣岭。明都穆《骊山记》载:“山左肩曰东绣岭,右肩曰西绣岭。当时树木花卉之盛类锦绣,放名。”
③五陵:即五陵邑,汉朝皇帝每立陵墓,都把四方的豪门贵族和外戚迁至陵墓附近居住。最著名的为五陕,即: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后来诗文中往往以五陵为豪门贵族聚居之地。
华清宫
[清]沈兆霖
迷离绣岭锁云鬟,喷薄汤泉送珮环。
贤阅兴亡惟此水,自耽安乐不由山。
醮坛初日朝元阁①,蜀栈悲风大散关②。
珠殿只今余废础,合欢皂荚有谁攀③。
【作者简介】
沈兆霖,宇子菉,号朗亭,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道光丙申进士,官户部尚书,出为陕甘都督。著有《秦中诗草》等。
【注释】
①醮坛;道场。唐玄宗信奉道教,在朝元阁供奉老君像,经常做道场祭祀。初日:太阳刚出来。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曰:“初日照高林。”
②大散关:即散关。宋以后习称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当秦岭咽喉,扼川陕交通要道,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唐玄宗出逃时,就是从大散关,经河池,进入四川的。
③合欢皂荚;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手植,每岁结实,必有十数荚呈合欢状。”一在原华清宫七圣殿西南角,一在临潼斜口南原上。人称之为“唐皂荚”。
华清宫
[清]舒位
骊山汤殿古华清,只洗凝脂不洗兵①
一自波澜流祸水,至今风雨作秋声②。
新蒲细柳江头闲,暮草幽花辇路平。
别馆离宫三十六,不须烽火也倾城③。
【作者简介】
舒位,字立人,号铁云,直隶大兴人。清乾隆戊申举人。博学多才,尤工于诗,著有《瓶水斋诗集》等。
【注释】
①凝脂:形容皮肤白晰光滑。白居易《长恨歌》:“温泉水滑洗凝脂。”洗兵:净洗兵兵器以备用。这句诗是说唐玄宗只知在骊山寻欢作乐,不知修整兵备。
②秋声:指秋天的风声、落叶声和血鸣声等,表示凄凉衰败。这两句诗是说,自从安史之乱后,华清宫日渐萧条冷落。
③烽火: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事。倾城:亡国。《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歌曰:“比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末两句诗是说,大兴宫室,不恤民力,安于享乐,即使没有象周幽王那样,发生烽火戏堵侯之事,也是会亡国的。
赞助商广告,瞅一眼吧
朕瞅过了,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