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生产习俗

柞水县山坡地居多,农作物以玉米、小麦、大豆、杂粮、洋芋为主,古今未变。
挖地除小麦为越冬作物外,玉米、洋芋、大豆、杂粮等皆在春季播种。挖地是春耕生产第一道工序,为一年农作之首。古代和民国期间,富户雇工,一般农民与近邻或亲友互相换工,少则五六人,多则一二十人。工具一律使用镢锄(亦称板锄)。开工后,排列为阵,说古道今,谈笑风生。稍有疲劳即有人领唱山歌,众人随合。歌词诙谐、风趣、高昂、豪放。如:
领:山也高来水也长哟,众:山里娃子孝敬娘哟。
领:春日多挖一锄地哟,众:秋后粮食推满仓哟。
领:老娘见了开口笑哟,众:农家屋里亮堂堂哟。
领:王家姑娘好模样哟,众:走起路来风摆柳哟。
领:有心娶她多流汗哟,众:莫学浪子挨家串哟。
劳动者边唱边挖,情绪饱满,干劲十足。农业合作化后,由于集体劳动,挖地时唱山歌助兴被普遍采用。几个队相邻劳动,赛歌者亦不少。
古代和民国时期挖地时人们多穿草鞋,扎毛裹脚(毛织品),借以防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穿胶底鞋,亦扎毛裹脚。
锄草开工后,排列为阵。对于初次锄草的青年人,把他排在两位老农之间,便于示教间苗、拥土等技术。人们称之为“地头拜”。师父边讲边做,学徒边学边干。同挖地一样,开工后仍然唱山歌助兴。
驱兽山里多野猪、狗熊。当玉米成穗孕实,豆子结籽之后,野猪、狗熊常在夜间成群结队吞食玉米、黄豆。自古至今,农民在七八月间,即在地间搭起茅庵,彻夜看守。古代和民国期间,每晚上山之前,先向山神和土地跪拜祈祷,以保平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拜山神、土地之习俗逐渐消失。
入茅棚驱兽,多为青壮年。当发现有野猪或狗熊靠近,即鸣枪、鸣锣或响鞭驱赶。即使无野猪或狗熊靠近,也不能失去警觉,故有“熬夜”之说。未婚姑娘,得知意中人在山上“熬夜”,为表示爱情,去意中人所在的茅庵作陪,用缠绵的情话,伴意中人度过漫长的不眠之夜,并在与野兽搏斗中助意中人一臂之力,人们称之为“熬婚”。
收获《孝义厅志》载:“山地畏水畏旱,故虽终岁劳苦鲜有余三余九之积。”因而柞水境内一直坚持广种薄收,“今岁开一片,明岁另辟新”。不管耕作如何艰苦,在收获时期,农民面对成熟的庄稼,均喜气洋洋。收获开始前,各户都要备几席酒菜,用上好的腊肉、油炸馃子,把春季帮忙挖过地,夏季帮忙锄过草的亲友、邻居请来共饮共食。在热闹的气氛中,互相估摸各户能搬多少玉米,打多少黄豆,能收多少杂粮。此曰“谢劳”。
收获开始,全家老少一齐出动,背上背笼、挎蓝,拿着小竹签(剥玉米穗外壳用)上山搬玉米。一家人排列成行,由地间循序而进。当搬满一背笼后,由青壮年背回去,其余人在地里继续搬,等青壮年在家里倒了玉米返回地头,一背笼也搬够了。于是青壮年便成了专职运输人员。当再次返回运送时,在地里继续搬玉米的老父、老母、阿姐、阿妹或阿嫂,看到家里的“顶天柱”,背上一大背笼黄晶晶的玉米,笑嘻嘻地下坡时,大家不约而同地用亲昵的语气喊一声“×娃”、“阿哥”,再附上一句“路上小心点!”青壮年自豪地回一句:“没事!”稳稳实实地下山去了。在地里的老父、老母、阿姐、阿妹,边搬玉米边议论,不是要给青壮年选一个称心如意的媳妇,就是表示晚上回到家中,一定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犒劳一下家里的“顶天柱”。
(《柞水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