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门
明代至今的西安城,是根据唐末韩建改筑的新城的规模而修筑的。
韩建改筑的新城,西墙仍是利用唐皇城全部西墙和宫城西墙的南半部,西城门仍用唐皇城的顺义门,明、清两代改名“安定门”,现在俗名西门,位置在西城墙的最高处。由于北门和南门略偏西,城的东西两部分不完全相等,西大街比东大街稍短,但面积相差不甚远。另外,因军事上的需要遂迁就地形的安排,东门偏南,西门偏北,形成了西大街向北弯曲和东大街向南弯曲的状态。
1962年12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经国务院批准,明“西安城墙”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门城楼和城墙同时建于明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间,距今已有600多年。西门和其他东、南、北三座城门一样,有内外两座城楼:外面的一座名箭楼,是以青砖为主的结构,长方形,四角攒顶,装饰斗拱,楼身4层高,每层有12个方形窗孔,两侧每层各有3个方形窗孔,背面在楼顶与基座之间有等距离的两层房檐。内边的城楼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重楼,三滴水式,长方形,基本上像鼓楼的样式,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具有特殊的风格。1979年对这内外二城楼大加修整,恢复了明初风格,金碧映辉,更显出古城雄伟的风貌。在整修彩绘的箭楼上,除有过书法、绘画展览外,经常设有《西安史迹文物展》、文物商店和“西安明城摄影部”。
城楼和它前面的箭楼底座中间,原来都开有能并行两辆马车的拱形门洞,几百年来,往来的行人车马都是由这里出入。解放后,由于建设事业的发展、人口迅猛增加和无轨电车、公共汽车很多,便在城楼周围开辟了盘道。
值得提及的还有西门瓮城甜水井的情况。西安这个古都,城内大部分地区都是咸水,历代主要是依靠凿渠导河方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据《咸宁县志》记载:隋开皇三年开龙首渠,自龙首堰下支分浐水,北流至长乐坡经通化门入城。另一条清明渠,自香积寺引*(左为氵,右为皂)水经赤栏桥、第五桥,由丈八沟西北东流入城。唐代人民仍依靠这些渠水饮用。后经唐末及五代战乱,到了宋代渠道塞废,渠水不畅,而井水又苦咸,人民缺乏饮水,形成当时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七年(1014),知府陈尧咨为了使人民得饮甜水,首先疏凿龙首渠引城东浐水入城,供给城市用水。宋、元两代仅是断断续续地修复过龙首渠,但仅靠龙首渠要供应全城用水显然是不够的,何况这时的龙首渠引水口已经高悬浐岸,进水十分困难。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年间,西安知府余子俊在疏凿龙首渠的同时,又引城西南的潦潏二水(名通济渠)从西门入城,但所开的渠,都是有时畅通,有时湮没。清代对龙首渠、通济渠多次疏浚过,但上游截水灌溉,入城的水很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了清代康熙(1662—1722)时,有善识井脉的匠人在西门瓮城内东墙根掘得一口甜水井,水源很充沛,遇旱不涸,后来在瓮城北墙根又发掘了一口甜水井,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民饮水问题(清代在南城的井水不苦涩,尚能饮用)。嘉庆七年,复修一次。道光年间,长安县令胡兴仁在井旁立一碑石,上刻“井养无穷”四字。西瓮城甜水井的挖掘为西安城市饮水开辟了新的水源。这两口井的水源旺,需要甜水量又很大,所以两个大井口都是用石条砌成,上面搭有十字形的木架,每口井上四个辘辘同时绞水,有许多穷苦人来这里买下水,再推车到各街巷去卖,赚几个钱养家糊口,无论酷暑严冬,都得从西门将水推到西城和较远的北城各处卖,有些穷人祖辈都是靠卖水为生的。茶铺为广招顾客,门口都挂着“西门大井甜水”的大招牌。买不起甜水的穷苦人民仍多吃苦咸水。自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在西门外修建了自来水厂,人们的吃水问题才彻底解决了。
二、西大街在唐皇城的位置
从西门到钟楼这条东西向大街名西大街,它正在隋、唐皇城内第四横街(从宫城外与皇城相隔的第一横街算起)的位置上,这条横街大致在皇城的中间。
据《隋大兴、唐长安城内官衙、王府和寺观的分布图》与《长安史迹考》中记载:在这条横街(即今西大街)路北,从西头起到唐皇城“含光门”大街北段(今北桥梓口街也叫大麦市街)以西,这一段区域内,唐代设有大衙署——将作监,这个大衙门的职掌,在《长安史迹考》中说:“将作监以将作大将为长官,司邦国建修土木工匠之政令。总辖左校署、右校署、甄官署、百工监、就谷监、库谷监、斜公监、太阳监、伊阳监等。”清代把这一区域叫“安定坊”,并在此坊内设有“贡院”。“贡院”也叫“举院”,是科举考试的地方,每三年乡试一次,各地的秀才和武生都来这里考试,考中后即成为举人。
在“含光门”大街北段以东到“承天门”大街北段(即今北广济街)以西这一区域内,唐代设有“司农寺”“右武卫”“右骁卫”等衙署。“司农寺”是个大官署,“以司农寺”卿为长官,司邦国仓储委积等政令,总辖上林、太仓、钩盾、导官等四署。清代在这个区域设有“保宁坊”和它以东的“广济坊”,在这两坊内,清代设置有(依次往东)“理事厅”“城隍庙”和“长安县署”。
清代至今的这条南北广济街,在唐皇城“承天门”大街的位置上。
“承天门”大街北段以东离唐皇城安上门街北段(即今北大街)以西这一区域内,唐代设有“尚书省”和它所辖的左骁卫、左威卫、左监门卫等衙署。“尚书省”这个大官署“以尚书令为长官,职务在统率百官,总揽国家一切政务,下设尚书左丞相(左仆射)、尚书右丞相(右仆射)二辅佐官,并总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部”。清代在这一区域西部,设有“京兆坊”,由西往东(在北广济街以东),依次设置有“按察使司署”“鼓楼”“西安府署”“布政使司署”“藩库”等衙署。在这里顺便简单提一下以上几个官署的职责:清制主管一省司法的衙门叫提刑按察使司,简称臬司,主管官员叫按察使,简称臬台,“臬”是“圭臬”,即标准的意思,意为量刑用法以此为准绳,臬台衙门,因要管押犯人,设有监狱、司狱等,所以建筑面积既深且广,在现在的市卫生局、市公安局的范围内。明清制度,主管一省财赋和人事的官员叫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即上承天子命令宣布政教,下喻黎民,权力仅次于巡抚,民间看得如同诸侯,所以称布政使司为“藩台”。藩署(布政使司署)位置在北院门路东的“回民中学”及其附近一片地方。藩台既主管官吏钱粮,就得有相应的库房收藏版籍图书钱粮布帛,故在藩署的东边有“藩库”,位置在今社会路范围内。
在这条第四横街(即今西大街)路南,从西门内西墙以东,到“含光门”大街南段(既今南桥梓口)以西直到南城墙,在这区域内,从西往东(依次)唐代设有:“骅骝马坊”,这是“为尚乘良马饲畜之所,草坊以饲料贮于司农寺之仓库”,在“司农寺草坊”及其东边的“废石台”,以及其南的“大社”,在清代“含光坊”内,含光坊在西城墙东、双仁府以西。这些衙署都不在今西大街路边。由于这一区域在唐皇城南“含光门”之西,所以清代叫“含光坊”。清代在这里建有西岳庙,今已废。(在这里顺便把前边提的“废石台”说明一下,据《长安史迹考》中说:“废石台即肺石台,依从周之故事,建立赤石,民有诉者,则坐其下。盖即乘赤诚而上告之意。”)
含光门大街(即南桥梓口)以东到承天门大街南段(南广济街)以西直到南城墙,在这一区域内,依次由西往东,唐代设置有“秘书省”(在唐皇城第五南北街之西)、“右领军卫”(在第五南北街之东)、司天监、字正寺、鸿胪寺等衙署。“秘书省”这个大衙门的职掌是“以秘书监为其长官,职掌邦国之经籍图书”,其中有著作局与太史局,著作局司陵碑志祝文祭文等,太史局观察天文,稽定历数。清代在这个区域内设有琉璃庙街(今名琉璃街)、伞巷坊。琉璃庙街后面是“水池坊”。
承天门大街南段到南城墙根这条线以东,安上门街南段(今钟楼和南大街)到南城墙根这条线以西,在这一区域内,依次由西往东,唐代设有“左领军卫”“太仆寺”“太府寺”“左常寺”等衙署。在这里顺便说明:唐代的“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领军卫”等十卫,各以大将军为长官,职掌统领宫廷之警卫。各卫所用服制旗都不相同,依其地点之所在而任警卫。清代,这个区域属咸宁县管,但在这个区域内设的“总督行署”(即南院)和“南院门”一带属长安县管。
三、清代到解放前,西大街路北由西往东依次的街巷及史迹情况
北马道巷。在城门内,由西大街最西头顺城墙往北通今“玉祥门”的一条路,明、清两代名“马道巷”。“马道”供马队走马练习之用。另外,清代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时,各县武生到省城赶考也在这里骑马、射箭、举石、盘刀,吸引很多人赶来观看,很热闹。现在这条路仍叫原名,只是为和南边的马道区别,加了一个“北”字。南口东边原有一半截巷,名“岳家巷”,现通称“北马道巷”。
神器库巷。由北马道巷南口往北走不远,路西有一条东西巷,原名“神器库巷”,后转音叫“升器库巷”,相传明代和清初在这里有存兵器和盔甲的库房,故名。“文化大革命”中,将此巷原名取消,改名“飞跃巷”,它折向东通到一条南北向的“牌楼巷”。
楼楼巷和牌楼巷。按《清代西安府图》上看:清代在“北马道巷”南口东边临街一地方名“满洲坊”,由清至今在这里是小铺户与住宅。再东,清代有一条“楼楼巷”,巷的南口只有一大间房宽,临西大街,有建造精致的门楼,楼内供有神像,每年过会颇热闹,现在小楼尚在,巷口已改修成一大间铺面房,原巷口的雕花门额及两边的砖柱尚在。
原“楼楼巷”紧东边是一条南北巷,名“牌楼巷”,现在名字未变,此巷路西的“飞跃巷”的东口通到这里。
“牌楼巷”往北有一块低洼地,名“王家菜园”,现在这个菜园还有20亩地大,属公社管,菜园的北岸上面是解放后成立的规模大的“西安市儿童医院”,解放前,这里是国民党军官总队的驻地,住有特务,并存有军火。菜园的南沿路边上现在都是住宅,由此往东连着西举院巷。
在牌楼巷南口以东到贡院门(明代至今没改过名称)这一小段临街面,除些平房铺面外,新修有一座5层大楼,出售土产、瓷器和日用品等。往东过20间铺面房,是“莲湖区西大街第二小学”的校址。
贡院门。是较短的一条半截街道,街北头是清代的“贡院”,现在是“儿童公园”。
由“贡院门”北头(即贡院的南墙)往西拐,再折向北,顺“贡院”的西墙直往北头到“香米园”(清代叫“香苜蓿园”,因过去曾在这一带低洼地种过粮食和苜蓿而得名),现在在这条东西向小巷的西头已修满了房屋,属民办工厂和住宅区,在香米园的西头是一条窄长的南北向巷道叫“西早慈巷”。由“贡院门”北头起往东拐,通洒金桥什字的一条弯曲巷道叫“东举院巷”,《西安评论》的编辑部,开始就设在“东举院巷”58号一间普通民房里。由东举院巷南口内向北,顺“贡院”东墙根往北到“香米园”的这条窄巷名“东早慈巷”,过去为了防止坏人翻墙过去,所以在贡院的四边墙头插上枣刺,因而顺墙的巷子名“枣刺巷”、现在改叫“早慈巷”。在这条东早慈巷路西的中间,辛亥后成立有一所“健本小学”,20年代,国民二军军长胡笠僧(陕西富平县人)曾在这里上过学,解放后改名东举院巷小学。在这条巷的北段,民国初年办有省立第三中学,后省立第一中学移此,解放后迁往西七路,改为西安市90中,即今西安中学,原校址又建了西安市41中学(以上的小学和中学都在清贡院地址的范围内)。东枣刺巷南口内稍往东拐折向北再折向东通“洒金桥”,这条巷名“东举院巷”,就在此巷的南口,清末同盟会员们筹款创办了一所“同志小学校”作为他们秘密活动的地方之一,这个小学存在多年,解放后曾改为东举院小学分校,现已取消。
“贡院门”口外以东,解放后修有“莲湖浴池”,是现在西大街唯一的大浴池。它的紧东边是解放后新修的西大街唯一的大影院“群众电影院”。影院紧东边是条很窄的半截巷,清至今都名“马家巷”。从此巷尽头处往北看,一大片地方修了许多平房和四五层高的楼房。马家巷紧东邻是西大街几十年来有名的“同福搂”(原名双盛楼)饭馆。再往东有些平房商店,还有新建的一座4层高楼是西安市缝纫机零件二厂。
“北桥梓口”(大麦市街)往东到“大学习巷”一段:
过“贡院门”往东是“北桥梓口”,这里往北通洒金桥,往南通到城墙内的“甜水井”。
关于“桥梓口”这个名字的来源尚难查清。据说从前牲口驮重的、硬的东西时,背上需用的驮鞍是木头做的架子好像桥的样子,叫鞍桥也叫“马鞍桥”。可能过去在这街口附近有些制作和修理鞍桥、车轮的木辐条及车轮等的铺子,因而取名“桥梓口”。这里以大街南北分为两段,南桥梓口为旧社会粮食集市,北去则为回民聚居区。在北桥梓口临街西边,解放前有一家著名的“天锡楼”饭馆(清真),现在楼房虽改为平房,易名为“群力食堂”,但后面原有砖木结构的3层楼房尚在。街口东边还有个“大麻子馄饨馆”通宵供应。
大学习巷北段通城隍庙的西道院,北口在庙后街,南口过西大街稍斜通琉璃庙街,由此往南通四府街直到南城墙根。
大学习巷的南口外往东,除些平房商店外,现在建有西大街派出所、西安市莲湖区医院门诊部、西安市莲湖区公安分局(对门是“实验剧场”)等单位,往东还有一条半截巷名“吉祥巷”(今仍原名)。大学习巷南口紧西边原来的平房已拆,现正在修建大楼。
大学习巷东边,在清代有“理事厅署”即“理事同知署”(陕甘资政录),为旧裁分守道署,清乾隆二十八年同知海尚阿修,光绪三十四年将原理事同知署改建为督练公所。民国初年,当陈树藩做督军时这里是军警督察处,常在它门外边偏东的城隍庙门口杀人。解放前这里是国民党的警备司令部,大门、二门站两道岗,非常森严,是捕人押人的地方,内有许多旧平房经修理尚能使用。解放后驻过军队,以后为警备区所在。现在这个大院为西安市人民政府招待所。
在上述清“理事厅署”紧东边奉道教的“都城隍庙”(它的位置在西大街大学习巷以东,北广济街什字以西),创建于明,改建于清,各正殿大多是在1923年川陕总督年羹尧移明代秦王府(即今新城)的砖瓦梁柱建筑而成,大殿的式样,相传仍仿宋、明宫殿,很华美壮观。
在城隍庙东,有17间街房是清代长安县署所在,今为市第七中学。由此再往东过17间街房即到北广济街南口。北广济街径北经回民聚居地的“麻家什字”,再北通“红埠街”。由北广济街南口横过西大街是“南广济街”,此街往南经“五味什字”“保吉巷”,有达南城墙根的太阳庙门(今改名东升街)。南北广济街这条南北垂直的交通线,在唐太极宫南墙中间的“承天门”到皇城南墙中间的“朱雀门”这条笔直的承天门大街(东西宽百步)的位置上,出“朱雀门”再端往南到唐城南墙中间的“明德门”,此门在今西安市南郊吴家坟以西不远的杨家村南面。
南北广济街之间的什字,多年来人们叫“辇止坡”,关于这个名称的来源有两种传说:一种是,现在的广济街口在唐太极宫中间承天门大街上,这里地势稍高(后世人叫坡),唐朝皇帝出游时,鸾驾摆在这个地方等候帝后乘的辇(“辇”是古人推的车子,后来成了宫廷的专用语)到了这里停下,摆整仪仗队再前行。另一种说法是,晚清时,北广济街口东边就有一家回民开的名“老童家”腊牛羊肉铺,久负盛名,煮肉的五香味飘溢街市,吸引行人。当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来西安避难时、有一天太后乘辇过这里时,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遂命停车,问香味的来源才知是“老童家”正在煮肉,便命太监买些回去尝食。从此铺子主人感到荣幸万分,在“老童家”招牌上面又加上“辇止坡”三字以抬高身价。现在“老童家”大招牌又换成新的,是专卖生、熟牛羊肉铺。
迎祥观。由北广济南口往东过17间铺面房,有条窄半截巷“迎祥观”,进巷内不远是“迎祥观”(很早是“景龙观”)遗址。解放前的几十年间,在这个遗址内办有一所“迎祥观小学”,由20年代起,热心小学教育事业的程少庵先生(是我在小学时的音乐、图画、手工老师)就在这里教书和当校长多年。解放后,这个学校改名为西大街第一小学。“迎祥观”(巷)从小学的大门口往西拐通北广济街。
按《清代西安府图》上记载:在迎祥观巷口由西往东,清代有“狱”“关狱总局”“司狱”等小衙署和大衙门“按察使署”。辛亥后,有几个小衙门一部分临街地方成了商业门面房,一部分并入了原按察使署旧址。据《陕西通志》记载:在西大街清代“伞巷坊”的按察使署,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1368—1646)初年,英宗朱祁镇正统(1436—1449)十年按察使邓棨椑,宪宗朱见深成化(1465—1487)十年按察使王朝远,十三年按察使刘福等拓修。到了清代,康熙四十二年,玄烨来陕西巡视时,给当时的按察使何嘏赐了“清慎勤”三字的匾额,康熙四十八年按察使满普重修。“司狱”在署门内西偏,清雍正七年按察使硕色修葺。“按察司经历司”也在按察使署内。按《通志》记载:“驿传道署”在府治西北,道署先在按察使署内,明成化十三年改建,清康熙二十一年取消,康熙三十一年又设副使张霖重建,清后期改“驿传房”,归按察使管。这个驿传房是按察使署内的一个科。
“按察使署”以后改名为“提法使署”,清道光元年,按察使陈廷栓重修,并悬匾额于大堂,题词是:“纲纪一新”,宣统二年提法使锡铜又重修,附设读律馆。《通志》中说,“提学道”在按察司内。至于按察使署这个地址,在民国初年,多年为警务处、警备局等机构所用,解放后至今是西安市公安局所在。清代,在使署门外(现在是市公安局大门内)有条窄巷名“东巷”,由此往东北曲折可通到鼓楼的西北角,现在虽仍名“东巷”但成了条死巷。
现在从“迎祥观”口外由西往东,依次有:戏剧帽靴工作部、灯塔摄影部、向群医药门市部、西安仪表厂门市部、西大街果品副食店等。再往东在市公安局紧西边有解放后新修的西安市第三医院(在清“司狱”遗址范围内),现在是“西安卫生局”和“西安市爱国卫生委员会”。
由市公安局门口往东过五间房,在解放前有半间房宽的门面(里面有些平房),上竖立着“泾阳大寺”匾额,挂着出售狗皮膏药的幌子,据说这种膏药治病颇有效,解放后还存在了一个时期,私商改造后关门,现在这个大门内新修了许多民用平房。由此再东约有20多间门面房,都是几十年前以木结构为主的旧式二层或三层楼房,依次有:市食品工业研究所、市糖业烟酒公司、秦兴食品店、市人民银行、红光玻璃店等,紧东是鼓楼什字。
据《长安县志》卷3中《唐城今城合图》记载:鼓楼在唐皇城内“左武卫”的位置。鼓楼什字及其两旁在唐皇城的“尚书省”范围内。关于鼓楼的建筑及过去鼓楼什字的商业等情况,当在另文叙述。
在鼓楼什字口的东边拐角处,多年来是个烟酒店,现在是一家卷烟铺,专卖湖南毛卷烟(每斤售价1元7角),往东三家是过去和现在专卖纸烟酒类的商店。再往东过25间旧式两层楼房和一座三间宽三层的旧式楼房的地方,就是清代鼓楼以东“西安府”的遗址。
关于“西安府”署的情况,据明代学者曹学佺(字始能)著的《名胜志》中说:“西安”之名始于明。汉有“西安门”,面对“未央宫”。据《三辅黄图校证》中记载:长安城南出第三门(西头的一座城门)曰“西安门”,北对“未央宫”,一曰“便门”,即“平门”也(古时“平”“便”皆同字),王莽更名曰“信平门诚正亭”。到了元代,由于关中为安西王的封地,长安城所沿用的京兆府名称,到至元十六年(1279)也被改为“安西路”了,安西是安定西北的意思。安西路是陕西行省的治所,地位非常重要,由于出现了叛逆事件,到皇庆元年(1312),便将“安西路”改为“奉元路”(奉元就是尊奉大元的意思)。明洪武二年(1369)三月,大将徐达从山西渡河入陕,元将逃走,徐达进兵奉元路,明朝政府即改奉元路为西安府,清“西安府”和今“西安”市的名称就是从这里来的。在《西安府志》卷9中记载:清西安府署(通志)在布政司西(我看应是西南)奉元路址。明洪武二年建,明永乐年间修茸,明正统四年知府邓晟、天顺四年知府余子俊拓修,八年重建。弘治十五年知府马炳然、嘉靖十三年知府夏雷、二十四年知府吴孟棋、二十六年知府胡汝辅等修(《陕甘资政录》)。按《西安府图》上记载:在西安府署的北边,西有“库(即藩库)经历署”,东是“库大使署”。西安府署内还有些小衙门,按《西安府志》中说:“经历司署”(《通志》)在府堂西,“照磨所”在“经历司”南,“知事厅”在府堂西北,“司狱司”在府署中门西偏,这些衙署都是明嘉靖十三年知府夏雷将府西角民房换来改建的,二十四年知府吴孟祺又分建宿舍,“丞处其东,倅处其西”。“清军同知署”(《陕甘资政录》)旧在府署内东偏,乾隆三十二年改为“库厅署”,后移府治东南旧“裁都司署”,乾隆三十八年同知田高修。
辛亥后,长安县与咸宁县合并,实际取消了咸宁,长安县署由城隍庙东隔壁迁到原西安府旧址,俗称这里为新长安县衙门。在抗日战争时期,长安县政府迁到城南大兆镇,解放后长安县人民政府迁到韦曲镇至今。
原来长安县旧址(也是西安府遗址),解放后,翻修了旧房并盖起了楼房,曾为省文化局机关所用,现在是省文化局招待所。
由招待所往东,过11间商店房是现在的“社会路”口。由《清代西安府图》上看,从这个路口进去,往北到“藩库”和“布政使司署”的前面是一块南北长的空场地,它西边的南段是上述的西安府署,它东边的南段是“所巷”,北段有“善后局”。这块空场北头“藩库”的东边是“粮道巷”,此巷北通“西华门”。空场北头偏西“布政使司署”的西墙在今“北院门”,这个署就是陕西旧藩署,署门朝南开(在今社会三路中段的偏西),大门匾额上有“百二雄藩”四字,相传唐代在陕西有102个驻兵点以维持地方治安,清康熙皇帝西巡时题这几个字意思是威镇全陕西。在原藩库地址,民国时成立了财政厅,门朝南开(在今社会三路中段)。在东至今社会三路以西,西至北院门街,北至社会北路(今中医研究所后面的一条路),南至西大街路北社会三路的中间,这一大片地方都是布政使司署的范围内,从民国初年到抗战以前及解放以前的几十年里,先后有省长公署、民政厅、卫生局及西安市第三中学等单位,解放后仍为市卫生局(现在市卫生局在西大街)和32中学(现改为回民中学)地址,还有杨虎城任陕西省主席时修建的“训政楼”(为办训政人员训练班而设),解放后,这里曾做省合作社职工医院,后改为商业职工医院的职工宿舍,现在另修成了新楼。关于清“布政使司署”的变迁另文再叙。
上述的那大片地方和原财政厅到它东边的粮道巷大块地方,在解放后这多年里,拆除了旧破房修了许多平房和一些楼房。
原来在西大街路北往“藩库”和“布政使司署”去的入口处有一木质雕花大牌楼,由于后来街道须放宽垫高,牌楼有碍交通,所以在文化大革命前修社会路时拆掉了。解放后,由入口处端往北修了一条能通行大卡车的沥青路叫“社会三路”,这条路的北半段在清代“藩库”东部范围内,它的北口通社会北路,南口在西大街。此路的西边入口处过去至今有些卖小吃的小铺。再北是“西安市政工程管理处”四层办公大楼,更北到北口则是些很简陋的低平房。“社会三路”入口处的紧东边是“大众小吃部”(日夜服务食堂),口内的东边由南往北依次有:在大众小吃部后面是些平房,新建有一座二层楼房是“陕西第一钟表机械厂办事处”和“陕西缝纫机厂修理部”。中段有才竣工的一座坐东向西的六层高住宅楼,由楼北折向东有一条短半截巷(属社会三路的一部分),内全是低矮的平房。在半截巷西口内的北边沿由西往东(即社会三路的北段以东)约七八丈宽的距离是很窄的“社会二路”,它只约有社会三路的一半长,几乎全是油毛毡做屋顶的矮平房,二路的北头尽处是两座东西向8间宽的六层高居民楼。再由社会二路南口往东约三丈宽的距离(仅有一间半平房的进深长),有一条很窄的路名“社会一路”,这里也全是很简陋的矮平房,“一路”的南口也在这条半截巷,北口通到社会北路,往西转通粮道巷和西华门街。社会一路的北口内路西背临社会北路的地方,现在还残存有一连三进三间宽的旧式房,水磨砖的墙,花屋脊和花砖侧檐,相传是当年藩库(民国时的财政厅)内家眷住宅的残余。
社会三路南口外紧东有“同盛祥”牛羊肉泡馍馆。再往东过18间房到以钟楼为中心的盘道,西大街路北的东头到此为止。由盘道口斜往东北,除有几家小铺外,依次有:两层楼的北京风味“德发长饺子馆”“红旗便服门市部”“钟楼钟表修理部”和“西安市公共交通公司调度总站”等。
(四)清代到现在,西大街路南的小街巷、大商店及史迹,由西往东依次有:
南马道巷。明清至今名字未变。这条巷在西大街西口内路南的城墙旁,它的中间往南不通行,清代末在巷的南部设有机械局(由这里的拐路通西南城隅的清代火药局),现在这里及其南部是区办工厂和住宅区。由南马道巷折向东的一条弯曲小巷现名“迎春巷”。
“南马道巷”以东是“龙渠湾”,由清至今未改名,“南马道巷”的北口以东到“龙渠湾”北口这一段(临西大街)全是平房商店。进“龙渠湾”不远向西稍拐往南到“药王洞”,再南通“西梆子市街”(即前油巷)西头。“龙渠湾”巷口外,临西大街往东,除些小商店外,有“西安市税务第三分局”和三层楼的“西大街第四中药店”。
骆驼巷。清至今未改名,往南,西通“菜坑岸”(仍是旧名)和南边的“白鹭湾”、东通(南)夏家什字。骆驼巷北口临西大街往东,较大的商店有“西安市服装研究所”“西大街牛羊肉门市部”。
清代的“安定坊”,后叫“北夏家什字”,“文化大革命”中改名“育红街”,现又恢复叫北夏家什字(它对面是西大街路北的贡院门),这条巷也不宽,和上述的“龙渠湾”、骆驼巷一样,全是密密的平房住宅区。北夏家什字北口内路西有座四层高的楼房是“金刚石工具厂”。中段南通(南)柴家什字,再南通南城墙内的“双仁府”街。此巷北口外临街往东有规模颇大的“西大街蔬菜副食品商店”和“西大街邮局”
南桥梓口。清至今未改名(对面是“北桥梓口”),东通“梁家牌楼”“盐店街”,南通“土地庙什字”,过“冰窖巷”西口到南城墙内的“甜水井”。南桥梓口临西大街往东依次有:一座五层高的大楼是“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市分行”和“西安市投资信托公司办公处”“西大街第三中药店”“莲湖区人民法院”“莲湖区司法局”等单位,还有解放后专为:“陕西省戏曲剧院”修建的“实验剧场”。
琉璃街。清代至解放前名“琉璃庙街”,因在这条街以西清代有座“琉璃堂”,所以就取了这个名字。这条街在南桥梓口以东,由琉璃街往南经“盐店街”西口(盐店街是东西街,它的东口在南广济街),再经过“四府街什字”直到南城墙内“东升街”(文革前名“太阳庙门”)的西口(清代至解放前叫“红庙门”),由这里可以出小南门(即解放前的“勿幕门”)到南郊。
建华南巷。由清至解放前叫“庙巷”,由于它的对面是城隍庙而命名,解放后城隍庙市场改名为建华商场,所以将原来的庙巷也改名为建华南巷。由此巷进去不远,路分为“人”字形,往西南拐是清代名“十三拐”的小巷,经过“琉璃堂”(这个小巷和堂早已不存在,统叫庙巷)通琉璃街南段,斜往东南再拐向南到“盐店街”东段,可通“南广济街”。巷内有一所“庙巷小学”,以后随巷改名为“建华南巷小学”。建华南巷北口外西大街有“旗帜戏衣门市部”。
南广济街。在建华南巷以东,对着“北广济街”的南口,这条街往南通“五味什字”“保吉巷”,再横过“东升街”(太阳庙门街)东口,可由在南城墙新开的大豁口(叫新城门)到南郊。南北广济街口在西大街相交处的什字,相传叫“辇止坡”(前面已提到),南广济街口紧东边有一家由清代到现在久负盛名的“德懋恭”点心铺,现在叫“德懋恭食品店”,这里的名点心“水晶饼”远近驰名。从南广济街中段第一市场或院门巷,可以到达“南院”(清代的巡抚部院),为今西安市委所在地。街口以东较大的商店有:“西安市塑料公司展销部”,5大间两层楼的“西大街寄卖商店”,再往东走过10间门面房,是“陕西省图书馆”。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在南院东南角(马坊门街西口)修建的“劝工陈列所”(俗称“晾宝楼”),以后相继改名为“陕西省图书馆”“中山图书馆”,解放后在西大街的正学街以西原省图书馆后面的一大片地方,逐渐建设起了现在规模较大的省图书馆,该馆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关于省图书馆的来历将在另文中述及。
正学街。在南广济街以东,它的北口在西大街,南口在马坊门,通南院门街。宋代名儒张载(字子厚),是本省眉县人,他和当时几位名儒研究人生与宇宙的关系,理气心性,不仅重实践,且推求原理,形成了性理学说,这种学说又分“濂”“洛”“关”“闵”四家。“关”指张横渠(横渠名载),他讲学以“礼”为宗,主张明礼教,尚气节,重从实际出发,当时将这种学说称为“关学”,认为在“濂”“洛”之上,以后有些名人都崇拜“关学”。当年张载在这个地面(今南院范围)讲过学,明代在这里修了书院取名“正学书院”。明清实行科举考试时,这里演变为卖笔墨的地方,取名“笔店巷”。清末科举停止后,这里仍专卖笔墨之类的文具,叫“川心巷”。民国年间,这条短巷两边修建了整齐的两层楼房都开设商店,因袭古代“正学书院”名字改名为“正学街”,至今未改。街内主要是些纸店和印字铺,专买各种颜色纸张、结婚证书、毕业文凭和印制商号名帖、私人名片等。解放后,这里一度仍是些专卖纸张、制作锦旗、刻机关单位印章及个人图章的商店,经私营工商业改造后,正学街两边的商店房屋大多做了住宅。
正学街北口外往东过三间小商店是两座旧式的三层楼房,现在是规模较大的“镐京旅社”。它的东边,曾有过一家,“西美书店”,为地下党所设。该店是由地下党员曹受祉同志从上海回西安后负责创办的,他是书店的董事长,在书店工作的还有地下党员宋光涛同志。当时西安一些进步人士和地下党员集资组织了一个“西北文化公司”,“西美书店”是这个公司的一个业务部门,专卖从上海运来的社会科学书籍及其他进步书刊。很多学生经常去该店买书,供不应求。书店于1930年下半年开业,1931年迁移到南院门的院门巷内,不到一年又迁移到正学街,到1933年所有书刊全被反动派没收,强迫书店关门。由这里再往东到“竹笆市”北口,在这一段内的27间商店房全是木结构的两层旧式楼房,现在其中较大的单位有“西安市油脂公司”和“粮油科学研究所”。
竹笆市。在“正学街”以东,它的北口在西大街,对着鼓楼什字。
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及乾隆五年(1740)重修。鼓楼上南面原有“文武圣地”匾额,相传为清康熙皇帝手笔,北面原有“声闻于天”匾额,相传是一位名叫李允宽的大儒所写。关于“鼓楼”的资料另文再叙。
由竹笆市北口外往东过10间房是一座旧式3间宽的三层楼房,解放前是绸缎布匹店,现在是国营“东方钟表店”。它紧东的一座3间宽三层高的旧式楼房,解放前是所谓的“洋货店”,现在是国营“西华百货店”。还有“碑林区盲人按摩门诊部”,前往就医者很多。
从这里再往东过十几间商店是清代至文化革命前的“古涝巷”(现名“东涝巷”),“涝巷”这个名字的来源,是由于这块地方低洼,下雨四面的水都积在这里,经久不干。还有传说,古代这里曾有过大涝池,故名。涝巷内,清代至抗战前有条“八家巷”,传说唐代在这里有八个府第,一家比一家的房子阔气,所以取这个名字。此巷现在已不存在。还有名叫“四方块”的地方和一座小“关帝庙”都已泯灭了。清代至今,涝巷的西口(即西涝巷口)在竹笆市街中段,西口的门楼现因危拆除。西口内往东过几家折向北,由清至今有条南北小巷名“中涝巷”,端往南通到“西木头市”。涝巷的东口(东涝巷的东口)——在南大街北段路西。由竹笆市的涝巷西口到南大街的涝巷东口,这条曲折的窄涝巷与西大街路南的“古涝巷”“老川心店”和“新川心店”相通。解放后把这条涝巷从“古涝巷”的南口稍往东涝处分为东西两半,西边的叫“西涝巷”,东边的叫“东涝巷”。解放前,涝巷内全是鳞次栉比的矮小黑暗的平房,是西安裱糊业作坊(带住家)的集中地,裱字画、年画、印门神、印灶神、印糊墙的花纸,并糊顶棚。在东涝巷内,除有裱糊业以外,1927年前这里开设有几家旅店,房屋简陋,店钱却便宜,当时由秦岭的子午口出进陕南的路还畅通,来西安谋生或考学校的汉中地区的人,不少都在这里的小房久住。解放后垫平了涝巷的道路,还铺上了柏油,并将很破烂黑暗的小房全部进行了翻修或改建,现在全是住宅。
古涝巷。这是条很窄的半截巷子,据说是由于它通南大街的“东涝巷”,也改叫东涝巷,由这巷子临西大街的北口进去到北头有座一大间房宽的“火神庙”,后神像被拆毁,神座下有一本乾隆时的书(不知是什么书),可见此小庙为清乾隆时修,距今已有200多年,现在庙房尚在,里面住的是人家。由这小庙旁拐向南再往西即“西涝巷”。
老川心巷。现在也叫“东涝巷”(东涝巷的支巷)。原“古涝巷”口外往东过十几间房是清代至“文化革命”前的“老川心巷”,这条只能行人的窄巷和古涝巷一样,两边全是多年前的矮小两层楼房(下面是作坊,上面睡人),从民国初年到抗战前多是做鞋的小铺,此外也有纸店。现在这条巷临西大街北口挂有“西安北郊十里铺宫灯社”的大牌子(这个灯社在北十里铺谭家公社),巷口内四边有一间房,住着终身精制各种宫灯、纱灯的老工匠,名张子俊,是西安市北郊人,由于自幼家境贫寒,14岁时(民国八年)就被送到鼓楼北路东一家纱灯铺学手艺,这个灯铺当时已经开设了100多年,精制各种纱灯,颇有名,生意兴隆。后来张子俊自己营业做灯笼,自己开设了“西安忠发长”,张家自造大小纱、绸灯笼铺。在旧时代,由于大小衙门各商店逢年过节都挂各式绸纱宫灯,官僚财主们晚间出门也需有人给打上有官衔的或有姓的纱灯,所以张师傅的生意不错。解放后,机关、学校、商店做灯多,张家灯铺的生意依然很好。他参加合营后,到1964年在东大街(菊花园对过)开的花灯社、纸花铺,“文化革命”前灯社解散,同伙工人各自回了家。文革时,张子俊被赶回北郊谭家公社当农民。1978年在当地党政领导的支持下,又恢复了做纱、绸灯的业务。现在除在家务农的大儿子能给他当下手帮做灯外,苦于没有接班人。
新川心巷。由原“老川心巷”往东过十几间门面,是“新川心店”,这条窄巷内房子的情况及过去商业情况几乎和老川心巷一样。现在这条小巷已全部拆掉,在此巷后面,修建一座面向钟楼由西北斜向东南的七层大楼,取名“钟楼饭店”,目前已部分开始营业。
(五)由清代至今,西大街南北两边全是商店,现在将解放前较突出的商业情况略述于下:
西大街路南从钟楼往西,到竹笆市以东,新老川心巷口及古涝巷口一带,卖敬神用的各种香蜡、黄表(西安不产、由四川运来的)、鞭炮、油纸、油布,油布伞及油纸伞(由汉中和四川运来)的小铺子多集中在这里。还有些饮食业商店。西大街路北从钟楼往西到鼓楼什字一般也有类似路南的一些卖油纸、油布、草鞋、雨伞等的小商店和许多吃食铺(所谓长安县的小吃多)。
由鼓楼什字往西到广济街口以东这一段的西大街路北,是西安出售各类纸集中的地方,有一些大纸店,例如有名的“协盛域纸店”,“协兴域纸店”(是协盛域分出来的店)、“羊毛纸店”等等。竹笆市北口内路西的“公正和文具笔墨纸张店”也是有名的。这些纸店出售各类纸张,其中有:供书画用的各种宣纸,印刷书报刊物用的道林纸,糊窗门用的连四纸(是由小张纸发展成大张,一张纸一连是四张,所以叫“连四纸”),练习写大字的“蒲纸”(这是本省蒲城县制的,由于纸质较涩而厚,练习字时需用力,墨的稀稠也需合适,所以学生们练习大字时都需用,现在已没有这种纸了),包东西糊顶棚和做手纸用的黑、白麻纸、火纸(出于陕南和四川、搓成“纸煤”作吸水烟和引火用),此外还出售为死人做金银宝用的黄白锡箔。在解放前后,黄表、锡箔和鞭炮等还出口东南亚国家,因为那些地方信佛教。
解放前,西大街的饭馆业也发达,如清末“天锡楼”饭馆的羊肉涮锅子有名,当菊花盛开时,有钱的人请客去吃“菊花锅子”,清末汉人开的“同福楼”(今仍用此名)和“明德楼”(今已没有)以及“木南居”等都是有名的大饭馆。北桥梓口集中开有十几家牛羊肉煮馍馆,他们为了竞争生意,各饭馆门口有专人吆喝、拉顾客。火车通西安后,辛亥以后新修的东大街逐渐繁华,新饭馆业也相应兴起,例如东大街的“玉顺楼”、菊花园的“正大豫”等都是规模大地方爽朗的饭馆,而西大街的老饭馆的生意开始逐渐衰落。
西大街还有些布匹店,例如桥梓口以东山西人开的一家大布店挂着“一言堂”的招牌,名副其实言不二价,在当时一般布店要谎价的情况下,不少人都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