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内除西北部有将军署、西南部有右翼署、东北方有左翼署等大衙门外,东部由北到南有:正黄旗汛地、镶黄旗汛地、正红旗汛地,镶红旗汛地、正白旗汛地、镶白旗汛地、正蓝旗汛地、镶蓝旗汛地(在《清代西安府图》上标记的是某某旗堆房)。据《咸宁县志》载:在正红旗汛地有一座清雍正中建的“开佛寺”,(也叫“开福寺”寺内有条开福寺巷)。在正蓝旗汛地建有一座蝎魔寺,俗名“铁旗杆庙”(位置在今东大街东头的路北),重门楣、泥塑一蝎,一支箭钉在蝎肚上,好像射中了的样子。关于该寺在门楣上塑一只大蝎子的事,相传在明代初有一女子平素并不聪明,患重病死又复生后,竟能懂文史,因而出了名。当时有位布政使死了妻室,于是娶这位女子作妻。婚后夫妻极恩爱。过了月余才去料理工作。晚间一进办公室,看见一只大蝎在桌上爬着,转瞬间又变为一位美女,她对布政使说:“我本是蝎魔,得罪了阴间神,幸亏有观音大士搭救,我才得免罪。我借女尸还魂后,幸能在你左右侍候,请布政使大人建寺一座,以报观音的大德。现在我的原形毕露,务请大人怜悯。”布政使点头答应后,女子就不见了。布政使即下令建了这座庙,至于用箭钉在蝎肚子上,这是年久讹传形成的。清代驻满城的将军借这座蝎魔寺每年考番译生。
1911年10月22日西安响应武昌起义,起义军首先向满城发动武装进攻。当时的陆军(即甲午战争后各地训练的新军)驻在今西郊机场附近,被同盟会控制的炮兵营扬言要到灞桥去洗马(22日是个星期天),准备集体进城,先向设在东县门的军装局发动进攻,夺取枪支弹药。炮营大队经糜家桥,从南门进城,经过书院门、开通巷,向军装局挺进。当侦察到军装局毫无戒备,随即发起冲锋,蜂拥而入;驻在局内的少数巡防队员见来势凶猛,不敢抵抗,只得从后门逃走。起义军顺利地占领了军装局,夺得了所有枪支弹药。接着从西门进军的起义军分别占领了巡抚衙门,南院(即南辕)和城内制高点之一的鼓楼。清骑兵将军文瑞从咨议局(今儿童公园)逃回满城,命令旗兵紧关城门,沿满城防守,与起义军对峙。在西安的清朝官吏纷纷逃命,起义军胜利地占领了除满城以外的城区。起义军先令炮营抢占了东门城楼,以钟楼为界,从西、南两面夹击满城。23日黎明,起义军向满城发动全面进攻,清旗兵顽固抵抗,战斗十分激烈。起义军挖开了大、小差市之间一小段满城城墙基地,(城墙早已崩塌)上面住宅的后墙,冲了进去。同时,新西门(即后宰门)已被攻下,并向作为旗兵药库的北城楼守兵集中火力射击,引起火药库爆炸(北门楼被烧毁,至今尚未重修),给敌人造成严重伤亡。清兵遂失去了抵抗力。满城即被攻克。统治267年的满清王朝被推翻了,八旗驻防城被焚毁,整个满城成为废墟。以后北大街路东的满城西墙也被挖掉。
1926年以前,北大街以东大片空地上种着庄稼,往往夜间能听到狐狸叫声,白天有野兔出现,其荒凉可想而知。1920年前后起到1937年前,陆续开辟了通北大街的几条街巷,抗战开始后至解放前,原满城地区又逐渐人口稠密繁华起来。
现将北大街以东各街巷的情况记录于下:
1.北门内北顺城街东段的东口在北新街的北头(斜对着西八路的西口),西口在北城门内盘道东边。经北门东边北城墙西段往南大致到今西七路西段这一大片地,在清代是满城的西北角,在这里经西往东曾有过“马王楼”“如意巷”“正黄堆房”“桑柳什字”以及这些地方南边的“三条街”“半截巷”等设制,辛亥时全消灭,这些地方变成了官产。民国十年前,陈树藩任陕督时,这片土地是桑园,解放前这里是陕西师专的后园,除有些桑树外,到处是一人高的蒿草和胡基坑(打坯取土处)。
解放前北顺城巷是一条道路崎岖、堆满垃圾的偏僻小巷,行人很少,城墙上的防空洞中住着些乞丐和窃贼。例如1948年我在陕西省师范专科学校(今西七路西安中学校址)工作时,家住在该校后桑园内,一天上午家中没有人时被盗,看情况至少有两个贼是从顺城巷师专的后墙上翻过去撬开后窗进屋里的,可见当时这里偏僻的境况了。解放后开宽了道路,能行驶大汽车,路面平整清洁,两旁槐树成荫。
此巷的北边沿是北城墙,由于东半段离北新街、西八路、西七路一带近,所以在抗日战争时期,人们在城墙上挖了许多防空洞以避轰炸。现在有些洞仍住着人。往西,近年内靠着城墙修有若干间的简易平房,西头离北门近的城墙上也有若干防空洞,其中大部分已坍塌,有少数内住着人。
此巷的路南,从东往西的居住情况:东段是些矮平房,有个民办(小集体)的刷子工厂。中段是“西安中学”有楼房的后院。西段有近年来所修的一长排简易矮平房。再西是“西安市新城区托儿所”,这个托儿所是解放初私人办的,地址在北门前自强东路,不久收为区上办,以后改为市卫生局领导的“第二实验托儿所”。1974年为了满足小学毕业生的升中学,遂在这里扩建,成立了“西安市九十二中学”,将托儿所迁到北顺城街(东段)的新址,这是占用了“西安中学”操场西边的一块空地,修了一座二层楼,后院是些平房,现有100多名孩子。托儿所以西有一些破平房,再西到顺城街西口一小段是陕西省建筑设计院的车库。这些矮平房后面则是北门里的“陕西省建筑工程局”“陕西省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学会”等单位的几幢大楼,其中主楼在北门里的路西面朝北大街北口。
2.西七路
这条东西向的街是1933年火车通西安后开辟的。西口在北大街北头的路东,东口在解放路北头的路西。解放后重翻修成了沥青路,全长约1417米,车道和人行道共宽约十五六米,路两旁植了槐树,现已成荫。为了便于叙述,以今新城北门外的北新街为中心,将西七路分为东西两段。从北新街北头到解放路北头为东段,它的位置当在唐宫城内“东宫”的东部和宫城东墙外皇城的“永昌坊”北沿内。从北新街往西到北大街为西段,它的位置在唐宫城内太极宫的东部和东宫的西部。
(1)西七路西段
西七路西段的约1/3到北城墙根一大块地方在清代的情况,上面已提及。解放前,西段路旁的房屋破旧,满街尘土。解放后,修平了路面,并铺上沥青,扩宽了两旁人行道并栽了树。现将近些年来在西段范围内的设置分述如下:
西段的路北,在解放前除有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外,没有什么机关单位,全是些不整齐的旧平房,解放后已换了新颜。现在将新的建设由西往东,依次叙述:
①在西七路的西口,1962年前后尚有满城西城墙的遗址1丈多高的土台,解放前已铲成平地,修了矮平房。开的小商店。解放后,在这里修建了“西北建筑设计院”,有几幢大楼。主楼在北门里盘道旁,坐东向西,正门开在北大街北头。在西七路西口内面向南的楼房,原为设计院职工宿舍,现为陕西省建筑工程局和它的招待所。还有面南的一长排三层楼房是“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西北建筑设计院”的办公处和宿舍。紧东是两所平房大院,分别住的是“陕西省印刷公司”“陕西省群众艺术馆”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陕西分会”。这里以东是五六个矮房院落,住着些家户。
②“西安中学”。这块地方在1935年前是空地。抗日战争结束,1936年新修了一所“省立西安女中”,有四座二层楼做教学楼和学生宿舍,一些平房作教职工宿舍,1937年正式开学。第一任校长是北京女师大毕业的老教育工作者李竹恰(是四川人,当时表现进步,请有余达夫、王瑞阳等进步教师)。1938年冬,为避日寇轰炸,女中迁往陕南西乡县。抗战胜利前夕,将原女中校舍重新修理,创办了“陕西省师范专科学院”,学制为两年,设有数学、英文、国文、史地、理化等专业科,学生的伙食是公费。该校由开办到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后结束,每届学生不足200人,毕业后,自己找工作。本来办师专是为给中等学校培养师资的,但在当时“毕业就是失业”的情况下,又不是一所本科(四年毕业)大学,所以毕业生中除少许有政治背景的,或有裙带关系的在西安能找到较合适的职业外,一部分去外县找书教,一部分做别的混碗饭吃。师专第一任校长名郝耀东(字照初,解放后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多年,已故)。1948年下半年换成当时陕西教育界名流刘安国(字依仁,解放后在省文史馆工作,已87岁,尚健在)任校长,直至西安解放。解放时,我和李一清同志(现任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西安体院顾问等职)和一些进步学生做护校工作,并在军代表领导下,清算了学校的财经账项。在解放战争期间,反动派做垂死挣扎,极其猖狂,师专学校内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斗争一直在继续着,以反动派CC、复兴、军统等特务组织为后台的所谓“学术团体”,如“新世风”“西北建设学会”,“中等教育研究会”等等反动组织能在校内公开活动,而校内的地下党和进步力量只能在暗中活动。虽然在1947年6月间西安反动派大逮捕进步人士时,师专学生也有十几个学生被捕的,但在反饥饿运动中,反对学校当局拖延发伙食费的时间(当时金元券一天数次贬值,全校学生的公费迟发一天,校当局就能赚好多利息),学生会的竞选,反对新校长进校以及解放初清查学校账目等等运动中,地下党和进步力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胜利。解放后,在原师专校址修了礼堂和许多平房,将省立第一中学迁到这里,当时该校的校长名张修甫(民盟成员)。50年代后期,这个学校成为陕西省重点中学,改名“西安中学”。先是郑竹逸同志(地下党员已故)任校长,不久郑调到省教育厅,由马登骏同志(地下党员现任省教育学院副院长)继任校长直到文化大革命被造反派夺权。文革前,西安中学是全省闻名的教学质量最好的学校,文化大革命中归新城区领导时改为“西安市90中学”,现在又改为陕西省教育局领导的重点中学,仍恢复旧名“西安中学”。目前有29个班,学生1600人左右,教职工有131人。
③“西安铁路第六中学”在西安中学以东,只隔几家住户。这所解放后办的中学有一座四层教学楼可容纳十几个班。该校东边有些平房为家属院和“西安市新城区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④“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址在原“西安小学”,在校(平房)内的西边划出了一部分地方与小学隔开,单独开了大门,挂有校牌,由新城区教育局领导。在这所很整齐的大院内,还有“新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⑤“西七路第二小学”,原是解放后新建的“西安市保育小学”(为烈士子女和老干部子女而办),由省教育厅领导,后改名“西安小学”,文化大革命后取消了保育小学性质,改名为“西七路第二小学”,由新城区教育局领导,现有13个班,640左右学生,教职工29人。
西七路西段的东口在南北向的北新街,端对着西七路东段的东口。
西段的路南,解放前没有什么机关学校,只有些矮破平房。现在的建设情况由西往东依次有:
①路南的西口内是和平电影院的北侧,有两个出场的太平门和家属院的大门。东邻是集体的“西安卫生材料厂”和一些住人家的破矮平房。再东是“西安市89中学”正门在后宰门后边的家属院(门牌210号),其中住了20多家,颇拥挤。
②“西七路小学”,这里原是89中学后边一块空地,为了满足儿童上学的需要,60年代初建起了一幢三层的教学楼,开办了这所小学校。现在的规模和西七路二小类似。
③小学以东,现在仍是些简陋的矮平房。解放前这里对面是拥有师生员工几百人的师范专科学校,所以开了两家小饭铺,除卖价钱较便宜的面条、烧饼、炒饼、烩饼外,还有小炒和酒类。由于方便又不太贵,我们教职员和一些学生常在下课后来小铺吃饭,同时我们常发现在开饭时也有特务来这里喝酒吃饭,贼头贼脑地观察师专出入的人,窃听我们这些顾客的言语。现在这些矮旧平房已不是小饭铺,只卖烧饼和豆浆。往东新建有三幢五层高的家属楼。
④再东,到东口现在是些新建筑,一幢四层楼内住的是“陕西省农业勘察院”和该单位的待业青年办的“青年商店”。一幢三层楼住的是“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局”和“陕西省硅酸学会”。
(2)西七路东段
由北新街的北头起往东,横过南北向的“尚德路”直往东,到解放路的北头止。这条路线两边在清代满城的北部,人烟较稀,当时在这一条路线的南北由西往东依次有:关帝庙、极乐巷、三圣宫、宏庆巷、太子庙巷、左太子庙、圣母宫、来安宫等庙宇及小巷。辛亥革命后,都已泯灭,这些地方成了一片荒地。
1933年这些地方也划入了“新市区”,火车通西安后,由于离车站近,逐渐增加了些简陋的房屋,抗战期间,西安的一些富人和做房地产生意的大商争先恐后买地皮,修些住宅转卖。但在解放前,这是一条坎坷不平的土路,到处是垃圾堆,路旁基本上是破烂矮房。解放后,也和其他街道一样,换上了沥青路面,修了人行道,植了槐树。现在将西七路东段的路北和路南的情况分述如下:
东段的路北:
①“尚平路”和“四沿庄”。由西口内起往东是一排高矮不齐的破旧平房。其中有一个大院内住好几家人。再东有一排式样相同的五大院平房,每院五间宽。这是抗战期间有钱人专为卖而修的。大院紧东是“尚平路”,这是一条南北向仅能通一辆汽车的窄路,它的南口在西七路,南口内过几个大杂院往北,有条东西向窄巷名“六谷庄”。尚平路中段有70年代修的东西向的两排五层高的居民楼。楼旁有一条东西向的窄巷名“西沿庄”,从尚平路将这条小巷分为东西两段,由东段的西口进去往东,到东头往北,拐通西八路,往南稍拐转往东通解放路;西段的西口东是北新街的北头。尚平路中段的路西,有幢方形的五层大楼,北段穿过西八路到北城根止,这一段全是破旧平房,只是在北口内新修有幢四层高家属楼。
②“六谷庄”。在尚平路南口内不远,有条东西向的窄巷名“六谷庄”。尚平路以东是六谷庄的东段,这是条半截巷。巷的北沿只有解放前修的两座小“洋房”。巷的南沿是西七路东段的住户后墙。尚平路以西是“六谷庄”的西段,西口在北新街的北头。在这条窄巷的路北,除西口已修了一幢五层高的居民楼外,往外在解放前大致有同样式的七大院平房,每院五间宽(门房和七贤庄的房相似),解放后已翻修过。其中有两大院是解放后新修的漂亮宽敞平房,可能几年前住过机关,现在是住宅。窄巷的路南约一半是几间简易的两层房和些矮破平房,一半是西七路东段住宅的后墙。
③在“西七路”东段路北的“尚平路”南口外以东,有新改建的住宅(原也是五间宽的院子)和解放前的五间宽的院子。再东,约在60年代初,旧平房拆掉,新修了一幢四层楼,并在其后修了五层和四层两幢大楼,现在是“陕西基本建设委员会”“陕西省城市建设局”和“陕西省环境保护局”。紧东是一条南北向的小巷,名“尚明街”,南口在西七路口内的路西尚有解放前修的小“洋房”一座,往北穿过“西八路”到北城墙上。
④“四皓庄”。在“尚明街”南口内路东有六层高的四幢居民楼,楼紧北有一条东西向的小巷名“四皓庄”。以“尚明街”为中心,把四皓庄分东西两段。东段较短,路北正在基建。路南房少,西段的西口在北新街的北端。西口新修有一幢四层住宅楼;西段的路南是些平房,背后有一幢新修的四层楼。西段路北的东头平房后面新修有两层楼的“铁路局职工宿舍”(门开在西八路)。
⑤“尚明街”南口外以东是“西安市房地产第三分局”。再东,经过南北向的“尚德路”,往东的路北有七间宽两层旧式简易楼。此外全是矮破平房。这里以东有一条南北向的小巷名“保康里”,它的南口在西七路,北口在西八路。小巷紧东到东口又有七间宽的旧式两层楼房,巷口外是解放路。
西七路东段的路南,由西到东房屋的情况:
①由西口内起往东,每五间平房是一个院,共有10院,外形完全相同。这种样式的房屋和“七贤庄”一带的房子一样,也是抗日战争期间官僚资本家和富户专为卖钱而修的。解放后,经过修理,现在还很完整,是住宅。由此往东就显然不同,是一排若干间高矮不平、大小不等的简易平房。再东是本市旧城内唯一的“西安市工人俱乐部”,院内有一座三层楼和一座大礼堂,经常在这里放映电影,有时也有剧团演出和举办美术展览。更东,经过几院平房,是新建的一幢四层大楼。这里是“西安市园林管理局”和一些临街的高低不齐的平房。但在这些旧房后边,已建起五层和三层高的两幢居民楼。
②尚德路北段穿过西七路的最东段,过于尚德路十字,往东的路南到解放路的东口,这一段,除口内有几间平房外,已将过去的破烂平房全拆除,新建有一幢四层楼是“大安旅社”。再东是一座五层高的“西安市饮食公司解放路商店”办公大楼。它的东墙外是一条前几年新开辟的窄巷名“文化巷”。由此巷北口进去走很短的路往西拐通尚德路。小巷的路南也新修有一幢四层楼。
3.后宰门
现在的“后宰门”(街名)就是清代的“新城门大街”,它的位置当在唐代宫城内东部偏南处。明代秦王府(今新城)的北城门名“广智门”即清代驻防教场南门,门前建有八旗军营署。清代将这个城门外往北到今后宰门小学门前的一段路叫“后宰门”,并从这里往西拐开了一条路到满城西墙根,在这里修了一座通北大街的新城门,便将这条东西向的街取名“新城门大街”。
在清代,“新城门大街”路北有:南北向的“三官庙巷”“三元巷”,再往北到北城根有东西向的“头条街”“二条街”“半截街”“三条街”“如意巷”“正黄堆房”“桑柳巷什字”等。路南从西往东有:“镶红堆房”“八家巷”“将军署”(也叫柳营),南北向的“箭道巷”和东西向的“头道巷”“二道巷”,满城内的这些大小街巷在辛亥革命时全部泯灭。西安通火车后,按新城门大街旧址重新开辟了一条街,名“后宰门”,至今名字未变,此街的东口在今北新街北段,端对革命公园的西门,西口在“北大街”北段的路东。后宰门全长约1417米。解放前这条不长的街上的路北已有公私立四个中等学校。过去和现在西安市没有任何一条街有过这种情况。现将后宰门在解放前后的情况变化,分述于下:
(1)解放前西口内除有几间平房外,有一所抗战后期私人筹款办的“私立培华中学”,附设有会计班。解放后,在市教育局领导下,将小南门外的私立“财经会计学校”与私立的“益人会计学校”合并,迁到后宰门原培华学校,改名为“西北财经专科学校”,校长是民主人士聂尚宣(市政协委员)。后将培华学校会计班也并入,改名“西北财经学院”,换的正、副校长是地下党员郭育人(已故)和民主人士鲍廷忱(现任市政协委员)。大约1953年该学院迁往东北,在原校址新建了一幢二层楼,成立了“西安市教师进修学院”,正、副院长是共产党员余达夫同志(市政协委员)和民进负责人李祥生(市政协委员)。文革期间进修学院迁往大皮院原专科学校地址,原地方交给西安市中心医院,文革后期,该医院在这里修建了一幢三层高大楼,作为门诊部和各处室办公用,并将原培华学校东边的一些平房拆去,建了二幢四层高的职工家属楼,将原来在西五路的二层门诊部楼和已有的病房四层大楼全改为住院部。这个医院的设备目前在西安市属医院中算是最好时,也有些医术高明的老大夫。现在是西安市开放的医疗单位,常有外宾去参观和讲学。
(2)在原市进修学院以东,抗战末期新修了一所“陕西省立女子中学校”,解放后增修了大礼堂和一些做教室的平房,变成男女合校,改名“西安市89中学”,70年代将解放前的一些旧平房拆掉,另修了教学楼,接着在80年代初又建成了一幢四层大楼,一部分做该校教职员宿舍,一部分归市教育局使用。1981年下半年该校有高中班10个,739名学生,初中班18个,1100多学生,教职员共118人。
(3)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东北后,由在西安的“北京师范大学同学会”(为历届北师大毕业学生组成)借“东九府街”(今青年路中段)门牌新一号刘依仁先生的住宅,筹办了“私立力行中学”,开始是吸收一些逃来西安的东北学生,靠收来学费维持,教师多系尽义务。这个同学会的一些成员在陕西教育界颇有势力,1933年教育厅长周学昌为了拉拢势力支持他,在后宰门原省女中隔壁给力行中学拨了一块地方,当时只修了四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该校教师都是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且有教学经验,所以教学质量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较好,因而该校当时在社会上颇有名望。学生为了能升上大学,宁愿多出学费,争着到这里读书。师大校友会中很多人瞅准了这个学校能赚钱,又有名,便明争暗夺,有不少人凭借政治后台(国民党、三青团)拼命争夺当校长。解放初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由石油部在西安办的石油职业学校接收了力行中学,任命赵曼青同志(后任市教育局副局长,已故)为校长。大约在1955年,石油学校迁到南郊的新校址,改办为“石油学院”。原来在北大街的“私立圣路中学”被教育局接办后改为“西安市第四中学”,这时将四中迁到后宰门原石油学校的地方,并增修了些平房校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60年代又添修了一幢四层的教学楼,目前该校教职工的宿舍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第四中学设有初中班16个,高中班14个,学生1060余人,教职工有110多人。
(4)在市四中学以东,解放后修建了省商业职工医院。60年代初该院取消。文化大革命中,省卫生厅由莲湖路原址迁到这里。文革后在这里又成立了陕西省妇幼保健院。1979年省卫生局(文革前叫卫生厅)仍迁回莲湖路旧址,将保健院许多旧平房拆掉,新建了漂亮的六层高大楼,1982年即可使用。这是现在陕西省第一个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妇幼保健院。
(5)保健院东墙是“西安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和“西安市建设工业局”。本来这里的一些平房和一座二层楼都是解放后新建的,但由于建设事业的发展,现在又盖起了一幢四层高办公楼。
(6)后宰门东口内是“新城区教职工幼儿园”。这个地方原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成立的一所“私立作秀女子中学”,创办人是一位女教育工作者,名张济同(现任市政协委员),利用她父亲遗留下的大院房和后院大片空地盖起来的。主要靠学生的学费维持教职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由于地方小和经费困难,办到解放,一直是三四个初中班。1947年初,朱茂青同志(地下党员,解放后任市教育局局长,已故)回西安后,张济同聘他任校务主任职。解放后该校被市教育局接收,增修了校舍,改为“西安市第二女中”,仍由张济同任校长。大约在1960年前,该校迁往东一路新建的校址,改名“西安市60中学”,男女生兼收,办成了一所有高中、初中的完全中学,依然由张任校长,另配备了一位党员副校长。在后宰门原校址开办了“后宰门小学分校”(它的斜对面是“后宰门小学”本校),以后因学生不多,便将分校取消,改办“幼儿园”至今。
后宰门的路南由西往东的情况:
(1)解放前,从西口起都是平房住户,解放后,逐渐将旧房拆掉,除口内一部分为陕西省人民出版社所用外,其余大片地方为中心医院住院部的大楼和一些平房。
(2)中心医院以东有些旧房住宅和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一长段后墙,再东往东口,已拆除了几院平房,正在建设住宅大楼。
4.西五路
这条东西向的路位置当在唐太极宫城内的东南部和宫城东墙外郭城北部的“永昌坊”南沿范围以内,在清代这里是满城的西北部,设有通满城西墙外北大街的路。在今西五路这条线上,当时由西往东,是满城内的“正红堆房”,吉茂巷“将军署”的南部分,箭道巷南段,穿过“西柳树坑巷”“东柳树坑巷”及这条线以北的“西九巷”,东八巷“杨家坑”,再往东穿过“左翼署”(即左翼副都统署”。“右翼署”在八旗教场南墙外的西南面)的北部及其以北的“后巷”,通到满城中部偏东的一条南北大街,这条街北口到北城墙,南口在满城的南墙叫“大差市”(清至今名字未改),通一条东西向的路(今东大街)。在今西五路这条线的路南,清代有“铁家巷”,由此往南拐,通八旗教场(明秦王府)北城外的东西柳树坑巷,由此往东有“西八巷”“东七巷”和“左翼署”南部。
今西五路也是通火车后新开辟的路,西口在北大街北段,端对着莲湖路的东口,东口在解放路北段,端对着东五路西口。原来这条路较窄,是碎砖块加工筑成的路面。解放后拓宽了车道和人行道,中间机动车道是水泥路面,自行车道是柏油路面,植的法桐已成伞状,人行道全铺了方格砖,并植了槐树和杨树,现已长大成材。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在酷暑天被浓荫遮罩。现在这条路长1417米,宽50米,其中车道宽18~20米,有的地方宽23~25米。
西五路西口内到“光辉巷”北口这一段在清满城“将军署”的南部。由西口到东口沿途要经过:“光辉巷”北口、新城北门外、北新街南口、革命公园南门外、市体育场北门外和尚德路十字到解放路。关于西五路和东五路及其两边街巷的史迹和现在的建筑情况,我将另写专文。
5.“光辉巷”
这条东西向的小巷,西口正在唐太极宫南城墙东部长乐门东边的位置上,全巷在长乐门以东的部分墙基上。清代,此巷的西段是满城西墙内的一条东西向小巷,名“北祁毛巷”,巷南有“善庆寺”“镶红堆房”,巷北到将军署南墙(即由今北大街西边起往东)是大片空地。由此巷东口稍往北再折往东到“八旗教场”城墙外西北角的一条短巷叫“铁家巷”,辛亥后这些小巷全消失了。
大约在民国八九年前后,仍恢复了上述两小巷的道路,在这一地区陆续住了一些穷人。大约在1928年前,将这一条弯曲的小巷取名“平民坊”,西口在北大街,北口在西五路,文化大革命中,改名“光辉巷”。
光辉巷的路北,由西往东,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如下:
西口内路北原来是大块空地,先是住了些穷人。在抗日战争前,修了些很简陋的平房,做过国民党的兵营。抗战期间,河南省有些地方沦陷,同时蒋介石所谓“为了抵挡日寇进攻”,在“花园口”掘开了黄河口,黄河水淹没了好多县,成千上万的难民逃来西安,除在别处安身以外,住在这里的也不少。另外,抗战初期,省立中等学校为避免轰炸外迁、一方面由潼关外逃来的人口猛增,孩子们要上学。为此,西安城内纷纷成立了几个私立中学。国民党党棍们认为趁机可以做“办学校”这种生意,便筹款在“平民坊”这块空地上修了几座简陋的教室,招揽了一些没职业的知识分子,创办了“私立新民中学”,全靠收学费维持学校。到抗日后期,这个学校内部闹派别斗争,又改名为“右任中学”(为纪念于右任——陕西三原县人,任国民党监察院长),西安解放前夕,校长及重要职员逃跑,学校停办。
解放初在原“右任中学”旧址及其东、西两边的大片空地上,修了许多平房,创办了“西北医学院”。正门面开设在西五路的路南,50年代后期,改名“西安医学院”迁往南郊小寨以西的新址,这里做了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办公处和职工宿舍。门诊部设在对面新修的一些平房内。50年代后期,在平民坊西口内沿路北往东的一段是新修的是省、市广播电台及省广播事业局办公楼的南侧,再东到光辉巷东头往北拐弯处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附属医院修的两幢五层高的职工住宅楼。
光辉街的路南,由西往东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如下:
西口内大约在1935年前后,修了一所东西长的平房院落,大门朝北。西安事变后这里是八路军办事处设的交通站,经西安赴延安去的青年多住在这里,并从这里乘汽车启程。在这个院内的西北角,修有一座红砖砌的二层小高楼(后墙临北大街东边沿);西安事变后,徐彬如同志(北京历史博物馆长,尚健在)和谢华同志在此楼上办公。另外,《救亡》(周刊)于1937年11月28日在这里创刊,主编是作家郑伯奇,发行人名许允年。共出版21期,发表过不少抗战论文。撰稿人有曹靖华、杨明轩、宣侠父、宋绮云、侯外庐、李公朴、武伯纶等。抗日战争初期,在国共合作的形势下,国民党反动派尚不敢明目张胆地反对言论自由,所以《救亡》周刊在这个时期尚能畅所欲言,记载正确消息和公正言论,博得了社会好评。解放后这所大院包括小楼都在中国共产党西安市委员会办公院内,以后原市委地方大部分归市教育局和文化局用,西北角一部分(即上述八路军办事处交通站所在地)拨给今“通济坊小学”用。有革命史绩的小楼到60年代因破烂改修为平房,做了小学的传达室。今年夏天将此房隔开,东半截仍做传达室,临北大街的西半截,为该校职工待业子女就业,创办了一家“新通青年综合商店”,门面开在北大街。
原“北大街小学”从解放前到解放后,在北大街路西通济大楼以北,60年代初,将所有革命史迹院落重新修理并增修了些平房,将该小学迁到光辉巷,这里改名“通济坊小学”,校门朝北,现有19个班,学生823人,教职员工43人。小学以东,到新民街北口的地方,解放后全属中共西安市委机关范围。文化革命前有广播电台在这里临巷修建了一幢五层的家属楼。过新民街口往东到光辉巷西段东头,文革后期,该电台又修了一幢四层高的家属楼。
6.通济坊(包括通济北坊、中坊和南坊)
通济坊这一大块的位置大致在唐太极宫南墙的东部和长乐门外第一横街东段的一部分以及北衡街之南“东宫内坊”(官衙)的北斗部范围内。
在清代,这块地方在满城的西墙内(隔北大街对着二府街口一带),由西往东依次包括:“善庆寺”的南部分,“镶红堆房”和它以南的“南祁毛巷”,“北祁毛巷”和“关帝庙”等处。另外,这里空地较多,是满城修房时取土的地方。以后人们常在取过土的坑内倒垃圾和大小便,所以当时这里有个俗名叫“巴巴坑”(人们将孩子的大便叫“巴巴”)。
大约在1928年左右,这里是苗圃。1936年善于经商很富有的小军阀冯钦哉集合了些别人的资金在“粉巷”今市第一人民医院地址,成立了“通济信托公司”,将北大街中段的以东和今新民街以西的大部分地方买下,临北大街路东,修建了一幢东西向,以青砖为主三层高,13间宽,商业用的“通济大楼”。当时是西安市最高的大楼。在这里开设“百乐饭店”,达官富商经常在这里饮酒作乐。伪南京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陕西三原人)来西安时,人们在这里举行盛大宴会。抗战结束后,陕西省参议会在这里开过会。在大楼后以东的大片空地上,由陕西省银行投资,开辟了“通济中坊”“通济南坊”“通济北坊”三条小巷,并在每条巷两边修满了样式相同,每三间宽为一院的漂亮平房,专为出售赚钱。
从“通济大楼”下面中间,能行汽车的通道出去往东,是一短巷,名“通济中坊”。现在此巷的路北,由西往东,是“西安市百货公司批发部”和一幢五层高的居民楼。路北由西往东,是每三间宽为一院的平房,共七个院落,大门都朝北。最东头的一院,却是门朝东。“通济中坊”的东头,原来是通向东、西、南、北巷的一块中心空地,解放前这里是一个小花坛;解放后,为了这一带居民买菜方便,在这里设立了一家蔬菜商店。在这块中心地的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四个角上,修有“人”字形的二层高小洋楼,当时算是阔人住的“洋气”房子。除西北角的楼现在是“陕西省邮电管理局招待所”外,其余三座现在住着居民。由中心地往南,是一条短半截巷。巷两边是通济南坊住宅的侧墙。短巷的南口外,是一条东西向的巷道,名“通济南坊”。巷的两边现在仍是几十年前修的样式相同的平房院落,各有19院,都是三间宽的四合院,院内上房高,有地下室,像楼房。“通济南坊”的东口在新民街,在东口的东北角,省公安厅正在修建宿舍大楼和楼下的商店。
“中心”菜场东边的一条巷仍叫“通济中坊”。它的东口也在新民街,口内的路北,前几年将两院旧平房改修成一家粮店,接粮店的是些旧平房院落。路南也都是旧平房院落。“通济中坊”共有门牌20号。
“中心”菜场北面半截巷的两边,是东北角和西北角两座“人”字形的楼的边墙及其后院的侧墙。巷北口外,是一条东西向的小巷,名“通济北坊”,这里地势较“中坊”“南坊”和通济坊东边的新民街都低。路南原是些旧平房,现在已拆除,垫高了地基,新修了一座五层高的居民楼。在此巷西头的北边,原来有六个样式相同的三间宽的院落,门都朝南开,解放后,门改朝北开。原来这条“北坊”内道路不平,常积水,解放后,垫高了路基,铺了柏油路面。但巷子两边的房屋显得更低矮,院内也更潮湿了。“北坊”的东段路南,是“中坊”各院落的后墙。东口内路北,由东到西是:除一院是门开在新民街的个体经营“翻修竹帘”商家外,一部分是市教育局和市文化局大院的后墙。再往西是10院同样的旧平房,门朝南开。
“通济坊”的革命史迹:西安事变后,1937年1月的某日晚上,在“通济中坊”(具体地点已记不清),东北军所属的一个单位内,成立了“西北教育界抗日救国大同盟”。这是陕西教育界一个进步团体,也是中共在西安的地下组织的一个外围组织。宗旨是“团结西北抗日救国教育工作人员,实施国难教育,完成中华民族之自由独立”。组织系统为:总同盟(简称总盟),省同盟(特别分盟),县(市)同盟(特别分部),分部,小组。组织大纲中列有10项信条,如“我们要联合前进的教育工作者,推行国难教育”;“我们要团结革命的教育工作者,参加民族抗日阵线”;“我们要使教育成为民族解放斗争的武器”;“我们要使教育机关成为传授大众救亡智能的场所”等等。成立会上选出了杨明轩、李寿亭、车向忱(东北人)、武伯纶、何寓础等10余人,为总盟第一届执行委员。组织大纲中规定教盟的组织方式是“团体名称及主张公开;组织及成员秘密”。当时我是盟员之一,对外不说这个身份。以后因局势变化连团体名称也未公开。有些要向外散发的文件、材料、书刊以及要表达的意见等,尽量利用别的机关、团体名称,如教育厅、某学校、教职员联合会等,或用另拟的学术性团体名称,如“国难教育社”。
7.西新街
今西新街的位置,当在唐皇城东部安上门街北头,第一横街之南的“东宫内坊”(官衙)中间。
明代初年,在西安城的东北隅,修建了秦王府(原来叫“王城”,后讹传为“皇城”),府城有四个门:东叫体仁门、西叫守义门、南叫端礼门(清代至今叫端履门)、北叫广智门。
清代初,在满城的西墙南段(正对原秦府的守义门)开了一个通北大街的门叫“西华门”。由这里到“八旗校场”的街道,以城门命名“西华门大街”,也就是明代守义门往西的一条街。清代,西华门大街的路北,由西往东有:“镶红堆坊”和一条南北向的以库房命名的“库巷”(辛亥革命后,此路未恢复)。在此巷附近有“左司署”,即驻防将军的库房兼储藏八旗营军械、火药、火器等。由“库巷”往东经过“羊市十字”,即今新民街的南口和今尚朴路(清至抗战前,这里是案板街北段)的北口,有一条弯曲的“皂角巷”(辛亥革命后已没有)。再往东到“八旗校场”西墙外的苜蓿巷。此巷端对着原秦府西边的守义门。在西华门大街路南的西段是大块空地,往东是“镶红堆坊”,再东是大块低洼地。这条街,民国年间曾叫“西华门”,从抗战前至今叫“西新街”。解放后,将街道扩宽,修成水泥路面。两边人行道上铺上砖,栽植了槐树。现在街宽约十七八米,长约300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