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北大街及两边的街巷2

从西方传入的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也属于寺庙性质。各国教会到中国各大城镇设立教堂,只办学校、医院,分别搜罗、培养为他们服务的中国人。在这里顺便提一下西安天主教的情况:由清代到民国年间,西安天主教的势力越来越大,除糖坊街很早的天主堂(北堂)外,清代天主教也在南城四府街(也叫土地庙什字)修了天主堂(南堂),这里的礼拜堂规模大而华丽壮观,是管理全陕西省天主教会的大主教的驻地。还有设立在东关景龙池附近的东堂修道院,这里是训练传教士(即神甫)的地方,学习时间为四年,毕业时要经过西堂大主教的考核,考试后才算是正式的神甫。据说按天主教的规定,教民中如果一家的男丁多,就须抽一名受训当神甫,姊妹多就须抽一名当修女。据说从清末到民国年间,西安的天主教(各县也一样)在政治上的势力显赫,来西安的大人物都得去拜会天主堂大主教。在经济方面教堂除有若干房地产外,还和西安的大钱庄(如盐店街的几家大钱庄)有密切地关系,从西安某商号汇钱,到外地天主堂取款。用这种通过天主堂汇款的办法赚利。
糖坊街的天主堂,民国年间是意大利的传教士经管。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该堂利用堂内的一些平房,办起了“安多医院”,负责人是外国人白修女(白修女是外国人,黑修女是中国人,黑修女受外国和中国神甫们的糟蹋,受白修女的压迫虐待)。民国十八年(1929)陕西大荒年时,该堂扩充了这个医院,新修了一座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做病房,直到解放时,医生都是白修女。解放后1952年人民政府接收后改为“西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民国初年,基督教也在今解放路南头开办了“广仁医院”。解放后政府接收,改为“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解放以前,教会办的这些医院既大赚钱又扩大了教会影响,一举两得了。
糖坊街天主堂除开办医院外,又买了它对面一所院落,设了所谓慈善事业——“育婴堂”,收容没有人养育的婴儿。实际上在那里婴儿死亡的很多,能活着长大的孩子,有的卖钱,有的做了药物的试验员。在育婴堂管孩子的都是从四府街南堂调来的黑修女。
在糖坊街天主堂东边有个基督教福音堂,这里原来是康姓的一所六间宽,几进深很讲究的大院,清末基督教会买下做“福音堂”。院内改建有礼拜堂,附近的基督徒常去做礼拜。这个教堂本是由美国人操纵,抗日战争起后,美国人撤走,由中国基督教徒管理,经费的来源除美国给寄一部分外,其余靠教友们捐赠。解放后,这个福音堂停止了活动。
些外在清代糖坊街曾有庙、有学校。据民国二十五年出版的《咸宁长安两县的续志》中记载:“太子庙在城内糖坊街。”按《清代西安府图》中记载:在满城北部大致相当于今西八路东段路北地方有一座“古太子庙”,这座太子庙已无遗迹可考。关帝庙有义学一所,初等小学一所,均为光绪三十二年创办。这个关帝庙就是前面提到的在糖坊街西口的那一座。
根据志书记载,清代学制,高等小学堂设有堂长、管理、教员、司事等分任各事,初等小学设教员一人管理,在农村的多以村长兼之。学科有必修科与随意科的区别。高等小学必修科为修身、经学、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科,随意科为图画、音乐、手工等科。初等小学的必修科为修身、国文、算术、体操等科,随意科只图画、唱歌两科。经费,各学堂及劝学所,除高等小学经费将原来书院放在商号生利息的灯油取暖银子拨入外,不足则每年由县在各项杂捐下筹给若干,而斗捐(买卖粮食的捐税)是其大宗。高等小学并有留村水地若干亩,每年租石也归学堂收支。其余初等小学多由地方公积迎神赛会的款项提用。高等小学常年经费为3624块银元。在这里择录这些情况,以作了解下面街巷内清代学校的参考。
3.曹家巷
(根据1981年12月13日西安报载《西安又一批道路街巷换名》原“曹家巷”,已更名“北曹家巷”)。
这条东西巷自清代到文化大革命前,几百年间一直叫“曹家巷”,东口到北大街,西口是今“立新街”(原雷神庙街),著名的来源目前尚未找到有关资料。文革时改名为“为民巷”,1980年又恢复了原名。解放前这是一条僻静的小巷,车道只能行一辆马车,解放后,巷道虽然加宽,铺了沥青路面,能通行汽车,但只是单行道,不能并行卡车。现在巷道两边植的槐树已有大碗口粗了。
从曹家巷的西口起,路南往北到东口,依次是:青年路小学的后墙,去年修起了五层高住居民的“曹家巷六号楼”。其东还有近两年修的前后两排五层高居民楼。再东是西安市第二印刷厂的部分厂房和宿舍(主楼和正门在青年路东段),更东是北大街“五四剧院”的后院和几间平房,东口内是面向北大街的“曹家巷肉食门市部”和菜场的后院。
西口起路北往东到东口,全是居民住的旧式平房,其中有“西安市为民巷粮店”“西安市红十字卫生站”“青年路生产服务公司曹家巷托儿所”和一家很小的杂货店。这是在门牌24号一家矮门房的墙上开了一个窗口,作为商店的门面,窗口西边挂着一块不长的木牌子,上面贴的红纸上写着“秦都糕点烟酒杂货店”,这是个体经营的商店。由于曹家巷并不很长,东临北大街,居民到较大的杂货铺买日用品方便,我观察这个小店的生意并不旺盛。
据《咸宁长安两县续志》中记载:光绪三十二年在此巷内办有初等小学一所。现在看巷内的地形,可能这所小学在巷的路北中段,但目前已无遗址。
4.青年路
包括“东段”(即过去的“梁府街)、“中段”(过去的东九府街)和“西段”(西九府街),东口在北大街,西口在前卫路(现名西北三路)。
青年路东段和它以北的曹家巷、糖坊街多在唐代太极宫城内南半部的范围内。在清代都属咸宁县界。在《清代西安府图》上记载有这条街,名“王家街”,此街之南不远,又有条“王家巷”(今莲湖路东段),我怀疑地图上的“王家街”是不是印刷中有误。据老人说,相传自清人至解放前不久,这条街一直叫“粱府街”。据清举人冯孝伯著的《秦献鸿泥录》中记载:“梁敏壮故宅,或云今之梁府街,壮名化凤,字翀天,长安武进士,清初积功,官江南提督,工诗,善草书、墨竹,称儒将。”这段叙述证明,这条街有清初替清政府打败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梁化凤的府邸而得名(都梁府大约在今市团委地址)。关于从清至今在梁府街、九府街(青年路)的古迹,政府机构和几个学校的变迁情况,我已在去年写的《青年路》一文中简略述及,不再重复。现在只补写与梁府街名字有关的事迹和革命史迹。
(1)关于梁化凤与郑成功的事迹
据乾隆己亥(1779)铁道冬出版的《西安府志》卷35(人物志)中详细记载着梁敏壮的功绩故事,我在这里只择要简译成白话文,略注于下:梁公化凤,字翀天、长安人(有人考证梁为户县人,墓在户县。多年前长安县和户县的管辖地区有变化),考中武进士后,顺治四年任命为山西高山衙守备。第二年打败贼寇姜壤立功,授给他大同掌印都司职。他智勇双全,在他任都司的第二年一年中身经22战,身先士卒,所向无敌,每战必胜立功,很快就论功越六等加都督佥事。以后每年立战功多次,接着彻底歼灭了石血、鹭鹚两湖大盗,当年又授他宁国副将职。顺治十二年秋消灭了侵犯崇明县的海盗,收复了离崇明不远的平洋沙。十三年授他苏松总兵,因平洋沙悬隔海中,防守不便,梁化凤便在海中筑了十几里长的坝,使平洋沙接入内地,从此不仅海寇不能来侵扰,而且造良田千顷,使当地人民获益很大。顺治十六年五月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众百万,舳舻蔽海,先犯崇明”,被梁化凤领兵打败。不久郑成功统领战船,直抵金山,进逼瓜仪,破镇江,围江宁,烽烟千里,南北交通中断,援兵不到,这些地方眼看将失守,梁化凤率领所部3000人星夜赶到江宁,浴血奋战冲杀,并派遣卫将烧成功的船只,绝其归路。双方激战,清兵奋勇争先“斩刈如摧枯拉朽。追奔逐北,血流有声”,郑军失利,成功脱身后,又领兵进逼崇明,而梁化凤早有准备,一方面固守崇明县城,同时乘胜收复了瓜洲、镇江,又到海口,郑成功看势不好,将要出白茆港后撤,又和梁化凤军相遇,如记载中所写“绝流夺击,饱石迷空,海波为沸,贼众尽散,成功仅以身免”。梁化凤替清政府卖命,击败民族英雄郑成功,立了大功。顺治十六年八月授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职,十七年加太子太保左都督,十八年十一日授江南全省提督,授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世袭八次,是朝廷中的一品大员。由于海寇(注:清代御用文人把郑成功及其部下称海寇)初平,散兵游勇常在沿海扰乱,清廷意想立个边界,将沿海居民迁于界内,梁化凤不同意。他说以抛弃的沿海地亩计算,就会少收赋税若干,若将那些地亩让百姓耕种经营,并添设些军队驻扎,这样国家既会有更多的兵力,百姓也都有事可做,生活有了保障。朝廷认为这种办法好。从此以后,江南沿海增设驻军,保卫沿海的百姓植桑、耕田、打鱼、制盐,都能安居乐业。梁敏壮(化凤)多年戎马生涯,国内平定后,满清统一了中国,他也到了老年,“轻裘缓带,日与宾客饮酒赋诗”,闲暇时写字、绘画,特长于写草书和画墨竹。康熙十年,梁化凤病逝后,清廷在陕西、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地都为他立过功德牌坊。西安的梁家牌楼(从桥梓口南向东有一条街叫梁家牌楼,现在牌楼已没有)就是其中的一个,所谓牌楼,就是牌坊,是一种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此外梁化凤家乡的人为纪念梁氏,还修建了“梁家桥”。
(2)《陕西国民日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西安出版的工人阶级自己的报纸《陕西国民日报》创刊于1926年冬西安城解围后。这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大革命时期,因之名义上归国民党陕西省党部领导。报社地址在梁府街(今青年路东段)东头路北离北大街不远的一家平房内(此房已拆,位置在今西安第二印刷厂范围内的东头),当时社长名刘天章,主编是雷晋笙(1926年前雷在省一中教过英文,翻译过莫泊桑名著《漂亮的朋友》,听说解放前担任过解放区山东省委书记,已去世),编辑人有共产党员魏野畴、王授金、白超然等和几位党外人士。每日出两大张,用油光纸印刷。正刊上发表过不少革命文献,如《中国共产党对时局宣言》,苏联军事顾问马斯曼诺夫和赛夫林的《讲演录》等。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叛变,在反蒋斗争中发表过《工人与蒋介石》、郭沫若的《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等文章。4月25日发表社论,号召人民起来,打倒背叛革命、实行个人军事专政、摧残工人运动与帝国主义勾结妥协的蒋介石。当年7月15日汪精卫叛变,冯玉祥、于右任投靠了蒋介石之后,这个报纸被迫停止了斗争。“七一五”以后,反动派在西安开始清党。报社被改组,由国民党省党部副主任委员张文穆(当时陕西有名的反动人物之一)接收,10月18日刊出题名《本报今后之使命》的社论,宣布了反革命主张,不久改名为《陕西中山日报》。
(3)革命遗址——“止园”
“止园”大致在唐太极宫承天门内第一座大殿“太极殿”的位置。明代朱元璋的孙子千阳郡王的府第大致就在这里,他的后代据宅为寺,将府第变为庙宇,名“十方院”(即众人的庙的意思),到了民国初年这些破庙被当做官产变卖。1930年杨虎城将军回陕任省主席时,在这里买了些地皮,建成一座民族形式的府第。最初纪念杨从胶东、南阳得胜回师,取紫气东来首字,命名“紫园”。以后为了对蒋介石表示“止于此”,再没其他野心,遂改名“止园”。这里是西安事变策源地之一。1935年春,汪峰同志携带毛主席的亲笔信来止园和杨将军在地下室秘密会晤,住了两个来月。1936年为进一步促进张杨二将军和我党合作,党又将王炳南同志(现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从德国调回,住在止园,继续和二将军商议。西安事变后,周恩来同志到止园和杨做长时间密谈,打通了杨的思想。当时边区财政厅长南汉宸同志也在这里住过。现在是“止园招待所”,以招待内宾为主,必要时,也接待外宾。
5.莲湖路(东段是由清代到解放前的王家巷)
1954年从原来的王家巷东口起,往西拆了王家巷、小莲花池巷、孤老院巷(即莲寿坊),到玉祥门,修了一条旧城内最宽的大街。在街东段路南有“莲湖公园”,所以取名“莲湖路”。莲湖路的东口在北大街的北段,进东口往西,经过大莲花池什字,“红湖街”(原许士庙街)北口“从新巷”(原名牛家巷)南口,“前卫路”(最近已改为“西北三路”)与“洒金桥”相接的老关庙什字(西北三路南段清代叫老庙巷,巷西有关帝庙,所以叫老关庙)到西城墙的玉祥门止,全长为2221米,宽50米,当中汽车行道宽18米。莲湖路的位置当在唐太极宫南墙内。离南墙东部的“长乐门”、东部的“承天门”和西部的“广远门”不远。
由路的东口到大莲花池什字这一段在清代至解放初是王家巷。由此巷西口往东到从新巷(过去叫“牛家巷”)南口(对面是红湖街即许士庙街的北口)这一段是清代到解放前的一条弯曲小路,名“小莲花池巷”,由从新巷南口街西到前卫路南口这一段,在清代至解放初是一条窄巷,名“孤老院巷”(即古“莲寿坊”)。我少年在这里住时,人们还叫“莲寿坊”。由老关庙什字往西到玉祥门一段,在清代到未开辟玉祥门以前,城西北角一带人烟稀少,没有正式的巷道。只有通“北教场”(也叫“西习武园”,人们通常把教场门以北的清代“抚林教场”叫“北教场”和西北城角广仁寺,即喇嘛寺)一带地方的小路。
莲湖路既有古迹,也有革命史迹。例如原王家巷门牌24号、甲字24号、25号以及在大莲花池街东北角大门以西的一院现在是63号,这四座院落的地下都有地道相通,解放前地下党西安情报处就设在这里。西安事变后,中共省委的机关报《西北周刊》编辑部就设在今莲湖公园西边红湖街(即过去许士庙街)15号。古迹有:莲湖公园南部大致是唐太极宫“承天门”所在处,老关庙什字西南角清代的“吊忠泉”和宋代在唐宫城南墙西段的遗址上修建的“西五台”庙宇等。
6.二府街至红埠街
(1)“二府街”
在唐代太极宫城与皇城相隔的第一横道的中间(此街为东西向,300步宽)。从今二府街的东口往北走不远,就是唐宫城南墙东部的长乐门所在。
街名的来源: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他个人的独裁统治,杀掉了许多帮他打江山的功臣武将,分封他23个儿子为王,分驻在全国各地。他的二儿子朱樉被封为秦王,驻在西安,主管西北军政大事。朱樉到西安后,仿效他父亲的做法把自己的儿女封为郡王、郡主,也把自己管理的地区分封给他们,同时在西安建立相应的府第。据《关中胜迹图志》卷5中记载:“明秦王府在西安城中之左(城的东部)。雍大记:洪武初命长兴侯耿炳文修,洪武三年四月初七日封愍王(朱樉)之国于秦,又保安郡王在秦府之西,永兴王府在秦府西南一里,兴平郡王府、永寿郡王府并在秦府西南二里,宜川郡王府在秦府西南二里小池坊,樉阳郡王府在秦府西北半里(大致在今青年路中段止园的位置),郃阳郡王府在秦府东南三里(按《咸宁县志》中西安城图看,大致在今大差市东南建国路中段一带),临潼郡王府在东城之前,洪武中为蒲城郡主府第。”这些府第所在的街道以府得名。从《清代西安图》上看“二府街”正在秦府(今新城)之西,后来其所以将这条街取名“二府街”,可能由于这里有过明代保安郡王的府第,而且与秦王府相对而言,这是第二个王府所在地。二府街是一条东西街,西口在麦苋街与大莲花池街相衔接的十字,直对西边的红埠街。
二府街路北状况的变化,由东往西写:东口是一家卖西安传统食品“羊血泡馍铺”,东口内有一些多年的旧平房。往西是清代到辛亥后的“二府坑”。相传这里是二王(保安郡王)修王府时取土挖的坑。清宣统二年在“二府坑”这块空地上,提学使余堃建立了“长安模范小学堂”,民国初年改名为“长安小学”。民国六年陕西督军陈树藩创办私立“成德中学”时,将这所小学校校址划归该中学,改为成德中学的附属小学。成德中学的大门开在北大街,小学的门开在二府街。在西安城被围期间,附属小学停办,房屋做了家属院。1903年以后,原小学临街部分房屋开了小铺。小学北边有座大四合院划为成德中学的南院,作为单身教职员宿舍。原二府坑以北一大块南北长的低地做了成德中学的操场。
解放后60年代,拆除了原二府坑的些旧平房,修了三幢四层大楼,是西安市政府属的几个局的办公楼。二府坑以西是清代“协标教场”。相传这一大块南北长的地方和它以西的清代“协标中军都司署”就是明代保安郡王府第所在,辛亥后在“教场这块空地上修了许多平房,设了“初级审判厅”“西安市公证处”和近年来设的“西安市司法局”“西安市企业财务管理处”等单位。1980年除留下解放后在后院修的一座楼房和留临街一排做大门用的平房外,院内的旧平房全拆除,修起了五层高的办公大楼。清宣统二年法院西“协标都司署”废。辛亥后这里成了住宅。这里以西由清至今有条南向的半截巷名“二府园”,传说可能这里及其附近是明郡王府的花园。现在巷内东西两边是些旧平房住宅,由巷南口前往西到二府街西口一段是些矮旧平房。
二府街路南由东往西的状况依次是:东口内现在有北大街唯一的“北海浴池”的后门(正门开在北大街)。“西安市剧装厂”这所三进深的大院大约是30年代初,前有工商联主席韩望尘买下的住宅。当时由于韩老先生是民主人士,他的儿媳杨玉珊又是地下党员,所以解放前进步人士和地下党员常去这里。双十二事变后,陕西教育界成立了一个秘密的群众团体——也是中共在西安的地下党组织的一个外围组织——西安教育界抗日救国大同盟(简称“教盟”),执委会常扩大,通知一些盟员参加。会议地点一般都在当时教育厅长李寿亭或韩望尘家中。1937年上半年就在韩家参加过这样的会。文化大革命前,韩家只住后院,前院住的是剧装厂。文革中,韩家老少两代四口相继去世后,第三代夫妇俩移居新居民楼。这里全院房归剧装厂用。原来韩家西隔壁有院平房,大约在1939年一段时间内曾租给《老百姓报》用过。这个通俗小报的主编是李敷仁同志。筹经费、撰稿、发行等工作由当时教育界的一些进步人士协助。现在这个院子已拆除。新修了一座小二层楼是“市区机关房产管理所”。再西原是所深宅大院,据说是清代一位大官姓裴的公馆。听说民国年间,这里是蒲城会馆。抗日战争前住过国民党师长井岳秀的办事处,解放前仍住着国民党军方面的单位。1955年将这个平房大院修改一新,将“八家巷小学”由八家巷迁到这里,改名“二府街小学”,该校地址小,现有16个班,800多名学生。由于附近人家稠密,校址无法扩充,多年来一直没有正式的操场。且由于教室密集,只好不让学生们乱跑。小学以西,拆了些平房,1980年市府修成了三幢六层家属楼。这块地方的西侧,文革前拆了些旧房,盖了一幢四层的居民楼。再紧西是清代的“罗真会馆”,石刻的馆名横匾尚在,也叫“罗真庙”。原来会馆内房多,有转角楼、有戏楼。民国初年在这里创办有私立敬业小学。1930年左右改为私立敬业中学,主要靠学生交学费维持,几年后停办。1936年在这地方办有初中补习班(当时小学毕业生考入较好的公立中学颇不易,需再补习半年),三、四个班全靠收学费维持,修业期限为一学期,抗日战争开始后结束。会馆以西现在是些破旧平房,尚能住家。再西临街有民国初年修的以木结构为主,带走廊的两层旧式楼房九间,其中临西口的一间屋顶是民族形式“飞檐”。这些楼虽已破烂,但仍住着家户。
(2)红埠街
红埠街的东口在和二府街的西口相交的什字,西口与教场门相接,“教场门”是一条东西向弯曲的一巷,巷内有大小60多院住宅。红埠街西口也和在“教场门”东头的“光明巷”(文革前名郭签士巷)北口与许士庙街(文革中改名“红湖街”,现又恢复原名)的南口相通。这条东西向的“红埠街”在唐太极宫的南墙的正中的承天门外,和二府街同样在宫城第一横街中间。“红埠”二字的来由,目前还查不清,是否由于宫城墙是红色,这条街又在宫城附近,所以清代人取了这个名字。
红埠街路北东往西过去与现在的情况:东口内路北有所临街八大间宽的深宅大院,其中西边五大间是正院的门房,东边三间是偏院的街房。这个大院的地基和房都比它的两邻高,水磨砖的墙很坚固,正偏两院都是三进深,正院大门内有座二层高的楼房(可能是后来修的)。这是清高宗弘历乾隆年间(1736—1795)后期,本省韩城县状元王杰的府第。清代陕西有四相国:宝鸡党崇雅、韩城王杰、蒲城王鼎、朝邑闫敬铭四人都是东閤大学士。而遇的皇帝不同,因而处境颇异。王杰为太平宰相,官运亨通。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这座大院是陕西人周子缙的住宅,周在清末任过富平、岐山、咸阳、蒲城等地的县长。解放以前,这座大院里曾住过国民党军队,房屋遭到严重破坏,以后住的是些贫民,不出租钱没人管。解放后将这所大院由西北军区买下,彻底修理了一下,打算做招待所,但因街道窄,门前不能停几辆汽车,所以做了军区家属宿舍,以后军区交与西安市房地局使用,现在这里住着20多户居民。此院的西隔壁还有较阔气的两院平房,也是解放前有钱人的住宅。再西原来是杨虎城将军的住宅(平房),分正偏两院,都是三进深,解放初卖给公家,为“西安市房产第一分局”办公地,1980年该局将这全院及其西邻的平房院落(相传是明代的“冠圈”地方,清末同盟会在这里办过公)拆除,修起了一幢五层高的楼房。其西有条窄巷名“土车巷”(清代至今未改名),它的东口在红埠街中段的路北,进口内往北走一段再折向西一长段又拐向南,所以它的西口在红埠街路北的西口。这条曲折的窄巷内有40多个大在小小的院落,全是较矮而破旧的平房。从土车巷的东口往西直到红埠街路北的西口内临街这一段全是平房,其中现在有较新的一长排高大整齐的平房大院,是“莲湖区革命委员会”。相传这个地址原来是晚清时剿“回乱”有功的将军董福祥的公馆。董福祥是陇东和陕西交界的“董子原”上的人。他本是汉族,但率领过甘军回民兵。庚子时,他极力主张扶清灭洋,在北京做京官多年。西口内还有“莲湖区革命委员会教育局”和“中国共产党西安市莲湖区委员会统战部”所在的大院。另外,清抚标左营守备署可能在董公馆附近,光绪三十四年营及署均废。还有抚标中营义学在红埠街西口的狮子庙街,也是光绪三十四年废。
红埠街的路南,从东往西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东口内现在有较著名的“北院门卫生院痔瘘科”和几家整齐的平房,已拆除正在兴建五层高的居民大楼。相传这块地方在清代是本省雷某人的大公馆。雷家出的进士多,有“五雷”都在四川做过官。再西是些平房堆破烂,但从临街颇讲究的门房看,可能也是官僚的住宅。接着一段全是旧式平房住宅。在西口内有一大院好平房,是莲湖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协会、莲湖区街道生产服务公司等单位办公处。红埠街路南的西口处是“北广济街”的北口,本来北广济街的北口在西羊市西口的麻家什字,文化大革命中将麻家什字到教场门的“狮子庙街”也改为“北广济街(北段)”。
在红埠街,清同治中钦差大臣张芾建有张文毅公祠,张芾字小圃,泾阳进士,祠堂的遗址已泯灭。
7.“西华门”
(清代名“西华门外大街”)解放前至今名字未变。这条街和在它端西的“大皮院”,都在唐皇城的“安上门街”北头第二横街和第一横街之间的“左卫”及其西的“门下外省”(二者都是衙署)的范围内。西华门的西口在北院门,东口在北大街。关于这条街的事迹及变化,我在1980年10月间写的《北院与北院门》一文中已提到,现在只略述于下:
西华门北从东往西,清代有“官书局”“箭道”“护国寺”“八家巷”“抚标中军参将署”(清末改名“劝业道署”)“北路保甲局”和“先督张子祠”等,除八家巷至今仍存外,其他设置辛亥后全都泯灭。辛亥后在西华门东口内路北,修了若干平房,设立了“军法处”,这是关押犯人和杀人的地方,1927改名为“军事裁判处”,1930年又恢复旧名。“军法处”直到西安解放。解放前的几十年间军政当局几经变更,但是这里一直是迫害和杀人的地方。解放后,这里先是西安市公安三处,以后是公安五处,再后是消防大队、交警大队的驻地。1981年已在这块地址修起了一幢九层高的漂亮大楼。这个地方以西,解放前是“助产学校”和“田粮处”等单位,解放后相继撤销,地址都包括在现在的西安市人民政府范围内。
西华门的路南由东往西,在清代只有“督粮道署”的后墙。辛亥后在粮道巷的北口处西边设过“教育司”,1926年在这里改设了“军医处”,1930年将军医处改建为“陕西省医院”。解放后至今先后改名为“陕西省西安医院”“西北人民医院”“陕西省立医院”(仍恢复原名)、省医“第二门诊部”“中医研究所”等。现在中医研究所建了一幢七层高很漂亮的大楼。楼后还正在平整地基,再修建大楼。近年来这个中医研究单位又增添了些现代化医疗设备,已成为本市研究中医的一个大单位。
北大街以东各街巷的情况
首先需略述满城的始末及其内部的建制情况:
清代兵制分旗营、绿营两种。旗营是满、蒙、汉人合成的,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各驻京师各省。绿营是以明代旧部队为基础改编的,分驻京师和直隶(今河北省)、山东、山西、湖南、四川、浙江、福建等七省。旗营的将军相当绿营的提督,都统相当总兵,副都统相当副将。以下参领相当参将,游击住领相当守备。清朝在西安的满城内西北部设有将军署,派旗营的将军坐镇。
满清统治阶级为了加强对陕西及西北地区的严密控制,于清世祖福临顺治二年(1645),将西安城的东北隅约占城内1/4的地方划为满族的居住区,建筑了满族八旗防城,并将明秦王府(今新城)拆毁,改为八旗教场。满城的东墙和北墙是利用西安城的大城墙。新筑的满城西墙从钟楼的东北角起,沿北大街经西华门、后宰门(即清代新城门)到北门的东侧与北大城墙相衔接。新筑的满城南墙从钟楼的东南角起,沿今东大街往东,经端履门、大差市、小差市到东城门的南侧与东大城墙相衔接。满城的周长为7公里左右,南北长1.5公里左右,东西宽2公里左右。满城共有6个门。除在今后宰门、西华门、端履门、大差市等处各开一门外,钟楼的东穿洞是西门,大东门是满城的东门。清政府从东北迁来了一部分满族骑兵,号称5000甲马,连同他们的眷属共约2000人住在满城内,以皇族待遇,享有特权。除专门演武,准备镇压人民的反抗外,禁止从事任何生产事业,他们按月从藩库(在今西大街的社会路)领取生活费用银两,在西仓(即今城隍庙后街路北的“西仓”)、东仓(在今马厂子以南东仓门附近)领取米粮。这样一来,当然就腐化堕落成为没有任何生活能力的寄生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