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大街及其两旁在唐长安城中的位置
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在长安驻防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改筑长安城时,放弃了长安城的外郭城与宫城,仅留皇城加以修补。这个新城就是从五代:梁(907—923)、唐(923—936)、晋(936--946)、汉(947—950)、周(951—960),及宋(北宋、南宋,960—1279)的长安城。在这些朝代的长安城内,关于街道方面情况,目前尚未找到有关记载。
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九年(1272),封他的第三个儿子忙哥剌为安西王,镇守关中。由于关中为安西王的封地,长安城所沿用的京兆府名称,到至元十六年(1279),也被改为安西路了。安西自然是安定西北的意思。元代就是把安西路城作为控制西北和西南的军事重镇来使用的。因此安西王所率领的军队竟达15万人之多。其中大部分驻扎在今西安城东北约3公里处,东距浐河仅两公里多的安西王府(当地农民称之为达王殿)四围。当时的安西路城也是一方政治经济都会。据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旅行记中说,城(奉元城)内“工商繁盛”,“居民制造种种金锦丝绢以及武器等”,“凡人生必需之物,城中皆有,价值甚贱”。元皇庆元年(1312)改安西路为奉元路,安西路城为奉元城(即韩建改建的新城——长安城)。从李好文的《奉元城图》可知奉元城四面仅各有一门,且不对称。在城内,东城有“旧景风街”,西城有“旧含光街”,但东西二街并不对直。南城的“旧安上街”只是不长的一段。此门内没见标明有大街的名称。至于各街道的面貌也是没有记载。以《奉元城图》与《清西安府图》相比较,这个古城内的道路,住宅区及衙署、寺庙等都有很显著的变化。
明代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这是现在西安名称首次在历史上出现。从此以后,除明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西安后,改西安为长安外,西安名称直沿用至今。明洪武初都督濮英扩大并增修城墙。洪武三年初次拓城,洪武十年筑城,至十一年竣工。当时修改的城墙,除西南两面仍按照唐末韩建所筑的新长安城(即元奉元城)的位置外,东北两面向外扩展了约l/4。根据《隋太兴·唐长安城内官衙、王府和寺观的分布》《清代西安府图》和《唐长安城探测复原图》对照看,西安北城墙在唐长安城的位置,相当于由唐太极宫西墙(即今西城墙)中间的“通明门”起,直往东经过宫城东墙中间的“凤凰门”,再东经过唐皇城东北部“光宅坊”和“翊善坊”的南部到“东乐坊”的西南部止。东城墙从皇城东北的“长安坊”西南部起,直往南经过皇城东部的“大宁坊”“安兴坊”,到“胜业坊”的南沿止。南城墙由皇城南墙向东延伸,到这里和东城城墙相接。扩城时,将新长安城北墙上的原玄武门(北门)向东移,改名安远门(明、清至现在未改)。从此北门和南门才相对直,也从此有了“北大街”,和与它相衔接的南大街一样,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了。关于在明代四条大街的情况,目前尚未找到资料。
从北城门内起到钟楼根止,这条北大街有l660米长,几乎是南大街的两倍。这说明城的北部面积几乎是南部的两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显然是由于东西大街没有横贯城的中部所致。几百年来北大街的宽度没什么变化,只是过去的车行道连人行道约14米宽,解放后扩为20多米宽,车行道14.5米宽(这里用的是现在数字)。清代在东、西、南、北四大街和北院门街铺的是石条路,但日久已多毁裂。道光二十年(1841)官府捐资金修理了一次北大街及其他街的路。
现在的西安即是由长安城演变而来的,在这里将北大街相当于唐宫城和皇城的什么位置提一下:从北大街的二府街东口及对面通济坊西口这条线的稍北些地方起,西至西城墙,东至今新城东墙的北段这条线,是原来唐宫城的南墙。从西华门什字北边一些地方(相当于北院后边的八家巷到以西的小皮院一条线)起,西至西城墙,东至今新城东墙中段这条线,是唐皇城的北边沿。在这二线之间是300步宽广场似的宫城与皇城之间的第一条东西横街。
由此可见,从今二府街东口北边稍远地方往南到钟楼根的北大街南半段,在唐太极宫南墙东边的长乐门外,皇城内东部安上门大街北半段西边沿位置上。从今二府街北边稍远处往北的今北大街北半段,则在长乐门内太极宫南半部的位置上。
明代建的北城门楼和它外面的箭楼的位置在太极宫城内。城楼及箭楼的样式与其他三个城门一样,城楼比地平高33米,面宽七间,二层楼重檐三滴水,造型颇宏伟壮丽。只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时,城楼被炮火击毁,只留下前边的箭楼。最近人民政府为了保护古迹,已动工翻修箭楼。按西安市城市规划中确定,在20年内还要恢复北门城楼和南门的箭楼(在西安围城时烧毁)。古老的西安城楼将恢复当年的雄姿,为古都增辉。连接四条大街的明代建筑钟楼的位置当在唐皇城第四横街和皇城安上门大街中间的交叉处。(关于钟楼的情况,我已在《西大街》一文的附件之六中述及。)
北大街南半段的位置即在唐皇城范围内,现将日本足立喜六所著《长安史迹考》中记载的唐王朝在这段地区的建置情况摘录于下,以作参考。
北大街南半段(即皇城安上门街北段)以西,从钟楼北面起往北,唐代的官署有下列一些,并将主要官衙的职权加以注释。
第四横街(即今西大街)之北,有“尚书省”(以尚书令为长官,职务在统率百官,总揽国家一切政务)。下设尚书左丞相(左仆射)、尚书右丞相(右仆射)二辅佐官,开总括吏部、户部、礼部、兵中、刑部、工部等六部。省东是安上门街。
第三横街之北,从东往西有:“左骁卫”“左威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威卫,左、右武卫,左、右领军卫等十卫,各以大将军为长官,职掌统领宫廷之警卫。)和“左监门卫”(左、右监门卫,以大将军为长官,司诸门禁卫门籍之法)。
第二横街之北,从东往西有:“左卫”“左千牛卫”(左、右千牛卫,以大将军为长官,司宫殿侍卫及供御之仪)、“殿中省”(长官为殿中监,执掌乘舆、服制政令,中设尚食、尚药、尚衣、尚乘、尚舍、尚辇等六局)、“门下外省”(门下省以侍中为长官。职务为辅佐天子,统揽大政,所以侍中常近侍天子,拜领敕命。因此门下省建于宫城内。在西内,则在承天门,左延明门之东南;在大明宫,则在“宣政殿”之右,“日华门”之东。其在皇城,则为外省)。“左卫”是宫城与皇城相隔的第一横街。
北大街南半段(安上门街北段)以东,从钟楼往北,唐代的官署有下列一些:
第四横街东部(今东大街的西部分)之北,由西往东是:“都水监”(以都水监使者为长官,司川泽津梁之政令,总辖舟楫署、河渠署等);“光禄寺”(以光禄寺卿为长官,专司邦国、酒醴、膳馐等事,总括太宫署、珍馐署、良醴署、掌醯署等)。寺东有南北街,街东有“军器监”(以军器监为长官,缮造甲弩,辨其名物,审核制度,有时有归纳武库之任务。总辖甲坊与弩坊两署)等官署。监东有南北街,街东即皇城东面的景风门内。
第三横街之北,由西往东是“东宫仆寺”“率更寺”“左司御卫”和“右卫率府”等官署。府东有南北街,街东有“左卫率府”“左司御卫”和“詹事府”。府东有南北街,街东即皇城的东面。
第二横街之北,由西往东有“东宫内作坊”“右春坊”“右清道率府”“右监门率府”,府北有“右内率府”“东宫朝堂”。这一排官署东边有南北街,街东从西往东有“左监门率府”“左内率府”“家令寺”和“左春坊”。坊东有南北街,街东即皇城东面的延喜门以内。
再北是安上门街北头宫城外的第一横街。从安上门街北头经过横街,进宫城南墙的长乐门,往北到太极宫内离北面宫墙不很远处这一段是今北大街的北段。
二、北大街面貌的变化
自明代到文化大革命以前,北大街的名字没有变更过。文革中曾改为“延安路”,粉碎“四人帮”后,又恢复了原名。
关于清代北大街及其他街道的面貌。尚未见有关记载材料。现在只能将解放前到现在的面貌记录一下。北大街的面貌从清代到现在和南、西、东三条大街相比有显著的不同。
据宣统三年(1911),《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当时的人口情况:咸宁县“城关户14030,人63461”,长安县城关户10439,口48167。两县合计人口是11万多。可见自唐亡以后直到清末,长安实际是处在长期停滞状况中。西安的南城和西城因井水较好,人口稠密,而北城的井水咸涩,因而居民较少。加之北大街路东是满城的西墙,临街没有商店和住户,所以北大街的商业不旺盛。路东只有摆在满城墙边的零星小摊贩。路西临街虽都是铺面房,但多为简陋低矮的小门面商店,而较大的商店和行栈很少。辛亥以后,北大街路东拆了满城墙以后,由钟楼往北到今西一路西口外及西华门附近,逐渐临街修了些较好的商店房。另外,火车通西安以前,在钟楼北的一段街道两旁有“鬼市”。天亮前点着灯做生意,天明后收摊子,出售有珍贵的古董玩器和首饰,有古字画和书籍,有旧木器也有旧衣物和碎铜烂铁,等等。随着商业的发展,来往也增多起来。但在我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记忆中,北大街大部分是萧条景象,现在还记得在北大街路东到北门,大半截地区是空地,大部分种庄稼。有的地方(如今的通济坊附近)是苗圃,白天能看到野兔,夜里能听到狐狸叫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府为了官僚资本向西北发展和加紧镇压革命力量,提出“开发西北,建设西安”的口号,于1928年将东城开辟为新市区,新开了几条通到北大街的路,拍卖原满城的荒地。抗日战争暴发以后,西安的人口迅速增加,解放时城周长是13.2公里,城内人口已增至396000人。北城的房屋和住户当然也就增加了不少。相应的北大街的商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
现在看,北大街较突出的情况是:(1)旧而矮的街房多,街房后面旧平房院落多。解放前至今,北大街的房屋不像其他三条大街那样较整齐,大多数是以木为主的结构,其中很少数是二层楼房,全都是参差不齐的平房,原来屋檐前伸,门前走廊宽,下雨时行人可走屋檐下。解放后拓宽人行道时,已将屋檐缩短,有些街房也拆去了一部分。平房中有些稍高,有不少很低的,房檐离地面约两米高。原来的铺面门都是活动的木板,清晨提开门板营业,黄昏后上灯时又装上门板停业。这种办法至今干修理活的小铺还没变。目前北大街开一间门面的小商店,还是比其他大街多。有些门牌只是个小门道,后面却是旧平房住宅大院。火车通西安后,北大街开始有了两处砖结构的楼房。一处是西华门什字路东的邮电局二层楼,一处是通济坊三层大楼,这是解放前西安市最高的楼。(2)人行道宽窄悬殊。清道光二十年翻修路时,除将北院门街的石条改铺人字形(这样经车碾不容易变形)外,北大街的石条也和其他大街一样仍是一排排横铺着。辛亥后各大街仍继清代规定的官道,宽度是3.6丈宽。大约在1915年,又将被铁轮车碾的坎坷不平的石条路翻修过一次。1927年翻修北大街路时,已将磨得残破的石条拆下,用在马路的两边做路牙子,路心用所谓三合土筑成。实际上只是土路。1935年前,邵力子任省主席,拨10万元翻修街道时,北大街修过一次。路心用碎砖块和三合土筑成。这时通行的马车轮子上的圈已取掉大铁钉,改安上铁条。解放前王友直任市长时,将北大街的路面铺上了薄薄一层水泥。但由于路基不坚实,很快街道又成了坑坑洼洼的土路了。北大街由于路东是满城西墙外,没有成排的街房,所以辛亥后的街面就比当时的南大街(约8米宽)宽约有12米。北大街经解放前后几次拓宽,现在街宽18米,其中车道宽为14.5米。由于拓宽街道,有的破街房全部或部分拆除,有的屋檐需缩后,这就形成了人行道宽窄悬殊的状态。有些地段的人行道5丈多宽(以市尺算),有的宽得像小广场(如人民剧院门前),但有些地段因旧房限制,最窄处约5市尺宽,行人过往摩肩接踵,颇为拥挤。按城市建设规划,将来的北大街将拓宽为50米。(3)设有学校。辛亥后到解放初,北大街路西有过中学,路东有过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现在还有一所幼儿园,而其他大街则无。(4)集体经营的小商店多,待业青年商店多。自党的三中全会以后,逐步落实各项政策,近几年来,本市通过劳动服务公司渠道,已有8万多名中学毕业未考取大学的青年在集体和个体经济中得到了安置。党中央和国务院前不久还做出决定,指出努力办好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大力提倡和指导待业青年组织起来,在集体单位就业,“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适当发展城镇劳动者个体经济,增加自谋职业的渠道”。本市对在集体和个体经济单位职工标准供应口粮和劳保用品。这说明国家已经和正在采取措施,真正做到国营、集体和个体劳动者一视同仁。今年以来,各系统、各单位都在为安置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积极努力。因此有些街道的人行道旁用塑料和钢架材料搭成商店棚,待业青年开设了一些小商店。在北大街这条街道的两旁,由1981年第二季度起到12月中旬,利用原有的旧小商店房和在人行道边临时搭成的简易房,为待业青年开设了22处小商店,就目前看,比别的大街多。现在还在继续增设。(5)交通便利。有:从东门起点经过东大街、北大街南段转向莲湖路,出玉祥门到西郊的2路电车;从南郊到南门经南大街,在北大街南段转向东经过西新街,折北走解放路到火车站的3路汽车;从西南郊徐家庄经黄雁村、环城南路、进南门直往北抵北门的6路汽车;从钟楼起点经北大街出北门,转自强东路,到太华路国棉11厂的2路汽车;从钟楼起点往北,经过北大街什字,转东经西五路、东五路、长乐路到东郊纺织城一带的4路、5路电车;由钟楼起点经过北大街,出北门到北郊的36路、18路汽车;从火车站起点,经西五路、北大街北段,出北门往西北部的9路、11路汽车;从西南郊进西城的玉祥门,经莲湖路、西五路、东五路和长乐路西段到苗圃路的10路汽车;从西郊汉城路往东进玉祥门,经过莲湖路,穿过北大街什字,经西五路到火车站的3路电车,以及从火车站起点,经西五路穿过北大街什字,经过莲湖路出玉祥门往西到咸阳的59路汽车。
随着四个现代化的逐步实现,无疑北大街将和城内其他地方一样会有很大的变化。为了让以后愿知道西安街道面貌的同志作参考,现将北大街东西两边各门牌的房屋情况和商业情况逐一记录于下:
北大街路西的商业情况
旧西安城街道的面貌至今在北大街仍较显著,尤其是在北大街的路西更甚。北大街路西的门牌是双号。从今钟楼盘道西北角的第1个门牌2号起,到北门盘道以西,北顺城街西段东口外北大街最后一个门牌450号止,共225号。
由北大街路西的南头往北到西华门东口这一段:
在钟楼的北门洞外,从清代至解放前有条仅能行架子车的窄巷名叫“所巷”,原属北大街范围内。它的走向是由钟楼根起,往西拐向北,又转向西再拐北,又拐向西,通今社会三路(是清代“藩库”衙门前的一条南通西大街,北到粮道巷的路)。由于这条曲折小巷的西口在社会三路,两个巷子也在该路管辖范围内,所以解放后改名“社会三路”。它的南口只一间门面房宽,在钟楼的西北角,盘道中间偏西,在南口从前有个简陋的大门,现在这里搭着棚卖熟食。从此巷西口内社会路门牌35号起,转一周到南口内路北的59号止,共有25个小门楼。其中45号院一段用大砖砌的厚墙虽已很残破,看来是清代的遗物。开辟钟楼盘道后,这条小巷原来在钟楼边的西段已没有,所以它的南口在西大街东口外与北大街南口外之间的盘道上,在西大街门牌9号紧西边,属西大街范围。据1981年12月13日西安晚报公布《我市又一批道路街巷换名》中说:“社会三路”恢复原“所巷”。原来南通西大街,北通粮道巷的那条社会三路并入社会路。
现在北大街路西的南口是从钟楼西北面盘道的中部起,第1个门牌是2号,是“钟楼钟表修理部”,4号是“西安市公共交通公司调度总站”,盘道口转向北,有两间旧式木结构两层楼房,一间是4号为“新华冲晒部”,一间是6号待业青年商店,专卖各类服装。8号也是旧二层房,楼上是个体经营补修各种绒、棉衣裤。10号门面两间宽,但后院宽房多,文化大革命前,将原来的旧式木结构街房,改造成砖砌门面,开的“钟楼旅社”。12号是新修的两层房“光明服装店”。14号是一排五间宽的平房,为“西安市内电话局清仓物资处理门市部”。16、18、20三个号各为一间门面,原都是旧式木结构两层楼房,解放后改修了门面,依次是“莲湖区北院门橡胶制品厂门市部”;私人开设的“风湿骨病诊所”,专治疗各种骨病、增生、麻痹等症;私人开的“洛阳骨科诊所”(传说有祖传秘方)。紧北22号是“市内电话二分局”。由上述门牌8号到这里,人行道宽约4丈多一点(以市尺计)。24、26两号各是平房一间,分别为集体单位“西安市照相机修理门市部”“莲湖区综合服装厂钟楼北汽车坐垫篷套沙发门市部”。抗日战争后期,在北大街路西的南头,有一所私人集资经营的“明星电影院”,就在这里,包括今电话二分局地址的一部分。这个影院原来修得简陋,日久已很破烂,解放后拆掉。28号原来的街房已拆除,现在留下3间宽的后院,由尚存的木结构带走廊的两层楼两边厢房看,可能这是过去一家大商号。这一段的人行道约3.1丈多宽。30号是一间平房,加工剪裁小铺。32号是座将倒的二层房。这几间房前的人行道只有6尺多宽。在钟楼附近行人很多的情况下,从这里过,只能挤着前进。34号院解放后是“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的地址,大门内有三间大厅,后边有几座东西向的、南北向的大平房和一些杂乱的小平房,不知道在解放前这里做何用。在清代《西安府图》上看,这里可能是“建军厅”衙门所在。从去年起,美协开始将原址内旧房舍全部拆除,另建大楼,基建正在进行中。36号是一个1/3间宽的小门道。人到后院是百货店的地方。38号这里的旧街房已拆除。1979年新建几间宽的一栋两层楼房,连后面新建一栋两层楼开的是“国营西安市莲湖区北一百货店”。这是目前北大街南段最大的百货商店。北面40、42两号是新修的两间平房。一间是自行车修理铺,一间是杂货铺。由美协到这里的人行道约2丈宽,由44号到56号10多间宽的一排街房都是解放前以木结构为主的两层房。由南往北依次是:“西安市服装公司北大街商店”“西安市第一轻工业局清仓物资推销处”(这两间已换成水泥门面),集体办的“西安市莲湖区利民车辆修理厂西一路口工作部”,“国营北大街第一中药店”专卖成药(已改为玻璃门窗),一间棉花绸套铺,“延风理发店”(文革中改的名字),“燎原旅社”,该社三间门面已改造为砖砌和玻璃门窗,后面有三进深的大院,旅客房数十。这一小段街房的房檐在拓宽街道时已缩短过,但由于没拆房所以门前的人行道仅约5尺宽。行人拥挤。这里紧北边,在60年代初,将原来若干低而破旧的街房拆除,修了一栋南北长的四层居民楼,背向北大街,面朝西,在楼的一层南半部开的商店有58号“西安市公共交通公司月票发售处”,60号“快相摄影部”。楼北墙外是一东西向短巷,拐进去,楼西是些不整齐的平房小院,门牌是北大街62号到70号,其中的64号是50年代就有的“牙科技师杨贵民牙所”。短巷内路北有一院落是72号,大门朝南,里面是解放前以木结构为主的旧式两层转角楼房,现在是“西安市莲湖区服务公司”。由上述56号起到短巷口外北边止,这段人行道约3.9丈多宽。74号是5间宽旧的木结构两层房,解放后已改为水泥门面,现在是“星火照相馆”。76号、78号是两间宽,仍是两层旧式街房,屋檐已去过很多,其中两间半多是住户,其余少半间做小道,拐入后院有许多旧房。80号的街房虽和上面的相同,但已改为砖砌门面,是“西安市供电局供用电处北大街服务站”。以上4个门牌房前的人行道又窄了些,约为1.5丈宽。80号旧木结构两层楼房在50年代重新修理了门面和内部,是“朝阳食品店”,街房后有一个东西长的平房大院,作为仓库和宿舍。84号是个小门,进去是些平房,住着居民。86号是解放初拆去破街房,修了一座砖结构的三层楼,是“北大街红十字门诊部”(属北院门卫生院)。这三个门牌前的人行道只有7尺多宽。88号原是三间宽旧式木结构的二层楼房,现在已取掉楼板,正改修内部,换成玻璃门窗,仍做商店用。90号又是一个半间宽的小门道,后院却是有不少旧平房的住户大院。92号五间宽的平房内是小集体经营的“五金工具租赁商店”,后院颇深,许多旧平房里,住着居民。94号一间短旧平房,旧商店式木板门面,小铺现已停业。96号是一所旧院子,水磨砖砌的门楼,看来至少是民国初年所修。里面三间宽的天井颇长,两厢和上房都是较高的平房,像是紧北庙房的偏院,现在是住宅。由88号到这里一段人行道约8尺宽。98号临街是三间宽较高的二层楼房,木结构有雕花檐,两边墙头有花砖。大门在中间,进去是三间宽的长形院子,两厢及上房都是较高而坚实的平房,看样子可能是座庙宇,至少为民国初年所建,至今由上到下,没有拆过,后来成了居民住房,现已改修成玻璃门窗,是“光仪钟表修理部”,这里的人行道不足6尺宽。100号是一间仅1/3房宽的门道,后院却大,有许多破旧平房住宅。102号一间木结构矮二层房,现在是“清真生熟牛羊肉铺”。104号又是一个小门道,拐进去是一些住家户的平房后院。其余多半间宽是106号,待业青年开的“利华商店”,出售各种时兴服装、皮鞋等。108号一间破旧二层楼,原是小商店,现在住着居民。110号三间宽街房和后院的西厢以及上房全是木结构两层的楼房,现在已修改为砖砌门面,开的是“立新旅社”。112号是国营北大街唯一的大饭馆,文革前名“实验菜馆”,文革中改名“代代红菜馆”,原来也是较矮的旧式木结构二层三间宽,后来拆去了街房一部分,并拆除了墙板和隔墙,连原来的天井一起改为敞厅做食堂,门外的人行道较宽,内外爽朗,但今年夏天,可能是为了招徕顾主,也仿效个体经营的饭铺,在门前人行道上搭了矮石棉瓦棚,将操作室移出来,门口油烟煤气熏人,也碍观瞻。114号原来三间宽的二层旧房已改修为玻璃门窗,现在是“西安市皮革工业公司供销经理部”和“红星皮件厂展销部”。它旁边三间破平房前檐已弯,破房倾斜,正在翻修中,116号破平房三间,拓人行道时,前檐已拆修过,其中两间是“制镜一厂门市部”(集体的),一间是“糖果烟酒店”(集体的)。从100号起到这里的人行道约1.2丈宽。118号“北大街寄卖商店”,这是将解放路旧二层五间宽的街房拆去了一半,连后边矮二层厢房全打通改造成大厅,陈列着寄卖的电视机、收音机、各种手表、各式服装、自行车、木器等物品,后院的旧平房一部分仍在。120号三间宽街房和其后两边的厢房都是解放前的二层房。70年代初拆去全部楼板和隔壁,并在原天井上搭起高的玻璃亮棚,改造成有敞亮大厅的大商店。后面还有大院平房做存货用。现在这里是“西安市五金交电公司综合商店”。122号只是个小门道,拐进去是一个有若干平房的住户院。从118号到这里一般的人行道约有2.5丈宽,其中靠街房的一半仍是解放后铺的灰色长形砖,已多残破,路街的一半和别处一样,已换上了红色耐火砖。由124号起往北到138号一排旧式木结构矮二层房为辛亥后所建。过去拓宽街道时,前檐都取短过大部分,解放后修理过。其间的商店依次是“国营新华书店经销一店”,小三间门面;小集体经营的一间门面“西安市莲湖区跃进印刷厂门市部”,售各种学生作业本;小集体的“工艺美术服务部”,一间宽木柱已斜,主要售各种塑料的证件皮;小集体的“西华无线电修理部”两间宽;小集体的“青干果杂货店”两间宽。一个半间房宽的小门道入后院有几家住户。一间街房是住户,最后一间房柱已斜是青年商店(专卖外地贩来的各种时装、毛衣、针织品等)。这一段人行道约1.1丈宽。140号和142号都是解放前木结构为主的两层房。前檐都已拆短过,但楼上的走廊仍在,内部修理后颇豁亮。三间是“国营保健医药店”(西药)。只两间是“延风理发店”。144号一间是西华门东口外路南一间很旧的两层房,今年设为回民传统小吃“清真经济小吃麻花油茶铺”。
西华门东口外往北到二府街口的情况:
西华门东口外往北第一个门牌148号是住家户,可能民国初年这里是一家较大的商号,有三间宽木结构的二层楼街房,后院的两边厢房与上房是转角楼。解放后拓宽街道时,拆去了旧铺面街房,只保留了后院的转角楼,现在是住户。150号是两间宽的破平房院(过去已将街房拆除),紧南是一道三间房的土墙,墙后有住户用的旧式木结构两层楼与南邻楼房相接,可能过去也是商号,它紧北面临人行道边最近用石棉瓦搭了一间矮房是待业青年开的“青年商店”,出售各种时兴的尼龙、毛呢、针织之类的服装。152号是解放后修的砖结构三间宽的两层楼,是国营糖果罐头厂为该系统待业青年办的“青年综合商店”。这一小段人行道约3.9丈宽。154号是私人开的修理各种缝纫机的小铺。156号是个通往有些住户的后院。158号是北大街较大而出名的“鼎新春”牛羊肉泡馍馆,和今西大街东段的“同盛祥”泡馍馆一样,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西安牛羊肉泡馍馆的来历:牛羊肉泡馍这种吃法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陕西的羊羹在历史上早有盛誉。宋末元初(元成宗铁木耳大德十一年(1307)以前),随着回民大量移居西安,牛羊肉泡馍也就“落户”于西安市场。到了清末,西安已有“一间楼”“天福楼”等著名牛羊肉泡馍馆十多家。至今牛羊肉泡馍仍誉为西安特有的风味食品。此地人常以此招待外地来客,也请外宾品尝。“鼎新春”这个地方原来也是三间宽木结构的矮二层楼房,70年代初拆去楼板,改造成敞亮的几间宽的平房大厅。以前是午前营业,顾客很拥挤,吃一次泡馍,要费一个小时左右。70年代初逐渐改成整天卖泡馍,夏季还增加别的食品,一年四季顾客盈门。
160号一间宽的两层房是干修理活的小铺。162号一间门面(房样式同上),是今年5月新开的贾家父子铺“清真油茶铺”,这个约15平方米的小铺子,摆了大小5张餐桌,放的井井有条。墙的一角,摆了3盆清水,碗都要涮上两遍,摆抹布另用1盆水。水换的很勤。贾家油茶味道特别,拌着花生、杏仁、黄豆和芝麻,香味爽口,来吃早点的人很多,有泡麻花的,有专喝油茶的,老汉贾文义年67岁。11岁起就在西华门口摆了个方桌,专卖腊牛羊肉。1959年个体工商业大部分合并,从此停止。在落实党的恢复和发展个体工商业户的政策下,就办起了这个小铺。老汉的助手是待业在家的十七八岁的小儿子,名贾春光。现在小贾不光有了工作,安了心,而且业余时间在刻苦学画。164号是个通后院的小门道。166号到174号都是民国年间建的木结构二层铺面房(这类房并不高,只是屋顶下架有楼板,可以睡人和放货。如果拆去楼板,就是较高的平房)。往北依次有“延风钟表修理部”“西安市皮革工业公司供销经理部”(铺面房及后院的平房全是住户)和“北院门卫生院口腔科”。由154号到174号这一段的街房后缩的不多,人行道约1.5丈宽。176号是70年代后期新修的两层漂亮楼房,有“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市分行北大街办事处”“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市分行北大街储蓄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西安市分公司北大街支公司”“办理中国人民银行西安投资信托公司各项业务”等单位,这家门前的人行道约3.4丈宽。由178号到186号这一段全是平房,大部分是小铺,人行道约1.2丈宽,开的商店是“梁记甜食店”,这是北大街最大的甜食店。解放前后这里叫醪糟大王,后取名“新中华甜食店”。去年为了恢复地方名贵食品,又恢复于今名(据说从前醪糟大王姓梁),这里卖各种元宵、油糕(每个1两粮票,1角2分)、油酥饼(每个1两粮票,7分),百合醪糟(1碗1角4分),冬季还卖西安名贵小吃“柿子饼”,今年因雨灾,火晶柿子少,未做这种饼。每逢夏季,主营冷饮、冷食,品种很多。由于各种甜食的质量和卫生标准都很讲究,所以一天到晚总是顾客满座,每天接待顾客六七千人。甜食店北邻依次是“通济理发店”(小集体),服装店已改成水泥门面。一间宽的“莲湖区文体用品厂门市部”(集体),再一间是修配各种锁、保险柜、眼镜等。188号是修过的门面为两层旧房,紧后边是两层砖楼房。由190号起至206号这一段全是矮旧平房,依次是:一间是住户;一个窄门道转入后院颇宽,有若干平房住宅;一间小铺已停业关门;一个窄门道入后院是些住户;“五金交电公司分销门市部”;一个通后院的小门道,多半间宽的房是住户;紧北两个号都是通后边居民院的窄门道。208号是一间杂货、塑料品小铺。210号是北大街唯一的三间门面“西安洗染店”,这是解放前的两层旧式街房,已改成玻璃门窗水泥门面。212号是旧平房半间宽的一个门道,向后拐入是家户院。214号半间旧平房是个体经营弹棉网套铺。216号是目前北大街唯一的“北海浴池”,原是三间宽内外都是两层楼的一大院商店房,1936年经修理和扩建后,开办了浴池。那时候只是一个大池子,设备简陋,由于一般人生活水平低,也没常洗澡的习惯,所以顾客并不拥挤。解放后又经过整修和扩建,增添了浴盆和淋浴,地方和卫生条件仍不如其他大浴池。但经常男女顾客多,须排队等候。由190号到这里人行道约1.5丈宽。218号和220号是60年代初新建的平房,共五间宽,原来是“通济食堂”和旁边的一家小铺,前年(1979)改为国营“素味香”饭馆,这是本市唯一的素菜馆。门前的人行道约4.3丈多宽。220号三间宽较好的平房是“国营北大街肉食门市部”,紧挨二府街东口。
二府街口外北拐角上有一间宽8尺深的平房,向北大街和二府街都有门面,原是西安传统食品“粉汤羊血泡馍”铺,最近将房的后半隔开是二府街门牌1号仍卖羊血。临北大街的前半开的是“青年商店”,卖各种服装和妇女用的零碎东西。二府街口往北第一个门牌224号是一间约1丈多高的矮平房,门面由几页木板组成,早晨提开,夜间又镶上。现在开的是钉鞋铺,门前人行道约7尺宽。在我的记忆中,1920年以前到抗日战争前,由二府街口附近起到北门里这一段,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矮平房,可能是晚清或民国初年建的。当年有些是商店,有些是住户,到解放前后陆续起了较显著的变化。由226号到234号这一排11间门面房原是解放前的木结构两层房,解放后拓宽街道时,前檐后移,这里人行道约1.2丈多宽。往北依次是:“西安市莲湖区利民车辆修理厂二府街口工作部”(小集体),解放后重修过的六间宽“中华食品店”“勤俭服装服务部”(小集体),一间宽的门道(后面是住户大院),“新新牛羊肉小炒馆”(个体经营),实际这里只卖羊肉泡馍。据说由于肉汤好,物美价廉,顾客很多,但只有两间房,一间是炉灶操作,一间容纳客人不多,许多人只好端着碗在门外站着或蹲着吃。236号原街房三间已拆除,一道土垣墙后是平房住宅。238号“保健旅社”是60年代初修改的二层高六间宽一大院房,房间不少,由于距“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西安市中心医院”不远,外地来的病人为了门诊方便,都愿住在这里,所以经常须在门道加床位。这里的人行道为2.6丈多,从旅社北墙外到莲湖路东口止,旧街房从60年代初至去年已先后拆完,建了新楼。从南往北依次是:今年上半年修成了坐北向南三栋六层高的居民楼,楼东侧临北大街又修了一排南北长的二层楼做商店,一楼由南往北依次是:“西京彩色摄影部”“西京理发部”“果品副食店”“国营东风仪表厂营业部”“青年商店”(主要商品是各种各式男女时装)。这些新设商店目前还没有钉上门牌。再北,现在是一条通往西边几座家属楼的窄道。这个走道口正是几十年前私立成德中学、中山中学和西安市第二中学的校门,门楼和刻有“中山中学”的石匾额在今年上半年才拆除完。由这里往西一大片地方是中山中学校址。它的前身是民国初年督军陈树藩办的私立成德中学(我的母校)。1927年下半年改为公立中山中学,1934年上半年改为西安第二中学,直到解放后1955年左右,二中撤销,这块校址为省教育厅所用,其大门也开在这里。60年代初教育厅大门改在莲湖路东口内路南,在原二中的操场一带修了三座市政府所属的机关家属楼(关于成德中学至二中的演变情况将另写)。这个窄道口以北是70年代初期建了坐南向北三座六层高家属楼,同时在这几座楼的东侧,临街修了一排南北长的二层楼,开的“东亚服装店”,门牌是286号,这是西安市最大的服装店之一。该店的老王技师是西安市政协委员。上述的“保健旅社”北墙外到这里一长段人行道约5.2丈宽。288号是60年代初新建的两层高“北大街商场大楼”,为直角三角形,南部分在北大街,北部分在莲湖路东口内路南,中门开在拐角处,南、北二部分各有门。在这一小道的人行道约3.7丈宽。
莲湖路东口外往北,由第一个北大街门牌290号起到321号的木板门矮平房可能是辛亥革命后修的,几经修理,现尚能用。往北是些小铺,依次是:一间屋檐很低的“莲湖区青年路公社(现已改为办事处)纸花工艺社”为几位中年妇女组成的集体单位,专做纸花圈卖。由于工艺精致,生意颇好;两间门面的“自行车零件厂”(集体经营),现在翻修的破房;一间集体经营的是“北关自强电器五金厂业务接洽处”,承接高低压电柜、照明箱、动力箱,各种电器设计、喷漆等业务;一间房的2/3是一户只有二人工作的“钟表修理部”(个体经营);其余1/3另是一个门牌,是到后边住户大院的小门道;一间是“莲湖区红光鞋厂橡胶修制门市部”(小集体经营),修各种车内外胎、加工各种橡胶零件;一间街房屋顶已没有,搭的席棚是回民待业青年开的水饺铺,1两粮票6个,1角5分钱,议价的(高价的)不要粮票,6个1角7分钱,现在北大街和其他各大街共有若干大、小饺子铺,生意都好,赚钱不少。
顺便在这里说说饺子的来历。饺子是由南北朝和唐时的“偃月形馄饨”、宋朝时“燥肉双下角子”演变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1927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朝时的饺子形状和现在的饺子一样。明清时将饺子叫“扁食”,又叫“元宝”。北方人过旧年时家家吃饺子。过去叫“元宝”是取吉利发财的意思。西安人常用饺子招待客人。解放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饺子已成家常便饭。
水饺铺北300号一间是小集体的小铺,修理各种交直流电机、高低压配电柜、各种照明配电箱;一间是住家户;两间是“北大街土杂品一店”;一间小茶铺;一间是住户;一间门道进去是三间宽的平房长院(民主促进会副主席王芾南同志多年居此);这个小门道内中间路北是北大街308号,门朝南,内有若干间低破的平房住户;门道口外一间专卖棉网套(不要棉花票,一个6斤重,价5元5角);一间住户;两间已改成水泥门面,是汉族人开的“益民食堂”,卖羊肉水饺、羊肉泡馍、豆浆油条等;一间卖红苕、熟花生、葵花子兼住家;一间待业青年开的“益民酒馆”,专卖烟、酒、酱肉和小盘下酒菜等;一间宽通往后院的门道;322号一间房是国家物资总局西安储运公司办的“青年五金百货商店”,出售录音带、服装、沙发弹簧等;两间(可能拆后只留下这两间两层木结构旧房的屋檐完整地伸出许多在人行道上)还保持有残破的雕花门楣,可能是辛亥前的房子。326号是“北大街新华书店”,三间宽门面,为解放前建的木结构二层楼房,楼上有矮栏杆的走廊,楼下台阶宽,两端花砖墙头高耸,解放后经过修理油漆,至今仍很整齐。与此楼房相连的是328号一间带飞檐的二层楼房,在青年路东口路南拐角上,这里在1926年前就是中药铺,解放后公私合营,又改为国营。直到60年代后期停止,现在是小集体的“西安市莲湖区红光汽车篷套、沙发、坐垫工作部”“西安市莲湖区综合服务厂”。青年路口两边今年入冬后,有两家回民个体经营油炸“柿子面糊团”(俗名糊*(左为米,右为荅)),不收粮票,1角钱1个,这是西安的传统小吃。所以一家为了竞争摊房,挂了一块贴红纸的牌子,上面写着“古城风味,名贵食品”。这种糊团本来是用临潼火晶柿子做的,现在真正的火晶柿子上市的少,只好用普通的软柿子。做法是将柿子皮剥净,搅在稀面糊内,用小碟子那样大的沿浅底稍凸起的角杓舀起放在油锅内,将杓取出,很快就炸熟了,皮脆内软香甜。有时这里也有回民卖西安特别做法的“粉蒸羊肉夹两张皮”馍。由莲湖路东口到青年路东口这一段的人行道大约有1.6丈宽。
青年路东口外往北第一个门牌330号两间宽的平房是“青年路蔬菜门市部”;332、334两号共三间宽,是民国初年所修,今已破旧的两层房,一户是修自行车兼住家,另一间是门道深入后院,有许多住户。336、338两号各为一间破房,住着回民。340号是70年代初新建的五间宽两层楼房,现在是“安远饭馆”(以北门“安远门”命名),门口挂着“名贵小吃”的牌子。食品中有洛阳油旋、生炒面、油酥饼(西安的做法)、小笼包子、腊牛肉(每斤1元8角,是西安特产)等,还卖各种酒、酱菜、新添蟹黄包子等。342、344两号共三间宽,分为两个门道,各通到后边有若干住户的平房大院。由青年路口到这里一段的人行道约7尺宽。346号是解放后大翻修过的三间宽两层楼房,为“青年路东口邮电所”。348号一间门面是待业青年开的炸油条铺,门口还挂着“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西安市饮食北大街治安联防办公室”的牌子。350号“五四甜食店”(因北隔壁是“五四剧院”而命名),是60年代初改建的三间门面房。这是北大街第二个大甜食店。食品有:各种元宵,1两粮票3个,9分钱;议价(即高价)元宵不要粮票,3个1角2分;油糕两个1两粮票,I角2分钱;油条1个1两粮票,8分5;豆沙包1个2两粮票,6分;水煎包3个1两粮票,1角4分;鸡蛋醪糟1碗,1角9分;甜蒸饭1碗2两粮票,1角8分;醪糟胚牌价每斤2角4分(这是有产妇证明的卖价),但实际是4角6分1斤;甜醪糟过去是1碗5分,现涨为1碗1角。这个地方解放前是铺板门面的牛羊肉煮馍馆(铺子的字号已记不清)。352号是50年初建的“五四剧院”,剧场前厅的外形是四层,场外临街是一排展出剧照的画廊,其间南北两廊边各有铁栅门,南边还有一小门入口处,再南利用剧院靠人行道的一点空地,搭了一间多宽的简易房,为待业青年开了“振华五四服务部”,剧院前的人行道约2.2丈宽(比现在北大街新修的楼前的人行道窄1丈多)。剧院北的354、356、358号共是两间半破旧平房,三户人家。这一小段的街房拆过,所以人行道约2丈宽。360号是改修过的三间门面平房,南北两间是“北大街菜场”,北边一间是“曹家巷肉食门市部”,临曹家巷东口,这里的人行道更宽,约4丈。
曹家巷东口外往北第一个门牌是362号,从这里到368号都是破旧平房。依次是:一间修车铺,一间住户,一间门道,后面是许多住户的大院,一间修理破铁壶、破脸盆。由370到380号这一段已拆过旧街房,约3丈多深,人行道约4丈宽、其间用房情况是:“北大街土产杂品二店”两间;“北大街石灰麻刀店”两间,其中留有一小门道通往住有若干住户的后院。“大众照相馆”两间,“朝阳理发店”两间平房较高,两间住户。382号是个几乎不容易发现的朝南的小门,开在北边商店后院的墙上,拐进去却是些住户大院。384号“北大街杂品店”,是四间平房,原街房没拆。这里人行道只6尺多宽。386号“新华食品店”,是木结构两层三间宽进身较深的街房,两边原砖墙的墙头突出保持着旧样式,解放后修理时只改为大玻璃门窗,至今仍是北门里路西最好的商店房。由388到398都是几十年前木结构二层旧房,矮楼上每间有面街的小四方木格窗,这段的人行道约5尺左右。其间分住的情况是:半间宽铺面房做门道,通往后边住户院;一间为“机电设备安装队”,现在是回民开的“伊华牛羊肉门市部”;一间待业青年酒店;一个小门道进去是有许多平房的后院,一间小铺已停业;一间回民待业青年开的“新新小吃部”,招牌上写着:“名贵小吃芝麻杏仁花生米五香油茶”,招待顾客热情,生意兴旺。400号是五间平房,其中两间是“糖坊街蔬菜门市部”,一间半是待业青年开的烟酒服装店,前往买烟酒的青年不少。402号是一间破房,距糖坊街东口南沿,卖油条兼住家。
糖坊街东口外往北第一个门牌是404号,这是一间破铺面房做门道通往有些住户的后院。由门道到428号一段全是旧平房,有的屋檐已拆过,但大多数房前的人行道很窄,仅约六七尺宽。这段平房使用情况是:“青年稠酒店”,招牌书法漂亮,是今年上半年待业青年开的一间门面商店,店内虽小,但颇整洁。除供应“陕西特产黄桂稠酒”外,还有啤酒、果子酒、花生米、松花变蛋、酱油等。早晨卖油条(1个1两粮票9分钱)、豆浆(1碗3分)、麻花(1个1两粮票9分),下午卖素面(每碗2两粮票1角2分)。近来因糯米缺,稠洒少,主要卖上述其他酒和食品。据说这家店的稠酒是位王大娘制作的,东大街西安饭庄也能制作。“稠酒”是西安特产,酒味浓郁,口齿留芳。含酒成分很少,不易醉人。这种酒是糯米加粬经过酿制、过滤、再兑入糖和桂花制成,色稍白。酿制期约7天,夏季稍短,每日制作,熟成出售(若放时间长即变酸),周而复始,每日清晨售卖。唐代大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大概就是这种酒。稠酒店以前408号到412号三间低平房各是一间小铺,现停业住着家户。414号三间是“北门口文具百货店”。原来这里三间宽木板门面街房包括后边厦房,大致就是旧社会每年的基督教协同会设教所的地址,三间街房没有隔墙,摆着长板凳,每晚有教徒在这里讲道,有些基督徒也在这里做礼拜。后厦房住家属,解放后该教所取消。416、418两号各是一个窄门道,都通入后边住户大院。420号是“西安市莲湖区利民车辆修理厂糖坊街口工作部”,有两间半房宽。422号是一间修理铅、铁器类的小铺。424的一间是小杂货铺,一间是待业青年办的“益民食堂”小吃铺,专卖羊肉水饺,工作人员中有位50岁左右的男师傅专照料煮饺子的火候和调汤,顾客说饺子肉多汤香,生意好。426、428两号各是两间街房,住家。430号是一个小破门,墙紧后是解放前用砖修的二层高的门楼,里面有若干间房,现在是住户。432、434两号都是解放前修的木结构二层房,一是“北大街瓷器店”,另一是“汽车篷套坐垫厂”(集体的)。这一小段人行道只约5尺宽。436到442号都是旧低平房。有的屋檐离地面约1丈,人行道约9尺宽。这些房屋使用情况依次是:两个号是住家户;“北门口食堂”两间宽(早点供应油条1个1两粮票9分,豆浆1碗3分),下午供应羊肉水饺,6个1两粮票1角6分,肉臊子面1碗2两粮票1角8分,素臊子面2两1角;杂货铺两间宽。平房紧北的444号是60年代建的一幢17间宽四尽高的大楼,为“建筑材料工业部地质公司陕西地质勘探大队”“建筑材料工业部西北地质公司”,大门开在离人行道约六七丈远的地方。大楼前方临街446、448两号都是低乱的平房住户院。这里是北大街正街的北口,由此斜转向西北到解放后新开的北城门西边三门洞,这一段是北城门内的盘道。道西所有旧房已拆除。这一长块是空地,人行道很宽,今年秋季,小集体集资在一部分空地上搭起高大的席棚,出售凤翔芦苇秆、芦苇扫把等土产,尚无门牌。北大街路西最后一个门牌是450号,大门朝东,是70年代初修的坐北向南两幢四层家属楼,靠北顺城街西段的东口。
北大街路东的史迹及商业状况
清代,钟楼的东门洞是满城的西门,从钟楼东北角往北是满城的西墙(今北大街路东),往东是满城的东墙(今东大街路北)。现在钟楼东北方邮电大楼的北墙外,有一能通行汽车的大门道,大致就是清满城内西南部的一条名“巴巴巷”的半截巷地方。此巷往东通到一个南北长的空地(今新安商场地区)。此巷以南到今东门洞为东大街新华书店,这块地方叫“镶兰堆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暴发,统治267年的满清王朝被推翻了,拆去满城的南墙和西墙,修了东大街。离钟楼不远的“巴巴巷”和“堆栈”早已消失。挨着钟楼北门洞外的东边,直往北到今西一路(即过去的武庙街)西口外以北修了些以木结构为主的两层街房,形成了两边有商店的正规大街模样。以后又陆续在北大街路东零碎地修了商店房。解放前由于城市人口和车辆的增加,拆去了钟楼周围的商店房,开辟了盘道。解放后拓宽了盘道,修建六层楼的“人民邮电大楼”时,又将东大街南头的街房拆去一些。邮电大楼的门牌不在北大街范围内。
大约在1933年,在南院门以东马坊门街路北民光电影院紧隔壁开了一家“西北教育用品社”,这是当时一些教育界人士集股金筹办的,设有董事会。首任董事长是教育界知名人士梁午峰(解放后任省图书馆馆长,已故),一年多后另在北大街路东的南头离钟楼不远处(即今邮电大楼北部盘道的人行道上)修了三间两层楼的街房,后面是车库。该社迁来新址营业。不久由教育界知名人士杨明轩介绍,在这里卖开明书店的书籍(主要是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课本),上海总店派专门人来住在西北教育用品社专料理出售该店书籍的事。由于用品社的股东多是教育界人士,所以当时各校多来该社买开明书店出的课本。这里虽没挂牌子,但日久人们习惯于将西北教育用品社这个地方叫“开明书店”。用品社的经理是教育界的董千臣、王藩臣、张俊卿等人。当时教育界的一些人经常在空闲时来这里闲转谈天。抗战后期,教育用品社为了多做生意,增加出售供应各校做试验用的化学试剂。解放初,政府派人到该社去帮经营,1952年三反、五反后,西北用品社改为国营药品商店,扩宽钟楼盘道和街道时,房屋拆除,店取消。
钟楼旁“人民邮电大楼”北墙外,通行汽车的大门边挂着“西安市邮局”的牌子,这里是北大街门牌1号。解放前这里没有门道。里面是东大街旧邮局的后院,有少数存邮件房及住宿房外,多是空地。解放后至今已陆续修了一些高大的平房和一幢四层楼做总邮局和市邮局办公、存件和职工宿舍之用。
北大街路东的门牌是单数。从1号至北大街北头北门内止共是171号。解放前在今北大街一号(市邮局)门前的人行道上有一家“经世书店”(它的南邻是“西北教育用品社”),经理是王化成,房屋也是在拓宽街道时拆去的,书店取消。这个书店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由教育界一些进步人士集股金筹办的。1945年3月15日在这里出版了《经世》(月刊)第l期,这是一种综合性学术月刊,发行人是李瘦枝(当时是教育界知名人士,现在是省政协副主席),组织事务工作由王化成负责,主编是武伯纶(今省民盟负责人之一,省博物馆馆长)。李武二人当时都是教育界进步人士。执笔人有郑伯奇(西安人,名作家,已故)、李敷仁(咸阳人,地下党员,已故)、曹冰泉(安徽人,师大教授,已故)、程西铮(西安人,民主人士)等。铅印16开本,每期发行约2000份,经费自给。出版不久,国民党特务叶新甫出面干涉,追究这个刊物的政治目的是什么,为进一步迫害找借口。由于该刊的思想进步,激怒了反动派伪西北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指示勒令停刊。《经世》只出了3期共2册。经世书店大约在解放初停业。在《经世》之前有《高原》月刊创刊于1944年10月,社址在经世书店或是在北大街今通济坊小学院内,地点不清楚。主编是郑伯奇,撰稿人有郭沫若、臧克家、姚雪垠等文学家。第二年出版了《郑伯奇创作三十年纪念特辑》,载有郭沫若的《争取今天》、臧克家的《郑伯奇先生》、孙艺秩的《苦斗》、郑本人写的《沙上足迹》。《高原》只出了3期,终因经费困难停刊。北大街门牌3号是个小门道,进去低坑内有解放前建的一座两层楼房,已破旧潮湿而黑暗,住着家户。6号“钟楼粮店”是近年内新修的院子,有一座二层楼,大门朝南,在邮电大楼边很宽阔的人行道上。在粮店前面临街有两层的几间旧房及其后院,解放前是“渤海浴池”,解放后一度为市文联办公处和它的干部宿舍,60年代初重修为二层楼做商场用,现在这是7号和9号。11、13两号仍是旧式两层房。大致在这里,解放以前国民党开过“正中书局”,现在都是住户。由7号到这里的人行道约2.7丈宽。由15号到25号这一段是民国年间建的木结构两层房,每个门牌是一间房的小铺,其中9号一间是新开的待业青年商店,以售男女时装为主。27号“大兴旅社”是已改造为砖砌门面的三间宽两层楼,后院两厢和上房有若干房间。解放前这里的街房可能就是“开明书店西安分店”所在。由上述11号到这里一段的人行道约1丈宽。29号至37号一排是解放后改修过的两层房,门前人行道约2.4丈宽。其间最大的商店是“西安市油脂批发部”,还有几家小铺,其中31号一间门面是为待业青年开的“春雷商店”,主要出售成年人和孩子用的各时尼龙服装。39号在西一路西口外南边,是回民开的多年的一间门面饭馆,文化大革命中改名“老饭馆”,早点有甑糕、油条、豆浆,午餐有羊肉饼(这是西安回民特有的作法),1个1两粮票,2角钱,羊肉臊子饸饹(地方风味),1两不要粮票,2角2分,还有水煎饺子,夏天卖凉皮、凉面之类。此外路口搭有帐篷卖羊肉泡馍、羊肉水饺、腊羊肉等。
西一路西口外往北第1个门牌是41号,到51号一段都是不整齐的低平房,一间一个小铺。有卖生羊肉和其他商品的。53号“西安市莲湖区北大街税务所”,是解放后改修的砖木结构三间两层高街房。55号小门开在税务所北墙上,小门进去是住户院。从税务所北墙外起往北到61号南墙上是“人民剧院”的范围,人行道宽的像一段小广场。北头是57号一间小房管理自行车的住户。59号是人民剧院售票处。
今“人民剧院”及其以东、以北的一些地方,辛亥革命毁满城后是一片空地。1921年冯玉祥任陕西督军时,长安县长薛笃弼(冯的部下)在这里开辟了运动场,后来也叫“公共体育场”,没有什么设备,场地北部和东部空地上植了很多树叫“苗圃”。在运动场(今人民剧院)曾发生的事迹略述于下:
(1)1926年冬冯玉祥的军队解西安城围后,为纪念守城军民所遭的灾难,在场的东北部建了一座“油渣亭”(围城期间我全家也和别家一样,吃过很多油渣)。
(2)东北“九一八”事变和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在我党的领导下,西安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抗日救国运动风起云涌,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向前发展。国民党考试院院长戴季陶来西安竭力宣扬不抵抗主义,并用“开发西北”的甜言蜜语欺骗人民,借此镇压高涨的革命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4月26日戴在西安东城民乐园礼堂,召集各校学生举行所谓“扩大总理纪念周”(那时候每星期各校要举行一次纪念孙中山的“总理纪念周”)上,大放反动谬论后,怕学生揍他,藏在宪兵、警察保护下,不敢露面。学生愤怒至极,用砖头砸毁并烧了戴的汽车,当场学生3人被捕。四·二六事件发生后,西安学生抗日救国总会除要求国民党当局立即释放被捕学生,严惩欧打学生的凶手外,坚决要求驱逐戴季陶滚出陕西。自即日起全市学校一律罢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还决定27日起全市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在北大街公共体育场(今人民剧院地址)举行集会,要求驱逐戴季陶。4月28日以后,学生每天要经过与反动军警激烈搏斗,冲出校门,去体育场集会。天天都有不少学生被打伤。先后被捕学生四五十人,斗争一直坚持到5月中旬以后。
(3)西安事变后,学生们常上街宣传。北大街运动场在市中心,是一个经常演活报剧、小歌剧(如“放下你的鞭子”)、讲演的宣传阵地。
(4)在抗日战争后期,1942年6月30日下午,中华全国体育协会陕西省分会(即西安体协)在北大街体育场举办了一次国际性垒球赛。主队是以中华全国体协会总干事董守义教授为领队的西安队,队员是当时大专院校教授、讲师、中学教师或体育爱好者。客队是韩国(今南朝鲜)青年队。比赛很激烈、精彩,鼓掌叫好不绝。当时这里设南看台。比赛时,观众十分踊跃,人群层层围观,场地秩序颇难维持,经多次劝说大力维持秩序,比赛才告结束。经过这次比赛,促进了西安青少年对垒球的爱好,有些中等学校成立了垒球队,并进行比赛,因而垒球运动盛极一时。但在政府不重视体育运动情况下,民办体协纯系尽义务,西安体协也终于在3年后夭折,西安的垒球运动也就结束了。
1953年开始在北大街运动场这块地方开始修建西安“人民剧院”,于1954年8月15日正式落成开业,至今除人民大厦礼堂,这算是本市比较漂亮的一个剧院。人民剧院的建筑样式有浓厚的民族色彩,门厅五间宽两层高,前厅的门面三间矗立四个大红漆柱,门顶上镶着“人民剧院”四个金字横额,门两边水泥墙外是工农塑像,门的两边墙壁及门楣全被常青的爬山虎遮掩,格外雅致。进入前门厅,有宽敞的过厅,剧院南侧350平方米的休息厅,设有小卖部。前年在休息厅的南侧又修了一幢四层高新大楼。舞台很大,后台有化妆、服装、道具等房间。舞台前的乐池可容纳七八十人伴奏。座椅可两用,冬天为皮面鞍座,夏季为藤面凉席。舞台和场内都有冷暖气设备。视线、音响较好,最适宜演出歌剧、音乐、舞蹈、话剧。该院主要是陕西省歌舞团、歌舞剧团、乐团的演出,也有外省及本省的外县、西安市各剧种和杂剧团等艺术团体在这里演出。现在西安是旅游重点城市之一,经常有很多外宾在这里观看演出。剧院门厅前是个南北长的院子,临行人道边有一长排展出剧照的画廊,两边各有一铁栅门。画廊紧北现在修了一间多宽的简易平房,该单位为待业青年开了“西安友谊商店人民剧院供应部”,出售收音机、电视机、录音机、化妆品,各种毛巾及烟酒罐头茶叶等。
从人民剧院北边61号至65号几间旧二层房,一间是待业青年办的“建材门市部”,其余是一铺一住户。这里往北到西新街口,人行道约1丈多宽。67号“大明钟表修理部”是一间平房。69号是一间小门道,深入后院有两排矮破的平房是住户。71号是一间小房住户。73号“盲人按摩门诊部”,到77号又是6间木结构两层旧楼房,其间有待业青年新开的“佳美儿童服装店”,修理自行车的小铺和住户。
楼房北墙前是一条东西向很短的“群众巷”(此巷不通),进巷口南只有矮房几间是住户,中间是一小入口处,进去是一块低洼地(在人民剧院北侧),据当地居民说,这里在解放前是大垃圾坑,只住了几家拾破烂的穷人,解放后没处住的人逐渐在这里盖起简陋的房子。现在住在这个大杂院内的有30多户,高低不齐,窄而破的小房横三竖四,密密地挤在一起,没有较直的道路。有的走道仅能推一辆自行车通过。当我去查看时,一位女住户生气地说:“你看,这是‘贫民窟’,挤得喘不过气来,雨天墙倒屋塌,有谁管呀!”此巷路北是旧电信局后院的侧墙,没有住户,巷的东头到电话电报大楼止。60年代初修建的这座大楼五层高,西边面向北大街,北边在西新街西段的路南,西北角是安装着大钟的七层高钟楼,钟声全城可闻。大钟西部分前面临北大街有一座砖结构为主的两层楼房,是抗日战争以前建的邮电局,一直延用到解放后,现在尚完整,为其他单位使用。最近在旧楼垣墙前临西新街口搭简易房四间,待业青年开的商店,有男女店员,卖各式服装、烟酒、水果、化妆品等。
从西新街西口北往北第一个门牌87号起到89号,是六间旧式二层房,其间依次是:个体经营的“乐器修理部”“待业青年商店”“新华旅社”,再一处待业青年商店。91号是60年代初改修的六间宽二层楼,解放前这里是“荃馨斋”酱货铺,现在是北大街路东最大的“北大街食品店”。93号是70年代改修过的二层楼八间宽,为“西安市妇幼保健所”和“西安市新城区中医医院门诊部”两个单位使用。95号“北大街第二中药店”是三间二层楼,民国年间这里就是大型中药店,名“北万全堂”,药店紧北一间小房是待业青年开的“延青综合商店”和其他知青一样,也出售各种时髦服装、烟酒、针织品等。97号一间房是小集体办的“北院门公社(即今办事处)延风五金厂”,同时这里也有个体经营的水饺铺。99号五间宽旧平房是集体办的“莲湖区北院门公社橡胶制品厂”。101号是“北大街幼儿园”。由中药店北墙前往北,沿人行道到幼儿园,往后深入到新民街,往南到西新街今30中学这一大片地方,解放前为基督徒中华圣公会所有,橡胶厂后边的礼拜堂仍完整存在,文化大革命时被居委会占用,现在幼儿园观摩教学还可以借用(关于圣公会办学校的情况,另写文附后)。北大街幼儿园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限于地方目前只有3个班共120名儿童,大班45人,中班40人,小班35人,都是全日托,床有些短,大点的孩子睡有困难,但没钱无法做新的。这个幼儿园在大街上,地点适中,交通方便,要求入托的儿童颇多,但无法发展。不仅园址小,东、南两边都是橡胶厂的范围,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几经交涉,该厂迄今未迁。在该园墙前人行道边新搭了三间简易平房为待业女青年开的商店,卖烟、化妆品、文具及棉网套等,生意不旺盛。 103号是个小门道,进去是南、北两排矮平房,住了许多户。105号一间房是“临时托儿所”。107号“陕西冶金公司经销部”三间宽,看样式是解放前较讲究的二层楼房,解放后改为水泥、玻璃窗门的门面。109号三间楼房和后院长排平房全是住家户。辛亥后到20年代末期,由这里往北门全部是空地,其中大部分种着庄稼。大致从西华门什字到通济坊附近一带的空地上有黎明前摆摊做生意的“鬼市”。从30年代初,这地段开始改变面貌,逐步修了房屋。现在111号是北大街最大的“副食商场”,售各种酱货和各种蔬菜,这里是解放后建的一所宽而深的大棚。棚紧北边新搭一小间房是待业青年开的烟酒店。113号是解放后建的平房大院,为“陕西省西安市百货公司”。115号是去年拆去旧房后新建的九间平房,六间是“声光无线电器材商店”,出售各种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和零件。另三间是“无线电器材修理部”。该房紧北是车站通西安后修的“通济坊大楼”,从这里起往北就不一一写门牌号数了。这是以砖为主的结构,三层高(约相当现在一般四层楼)、15间宽,解放前是西安最高的大楼。这里曾有过革命史迹: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在延安出版的机关刊物《解放周刊》在这楼内设立了分销处,新华分社也设在这里。但国民党反动派对此非常敌视,经常派特务监视读者,捣乱分销处。教育厅长周伯敏曾下令禁止阅读,并于1937年10月间封闭了分销处,没收刊物7000多份,逮捕了一个工作人员。经八路军办事处强烈抗议后,把人放了,准分销处恢复营业,但没有几天又查封了,并捕去两个人。此后《解放周刊》虽不能公开发行,但暗地传阅从未间断。此前这里也有过丑迹。解放前在大楼内开过“百乐饭店”,是军政官员和富商们饮酒作乐的地方。解放后经过修理,现仍坚固完整。一楼的大部分为西安市百货公司用,中间的一间是待业青年办的“通济坊青年服务店”,南部三间是“西安市百货公司小百货批发部营业部”。从这座大楼以北到今光辉巷东口这一段的地势较低,街道高,人行道旁边没有修房。抗战胜利前夕,在楼北的低地上距人行道不远处,修了两座方形的平房(至今站在人行道可以看到房顶)和其他一些平房,是国民党“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的地址,紧北修了几排平房(站在人行道上看不见房顶)是“北大街小学”校址,校门开在人行道边的墙中间(遗迹至今仍在),校内须下些台阶。解放后将原来新生活运动会的房屋划归小学用。60年代初,小学迁到今光辉巷西口内路南,改名“通济坊小学”。今年秋在这段人行道上搭了12间牛毛毡棚,一少部分是待业青年开的商店,其余部分是卖青果、干果、食品的小铺。紧北边的平房北墙临光辉巷的西口。从1936年到解放后,这里原是一座小二层楼房,年久破烂,在60年代初改为平房,作为通济小学的传达室。后墙面临大街。今年秋该校将后墙开辟成商店门面,在传达室的后半截,为待业青年开了一家“新通青年综合商店”。由通济坊到这里一段人行道约两丈六七尺宽。
光辉巷西口前北边1979年挨人行道旁修建一幢南北长的六层大楼,解放后在离人行道有段距离的东边低地上修了广播电视大楼,挂着“陕西省广播事业局”“陕西省人民广播电台”“西安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人民广播电台陕西记者站”等单位的牌子。在大楼的一层设有“陕西省广播事业局物资门市部”。这里的人行道约4.8丈多宽。电台大楼以北,沿人行道旁临时搭了些破棚门面。从121号到129号,有的是小吃部,有的是个小门道通往有住户的后院。再北是一所有许多不规则的平房大院。这是50年代末期区办的“汽车配件三厂”,至今仍是些旧房,面貌未变。由这里往北到西五路西口,一长段人行道东边的低地是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家属宿舍范围,正门在西五路西口内路南,今年秋靠这段人行道旁的墙边搭了一排四间简易街房,待业青年开了一家规模较大的“青年百货商店”,出售电视机、录音机、缎被面、各种毛呢和人造纤维料子的男女新式服装(包括新到的“美国麦尔登呢”女大衣、美尔登呢料(每米39元5角)、针织服装、各种单棉皮鞋、香烟等)。来这里参观和买服装和烟的人不少。这里往北到西五路口还摆有一些摊。
西五路西口北边拐角处有座砖建的小二层房,它南边的一排平房在西五路西口内路北,北边一排平房在北大街路东,这些房屋在解放前是《西京平报》的地址。解放后包括这些房屋在内,北到后宰门西口,南到西五路,西头路北的“西安市中心医院”西边,都是“陕西省人民出版社”和“陕西省出版事业管理局”的范围,50年代在这块地方,修了一幢四层高的办公楼,几年前又修了三幢五层高的宿舍楼,目前该局在临人行道边修了建一幢南北长的八层高大楼。由西五路西口到后宰门西口前这一段的人行道约4丈多宽。
后宰门西口外往北有一排大约在抗日战争后期修的24间砖木结构的两层楼,现在都是商店,从南往北依次有:“北新百货店”“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市分行北大街储蓄所”“北大街饺子馆”,待业青年办的“秦光皮鞋门市部”等。在这排楼房中间大约是今145号地方,1938年下半年前后,李敷仁同志主编的“老百姓报”时在此住过。此楼北边是解放后拆去破房留下的短半截巷,巷内两边只有两个门牌(北大街147、149号),都是几间破房,巷东尽头处是公厕。短巷口外往北151号是破旧平房住家户。再北的一些旧平房有待业青年开的“青年路车镜厂门市部”,有几家住户。到了159号则是60年代修的三间宽街房,是规模较大的“北大街土产店”。北隔壁的两个门牌内都是破房住户大院。165号的两间中,一间是待业青年开的“西安市莲湖区华青工艺美术门市部”,另一间是“西安北大街度量衡门市部”。往北临街是解放后修的砖结构二层楼房,南北长10间,是和平电影院的宿舍和售票处,去年将售票处移到西七路西口拐角处,为待业青年开了“和平百货副食门市部”。和平电影院是北大街169号,它占的地方直到西七路西口路南一段。
西七路西口前往北到北门的盘道这一段内有几座楼房是北大街路东最后一个门牌171号。这里在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修建了一幢水泥和砖木结构很坚实的三层高九大间宽民族形式的大楼,红漆大柱,花格门窗,高屋脊和飞檐,颇华丽壮观。但内部光线不好,人们讽刺地称为“人民大庙”,过去是“西北建筑设计院”。西北大区撤后,这里是“陕西省建筑工程局”“陕西省建筑学会”“陕西省土木工程学会”等单位。近多年来,又在这座大院内陆续修了六层、五层、四层几幢楼房,做办公和宿舍,现在这一建筑群的范围,北到北顺城街东段的西口内路南一段,南边占西七路西口内路北一段。
三、北大街东西两旁相连的街巷变化状况
北大街以西由北门里街南到钟楼各街巷的情况
1.“北顺城街”西段
明朝移玄武门而改名安远门(清及现代未改),即今的北门,它的位置当在唐太极宫内北半部偏东处,直对宫城南的长乐门。现在紧靠北城墙的一条东西路名“北顺城街”,分东、西两段。
西段的东口在东北城门楼盘道的西边。西口在西城西北三路,文化大革命时将这条路改名“前卫路”(清代到解放前,由老关庙什字往北有一条路到今青年路西口名“老关庙”,即前卫路,也就是西北三路的南段),1981年12月13日西安晚报上宣布恢复原“西北三路”的名字。西北三路的北端于70年代初在北城墙上开辟了一大豁口叫“小北门”,并修了一条通往北郊和西北郊的大马路。这条顺城街在解放前是一条高低不平的窄土路,到处是垃圾堆,很肮脏,行人很少,只有在垃圾堆中找破烂的穷人常去。解放后清理了多年堆积如山的垃圾,拓宽并平整了道路,铺了沥青路面,能通行大卡车,在路两旁大部分地段植了中国槐,现在高大成荫。这条路虽叫街,但既没商店,住户又不多,实际上只是一条普通的巷道。
“北顺城街西段”的路北紧靠北城墙,由北门东口往西的情况是:城墙上有若干抗日时期人民为逃避敌机轰炸挖下的防空洞,东部的有些已经坍塌,有少数尚较完整,现在还在住人。在这“西段”的东部,紧挨城墙新修有一排简易平房。城墙中段一带的防空洞都已破坏,城墙边也没有住户。在西口内的城墙根,几年前修的一排十几间简易平房现已无人住,原住户均迁入了新住宅楼。
路南,从东口内往西的情况依次是:四层的一排两幢住宅楼。几家简陋平房,再西是一块大面积低坑地,在这里除有“汽车修配厂”的一个车间外,密集的平房内住着居民。低坑南边的坎上面是糖坊街西安市第二医院的后院,有近年来新修的七层高漂亮的大楼病房。大坑西边沿是“明新巷”(它的南口在糖坊街西头)的北头东边,在北头的一段是解放后修路时才垫起来的。明新巷的北口以西仍是一块低洼地,这里是密集的杂乱的平房,住着不少人家。这片洼地以西的地面与顺城街的路面一样高,有一家民办工厂和一些平房住宅。再西是高阳里的北口,“高阳里”是一条南北巷,南口在“八一街”(原名药王洞),往北口内的路西有东西向的前后两条小巷得名“平安里”。由顺城街东口起,顺路南往西数到高阳里的北口止,住户的门牌总共有18号(坑内的门牌号数在前),这一段沥青路面平整而清洁,两边槐树整齐,早晚在此散步,颇觉清爽神怡。
从高阳里北口前往西,正式住户门牌只有4个号(到22号),其间有少许矮平房,还有“平安里”(在高阳里范围内)住户的后墙,这一段路的沥青路面已遭破坏,凹凸不平,晴天尘土大,雨天泥泞深,路旁的树也少。更西到顺城街的西口,这一小段是一个民办工厂的后院墙和前卫街北头住的居民院后墙。西口段就是“小北门”。
2.糖坊街
(1)糖坊街的面貌
在《清代西安府图》上就有这个街名,至于在明代有没有这个街道,以及这里是什么情况,目前尚未见有关的材料。相传清代在这里有熬麦芽糖的糖房,所以取名“糖房街”(后人也写为糖坊街),直到解放后未变更,文化大革命时,把雷神庙门西边的“药王洞”(这条路西口在今前卫路北段和庙东的糖坊街这一条颇长东西交通线改名“八一街”,将原糖坊街叫“八一街东段”)。1975年糖坊街仍恢复了旧名。1981年12月13日西安晚报上又宣布的一批道路街巷换名中说:“八一街恢复‘药王洞’旧名。”
糖坊街的东口在北大街北头,西口在今“立新街”(清至文化革命前名雷神庙街),北端“八一街小学”(原名雷神庙小学)门前。在辛亥前后,东口尚有一座能通行车辆行人的门楼,例如东关南街大新巷西口的门楼到50年代尚在,门楼有两层,楼上住夜间打更管大门的人,由南北两边能上楼去。1926年西安城围解后,放宽街道时,破烂的门楼被拆掉。西安本来也有门楼,但在围城前已很破烂,只剩下后门的门框。围城以前糖坊街的车道大约3米宽,只能并行两辆马车,彼此不影响。过去规定“街”的“巷”的宽度不同,“巷”的道路只能有进一辆大马车宽,而半截巷就更窄,只能进一辆轿车。当时街两旁是土人行道,围城后将人行道缩窄,街道放宽,但两旁的街房没有变动。现在糖坊街的街道约有6米宽,铺了沥青路面,能并行两辆大卡车,较宽的人行道上已植了槐树,长大成荫。
糖坊街的路北由西往东:西口内是几家矮平房住户,紧东是“明新巷”的南口,这条小巷大致在抗日战争时期才有,它直通北顺城街西段,解放前至今巷名未变。巷东有一院住宅,再东是民办的“光明粉厂”。这是1964年前后,几位家庭妇女白手起家创办的。开始只能干点简单的加工活,经过辛勤经营,请人指导,发展很快,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已能制造“元明粉”,曾一度在人民日报上表扬过。上边说的住宅院及元明粉厂的房子都是原天主堂的地方。该厂后边还有当年华丽的礼拜堂。厂北紧东是天主堂正门的大片平房和一座三层大楼。解放后在这里成立了“西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仍用原教堂的正门做大门,60年代初在东边另修了医院的大门和一幢三层的门诊部及办公大楼。去年在该院后又修起了七层的病房大楼。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东(即糖坊街中间)有一条“俭家巷”,清代至今名字未变。原来这里只能通行一辆东洋车(人力车),现在仍是窄巷,不能通行卡车。以东原来有条半截巷名“枣刺巷”,言其窄小如枣刺,多年都只是几户人家,不能通行大小车,现在此巷已不存在,大片地方被基建征用。
糖坊街的路南由西往东:由西口起有五六家住房,紧东的一个三大间宽的院子里面房不少。这是解放前天主堂的“育婴堂”,在街房的背墙上开一有小木板的长方窗口,后面是一木箱,穷人养活不起的婴儿或私生子,就抱来推开木箱,放入其中,还有穷人养活不起的大一点的孩子,放在育婴堂大门前,该堂的人就领进去。听说在该堂养的大小孩子死的很多。再往东临街全是些平房住户,在平房背后由西往东到糖坊街东段一带,从70年代初至今,市民政局、市第二医院、市日用五金公司、啤酒厂等单位,先后修建了几幢较长的五层高家属楼。从街的中段到东口这段街房,除有一家“废旧物资收购店”和一家“糖坊街粮店”外,其余全是住户。
糖坊街西口前,清代有座雷神庙(有一座三间宽的大殿现在仍完整,是小学的办公室)。紧东还有一座关帝庙,辛亥革命后将这两座庙宇圈在一起,办了第一高等小学。1926年10月西安城围解后,1927年改名为“西安第六小学”。大约在1937年前后改名“雷神庙街小学”(以庙命街道名又以街道命学校名),文化大革命时改名“八一街小学”,现在八一街的名字取消,不久可能小学的名字又要改。
在清代糖坊街的井水味苦涩,住户的食用水艰难。街西口的西北角上(原雷神庙东边)有大块洼地,日久积水颇深成为“涝池”,池水长期下渗,附近的地下水味也起了变化,据传从晚清到民国年间在涝池西边的雷神庙墙内,有一口井和池东的一口井水味都不苦涩了,当地居民都来这里取水。
(2)糖坊街过去的商业
一种是糖房:听这道街上的老户说,清代在这条街上有几家熬麦芽糖的糖房,延续了若干年代。直到民国十年左右还有糖房。这里熬的糖批发给零售商到各处零卖(我幼年时就用麻钱即铜钱买过这种糖吃),也批发给糖食商人做糖食用。这种糖也是制醋的高级原料,配造出的醋,味很香醇。一种是皮房:相传:明代起这里半条街都开的是皮房。这里的制皮业一直相沿到清代和民国年间。大多数皮房的街房出售各种制成品,后院是硝皮子和制作用品的作坊。50年代人民政府将尚有的10多家皮业作坊组织起来,在西安市北郊白家口(大白杨附近)成立了由原料到成品的“软具工厂”,制作军用和民用的软具,现在此厂仍在。据老人说,清末到30年代,糖坊街还有许多作坊,仅本省澄城县就有几家在此开皮房。各家皮房硝的皮子制作的皮绳、笼头、马鞍、鞭梆子(用较硬的皮子作成能经久使用不更换)等挽具和农业用具以及弹棉花的弦都很著名。多年前人们穿布鞋、为了能耐久用,鞋面上的鼻梁,鞋头和后跟都需缝上薄而软的皮子。这是用牲口臀部的皮(牲口身上最好的皮)精制成这种特需的皮张。此前,清代至民国年间,糖坊街的皮房在硝牛皮时,选出最好的毛供应给制毛笔的作坊制笔。糖坊街的皮革制品畅销西北各地,久负盛名。本来西北各省也能自行生产,但因西安糖坊街的产品最驰名(如鞭梢子,吆牲口抡起来声音最清脆、响亮),所以当地人置挽具时,先问“是不是糖坊街的”(不提“西安”二字)。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税款加重,农村萧条,牛皮成为军用品后,商人皮件的原料受限制、城市受轰炸影响,以及后来大商的竞争等等原因,所以糖坊街手工制皮业作坊的生意日渐萧条,到西安解放时,只剩下10多家小作坊了。现在糖坊街路北门牌21号的门口还挂着“出售弹花弦、鞭梢子”的小招牌。
(3)糖坊街过去教会的简况
“天主堂”,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金尼阁神甫、传教会长阳玛诺和传教士鲁德昭到西安。第二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到了西安。他们在泾阳人王徵(王在中国是接受西洋科学较早的人之一,著有《奇器图说》,介绍了物理学知识,并制造有木质自行车等)的帮助下建立了天主教堂(可能就是糖坊街的天主教堂)。当时人民群众对于洋人来西安传教很反感,认为是邪道胡说,相互告诫,不要上当受害,对于传教士们极为鄙视、厌恶。所以在《汤若望传》里记载着“鲁德昭经常说,他觉着坐南京的牢狱比在西安还好受哩”。当时除少数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如王徵等由于和传教士接近,信仰了天主教,老百姓信教的极少。本来传教士的活动具有文化侵略的性质,汤若望等当不例外。汤来西安,名义上为考察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在西安出现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和宣传天主教,而实际上和他以前来中国的传教士一样,要研究由欧洲来中国的一条“陆路”(即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的问题。他在西安调查了地形、物产、气候,确定了西安在地图上的经纬度,向他们国内有关单位做了详细报告,给资本主义势力侵华铺道路。
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英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进攻,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后,1842年8月清政府屈膝投降,和英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了中英《五口贸易章程》,也就是中美望厦条约。通过这个条约,美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了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夺取的除割地赔款以外的特权,且攫取了开设医院、教堂,进行思想文化侵略的权利。1844年8月,法国趁火打劫,胁迫清政府于1844年12、14日在广州附近黄埔的法国军舰上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除英、美两国外在《南京条约》和《望厦条约》中所夺得的主要特权外,又迫使清政府取消对天主教的禁令,承担保护教堂和传教士的新特权。此后,伴随着帝国主义军事经济侵略和中国的殖民地化,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势力在我国星罗棋布,教传到什么地方,帝国主义的势力就侵略到什么地方。教会有特殊权力。例如清咸丰年间(1860)十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订立的中英、中法《续增条约》(即北京条约》)中增加了“传教士可以在内地置产业”的条款。这样一来,教会可以侵占民房,教会可以随便侵占民间的土地兴建教会学校,可任意威胁和串通官员欺压、愚弄中国老百姓,真是无恶不作;同时有些穷人因受教会的小恩小惠和愚弄而入教,有很多富人则为了依靠教会势力、保护财产和权势而入教。我幼年在老家时,听说信耶稣教的人犯了罪,地方官不敢管,可见教会势力之大了。西安区的教会权势当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