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岁时见闻——冬日

西安的冬天,在民国23年(1934)以前,是很冷的。往往在农历十月初,就下起大雪,房上的积雪近尺厚,到处是一片皎洁的世界。有的年份,九月已降初雪,冬天来得格外早,所以民间有“十月一,穿齐毕”的谚语。意思是到了农历十月初一,必须把一冬的棉衣或皮衣都穿在身上,才能抵挡凛烈的严寒。冬至,开始“数九”,气候更冷,人们常说:“头九暖,二九冻破脸,三九三,冻破砖……”这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土地冻得裂了缝,纵横交错,龟裂犹如图案。裂缝宽的约两厘米,深约五、六寸,小树也多冻死了。背阴地方的冰雪,整个冬季始终不化。池塘和小河的冰层,有几尺厚,载重的大车都可以往来。冰冷的北风猛吹着,脸上就象刀割,穿上棉衣也不觉暖。小孩经常冻得手烂脚肿,脸蛋皴得成了红萝卜丝;耳朵流血结痂,肿胀变厚。尤其民国18年(1929)的冬季,是西安最冷的一个冬季,据老年人说,这是百年以来没有见过的。大雪不断,地上的冰雪越积越厚,约有一尺多,始终不消;砖瓦有的冻酥裂了缝,麻雀、乌鸦成群成群地冻死,连多年的大树也冻死了不少。临潼的石榴园树上都起了雾淞,房檐上瓦沟悬挂着一排排冰凌坠子,足有一尺多长。到民国23年底,火车通到西安后,人口很快增加,气候也逐渐变暖,冬天也没有从前那么冷了。
冬天冷,而且冰雪满路,行动不便,因此,柴炭都涨价。居民多在秋天霪雨过后的九月,开始准备冬季做饭与取暖的山柴、烟煤和蓝炭(焦炭)。以后有了河南焦作的钢炭(无烟煤),就大多不买蓝炭了。至于木炭,一般到十月才有,只好等上市了才买。
烧饭多用山柴,都是农民在冬闲的时候,从终南山一带砍伐好用手推车走五六十里路运来的。每根木柴一般比大姆指头粗一些,长约二尺左右,用葛条栏腰捆紧,成为直径一尺左右的圆捆,大多是一些杂木,但也有铁栎、龙柏、青冈、柞木等耐烧的木柴,那价格就要稍贵些,每辆推车可推二、三百斤,每百斤价约银元一块多。如果出手快,从砍伐到脱手,最少也需三、四天,除去盘缠,所得也有限,可真够辛苦的了。当时木炭市在南院门东头南边的德福巷,这是自然形成的市集,不是规定集中的地方。至于山柴之类,农民可以任意推到大街什字口附近待售,也有走街串巷出售的。架炭(较好的大块烟煤)、蓝炭(焦炭)或钢炭,则都是柴炭铺经营,可以随叫随送,这种铺子也卖木柴,不过都是粗壮的旧木头劈成的,没有山柴耐烧,只能作引火用。当时的架炭,大约每百斤2元左右,蓝炭和钢发,也就是两元五、六角一百斤。
买来的山柴,家家一摞两捆地挨排堆在屋檐下,让它风吹日晒,抽空用斧头破成五十左右的短节,天晴时晒干堆存备用。在用风箱催火的锅头(或叫锅锅灶,一种用土坯和泥作成的炉灶,很轻便好用,马坊门、中牛市巷等处有专门制作出售的)或用砖与土坯盘成的炉灶(人口多的人家才盘这种大灶)里燃烧的时候,散发出一阵山木的芳香。如果烧架炭,那就有一股炭气和琉璜味。不过,灶火里“风底”(炉灶里加柴或加炭,下面通风使火苗发生的地方)上,时时突然上升熔岩似的红柱,有的象奇峰,有的象老人,有的象蘑菇,有时几个同时上长,形态多样,红色忽暗忽明,还有不少层次,颇能引起人们的遐想。至于蓝炭或钢炭,那是冬冷寒天专门供给屋子里生炉取暖和做饭用的,应当“未雨绸缪”,晚秋时早已准备好了。
旧时西安寒冬取暖,一般是方形木架,中间用马口铁石油方桶内外涂敷泥土,开有炉门炉口的炉子。这种炉子,无论烧蓝炭、钢炭,火都很旺,蓝紫色的火焰,能喷出炉口五、六寸。如用煤球或煤饼,火力就要差一些。这种炉子,做饭、炖肉、炒菜,都比较得劲,此外还有专烧木炭的或高或低的木架火盆。木炭也可以装入红铜或白铜的大脚炉和镂刻花纹的白钢制成的中等火炉,也能装入色白如银、遍身刻花、小巧玲珑的白铜袖炉。这些都是木炭比较优越的地方。
屋子里面生着火盆或炭炉,煤气都很重,但煤气中毒的却不多。原因是西安旧时的房屋,“八头子都走气”。糊窗用的是粉连纸,纸本身就充满着小气孔。门即使关上,门缝也不小。顶棚大多是用层纸裱糊成的,如果椽眼塞堵不够严实,风钻了进来,在顶棚上面回旋,顶棚就会上下扇动;如果是芦席顶棚,那就透气更多。这样的房屋,怎样度过冬季的严寒?当地的居民,都有一套办法,“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一是烧热炕。炕都是可间的,房子多宽,炕就多长,横着足有六尺多,一个炕,可以睡一家大小五、六口人。炕多是用土坯盘成的,在屋内窗前,用几层砖砌上一行作基础,再用土坯和泥垒一道短墙,约二尺多高,在这长方框里,垒上一些方形小土柱,把预先晒好的炕面坯子(和了麦秸晒干的泥板,厚约三寸左右),搭在土柱上,缝子抹上泥,炕就盘成了。阔气一点的,可以用砖盘、虽不易塌陷,但传热不如土炕。不管什么炕,盘成后烧一两次,使它干燥。然后贴炕铺上毡,铺垫被褥子,厚厚的,再铺上大床单或栽绒毯,就可以高卧了。炕不但睡着温暖,它还可以防治风湿性关节炎。稍讲究一点的,炕边上镶一块光洁的木板,俗称炕沿,上下较滑溜,再讲究一点的,还在炕边装上木框,上面可以挂帐子,叫做“碧纱橱”,橱格上有的雕花,有的装裱着书画。土炕又大又稳,碧纱橱有字有画,配上罗帐金钩,倒也雅致舒适。
炕,有的人家用柴烧,用炭烘,大多居民烧的都是晒干的马粪或柴禾的碎末与秕糠,俗名统称翳子。这几种煨火的材料,都有卖的,价格很便宜。
一般烧炕都在傍晚,先把翳子或干马粪用灰耙子从屋外的炕洞推进炕内拨匀,再拿一把麦秸点燃,塞入洞中,让它接触煨火的翳子,然后用扇子对着洞口扇,忍着烟熏。大约20分钟左右,按上炕洞门,就可终宵生暖了。烧炕,沤出的烟很多,很浓,呈灰黄色,带着一股呛味,加上冬季寒冷,烟不易上升。家家烧炕时,黄烟缕缕在院子里萦绕游动,越聚越多,房屋、人影、鸦鸣、雀噪,都被缓缓上升的浓烟笼罩着,组成了冬日黄昏的序曲。孩子们却在沉淀地面的浓烟中跑来跑去,说是驾云,看来也真象烟云缥缈的蓬莱仙境。
数九寒天,虽然睡在热炕上,也觉不暖。有的人家用开水灌入锡或铜制的“汤婆子”(古时又名“汤夫人”,就是暖壶),有的用好木炭埋在钢炉的灰里,塞在被窝里取暖。贫寒之家,冬天拾起马粪烧炕,没有东西铺,炕上只有一张席,几个人合盖一床破烂的薄被,再在火上烧几块较大的石头或青砖,用厚纸包了塞在脚底下。
那时西安气候虽然冷,但也有晴空万里、红日当头的日子。小孩子在阳光中玩耍,时时把眼睛闭上,看那红色的世界,又眯着双目,看那睫毛间斑斓的彩虹;跳着唱着:“爷爷坡,晒娃着,娃给你浇水灌牛角”。“不晒娃,挨架膊(打耳光)。”小小年纪,居然敢同太阳爷爷讲条件!在下雪的日子里,他们也跑来跑去地玩,看那小小的晶莹的白点从高空纷纷飘落,堆雪人,打雪仗;池塘里结上冰,他们又在冰上滑来滑去,没有冰鞋,捡块瓦片垫在脚底下跳跐遛,孩子们总是闲不住的。
乡间的农民和城里的穷汉,都爱在冬季日出时“晒暖暖”。让温暖无私的阳光晒得浑身发热。几个老农蹲在南墙底下,噙着旱烟袋,频频冒着缕缕青烟,说着历朝旧事;也常常端着大老碗,盛着新小米熬的稠粥,或者熬成的新碾包谷糁,上面夹着油泼辣子拌的萝卜丝,饭若黄金,菜如白玉,蹲在太阳底下边吃边偏,也是农闲季节的乐事。“晒暖暖”。古人有“负暄”的雅号,《列子·杨朱篇》:“负日之暄,人无知者”,包含着一个“野人献曝”的故事。可见只有在野之人,才真正知道冷冬寒天在温暖的阳光里“负暄”的乐趣。可是,旧社会穷苦人多,春天青黄不接,常常粮食涨价,在冬天“晒暖暖”的时候,也顾虑到来春的困苦。人常说:“九九八十一,穷汉顺墙立,刚说不冷咧,可害肚里饥”,“无衣无食,曷以卒岁”。几千年中一大的穷苦人民,啼饥号寒,辛苦说不完,血泪流不尽。
“三九”天,冰冻得很厚,有些机关或商家派人凿冰,打成大块,运到冰窖储藏,准备次年盛夏防暑降温之用,西安南教场附近就有一个冰窖巷,是古代藏冰的地方。这种风习是很古老的。《诗经·亩风·七月》上就说:“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旧时西安,交通不便,水果很少,冬天只有带酸味的小桔子和苦味较重的大柑子。而味甜皮薄,一吸可尽,入口如蜜者,就要数临潼的火晶柿子了。蔬菜也少。居民在初冬已经贮存了大白菜、牛角萝卜、红蛋萝卜,还有胡萝卜。民国十年(1921)左右,菜价很便宜,一块银元可买120多斤大白菜,其他如萝卜等也不贵,各买一百或二、三百斤,加上腌制的雪里蕻,沃好的浆水菜,也就可以过冬了。口馋了,每条街巷的什字多有“肉架子”,一块银元,可割六、七斤猪肉。买上几角钱的,五口之家也就够吃几顿了。
人们在寒冬,喜欢谈“岁寒三友”、“松柏后凋”,可是松树在旧时西安极为罕见。柏树倒是不少,大都在孔庙的院子里,别处不过零星几株罢了。竹子还多,而最好的要数南郊大雁塔以南的“宋氏城南草堂”,俗称“宋家花园”,是宋联奎家的先茔所在,广约20亩,曲水为池,房屋小厅十余间,绕以回廊,中莳牡丹、芍药,更有绿竹千竿,富云水潇湘之趣。
每年冬天,骆驼队就来了。甘、宁、青等地商旅,穿着没有上面子的老羊皮袍子,牵着几十头骆驼,驮了结晶的青盐,到西安城中做买卖,常在离西城门不远的骆驼巷南口、第三桑园墙外一带的广场中搭帐篷歇脚,骆驼绕着帐篷围个圈跪卧着,有时嘴套个布袋嚼草料,小孩子便成群结队来看热闹。
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小康人家有时也约上三朋四友,围炉消寒,闲话古今,不重吃喝,而重夜话。喝点西凤酒或者黄桂稠酒,吃点五香花生米、梆梆肉的熏小肠、辇止坡的腊羊肉,围炉闲话,的确是冬日的乐事。“绿*(左虫右岂)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处在唐代旧都的长安,人们与千年前的白太傅心情相通了。屋外大雪纷飞,鸦雀无声;室中炉火融融,细语喁喁。屋外的寒冷,衬托得室中愈觉温暖,增添了“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受。兴尽客散,炕热被温,带着陶然的醉意,进入梦乡。酣恬地一觉醒来,夜雪新晴,又是满窗红日了。(俞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