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南院门及其周围

一、南院及南院门在西安的位置
抗日战争以前,南院门长期以来为西安的商业中心,颇繁华热闹,这是和南院在政治上的原因分不开的。几十年前,城乡的男女老少,都喜欢逛南院门,到了这里既饱了眼福,又能买到喜爱的各种用品。现在大约50岁以上的人,往往谈起西安的变化时,提到过去南院门的景象,还津津乐道。
1.南院在古城的位置:现在西安城的南墙,即唐代长安城的皇城南墙,但因一再重修,它的外观上变迁很多。根据《唐长安城内坊里、官衙、王府和寺观分布图》和《唐长安城探测复原图》相对照,南院和南院门,在唐皇城(百官衙署所在)承天门大街中南段东边第四横街之南的“左领军卫”和第五横街之南的“太仆寺”范围内。离皇城的南墙不很远。按《长安史迹考》中记载:“‘左、右领军衙’各以大将军为长官,职掌统领宫廷之警卫。‘太仆寺’,以太仆侍卿为长官,司邦国厩牧车舆等政令。总辖乘黄署、典厩署、典牧署、东府署等。”在清代,南院为巡抚部院,是全城的行政中心,它的四止:西边离南广济街近,北边靠西大街,紧东边是电报局(建于1889年,即清光绪十五年),南边是南院门广场和南院门街。
2.南院的经历:清代初年,这里是川陕总督行署。吴三桂(本是明末的名将后投降清朝)叛清造反,清政府为了镇压反叛,在四川专设了总督府之后,这里改为陕甘总督行署,门前大牌楼的匾额上有“统制西陲”四字,还竖立有三丈的一对旗竿,牌楼和旗竿,民国初年尚在。到太平天国以后,这里仍为陕甘总督行署,陕西巡抚驻在北院,不久总督移驻甘肃兰州,巡抚叶伯英重修总督行署称“南院”,成为巡抚部院新署(即《清代西安府图》)中的“巡抚部院”。署以西有空地,周围筑墙,其中建官厅五间为箭道,是校阅卫士的地方,光绪三十一年巡抚升允又于署外甬道左右建楼十间,招商居住,规模宏大(即后来南院西边市场一带)。
辛亥革命时,南院曾是重要目标之一,1911年10月22日,西安响应武昌起义,起义军胜利地占领了军装局(在东县门),接着从西门进城的起义军分别占领了巡抚衙门南院和城内制高点之一的鼓楼。旗兵将军文瑞从咨议局(今儿童公园)逃回满城,在西安的官吏纷纷逃命,起义军胜利地占领了除满城以外的西安。
辛亥革命后,副大统领、秦军第一师驻扎在南院。约两三年以后,省议会设在南院直到1926年围城,第一任议长是南岳峻,继任是吴光照等。1926年冬西安城围解后,冯玉祥的军队驻入南院,到1928年冯的军队才撤走。城围解后,国民党省党部也设到南院,直到1934年。1928年西安市党部也由东木头市(现在省、市民盟所在地)迁到南院,该部于1929年撤销。另外,当时省教育厅厅长黄统还在南院成立了“陕西省文化院”,内分:天文馆,设在钟楼;艺术馆,设在南院;图书馆,设在南院紧东有俗称“晾宝楼”的地址。1928年5月3日济南惨案发生(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后,西安各界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在南院成立了以抵制日货运动为中心的各界救国会。1930年以后,蒋介石在他的“先安内后攘外”的卖国反动政策下加紧围剿红军进攻苏区,在这种形势下,1932年,国民党反动派在南院设立了肃反委员会,加强对陕西及西安的进步力量与革命力量的迫害和镇压。1934年下半年,国民党省党部迁到东大街现在《陕西日报》社地址,南院内驻扎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直到西安事变,担任副司令(后代现总司令)的是东北军首领张学良。1936年西安事变时,张学良的部队在南院扣住了总司令部内掌实权的蒋介石的亲信张都伦。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委员长西北行营主任”顾祝同(蒋的嫡系)住在南院,负责执行蒋介石关于强迫东北军、西北军出陕西到他指派的地方去和逼杨虎城将军下野出国等命令。抗日战争期间,在南院门东面的粉巷成立了省参议会,第一任议长是西安四大老之一的宋联奎(字菊坞),第二任是李元鼎,最后是王宗山,并把省参议会移到南院办公。
解放后,陕西省人民政府设在南院,将原来的破旧平房全拆除,修建了两座大楼和民族形式的富丽堂皇的大礼堂。1955年省人民政府迁到新城内,中共西安市委员会由新民街迁入南院办公直至现在。原来南院的紧西边有一院旧平房,解放前是国民党政府的广播电台所在,解放后,归省、市人民广播电台使用,以后这两个电台迁入北大街新址,这块地方划入了南院,旧房全部拆除,新建两座大楼,和一些平房,属市委用。南院今天是西安市的政治中心,市委领导着全市人民正在迈步前进,同心同德进行着“四化”建设。
3.南院门曾是西安的商业区:自唐亡以后,经过1000多年,到清末(1911年),据《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当时西安的人口情况是:咸宁“城关户14030,口63461”,长安“城关户10439,口48167”,两县合计人口才仅11万多。这说明西安是处在长期停滞状态中。到了清光绪年间,在中国的资本主义慢慢发展起来,人民群众的认识有所提高,迫切要求变法维新,清朝的封建统治政权被资本主义的洪流冲击得快要土崩瓦解的时候,西安的社会面貌才有了些变化,南院门一带逐渐繁荣成了商业区。南院门虽然不是通衢大道,但长期以来为商业中心,这一方面是由于南院曾是全城的行政中心,人口相对集中,购买力增强,商业自然发达。另一方面,在陇海铁路未通西安以前,西安的南城和西城人口比较密积的原因是这些地区的井水尚能饮用(例如,西南城角有条街名“甜水井”),而北城的井水则多苦咸。清代初年在西安西门瓮城偶然挖出一个水源充沛的甜水井,许多劳动人民推车卖“西门大井甜水”,使西城和南城的居民生活用水更方便了。
二、南院东边早年的文化单位及商业概况
1.在南院的紧东边(今南院的范围内),清光绪十五年(1889)立了电报局。
2.再东面是省图书馆(俗称“晾宝楼”)。光绪二十六年(1900),俄、英、日、美、德、法、意、奥八国联军攻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荒逃来西安避难,他们在此期间,各省送了许多贡品,其中有许多工业品和工艺美术品,后来慈禧返京时给西安留下了些贡品。宣统元年(1909)巡抚在南院东南角修建了“劝工陈列所”,展出这些工艺品,群众可买票进去参观,因为都是老百姓没见过的“宝贝”,所以称这里为“晾宝楼”。这里除两廊陈列些石刻(包括四骏马)和两边厢房陈列珍宝外,现在省博物馆的“景云钟”当时也在这里。
清宣统元年八月在梁府街(今青年路)路北某处创立了“陕西省图书馆”——西安早期的小型藏书机构。第一任馆长是著名学者毛昌杰先生。民国四年(1915),图书馆与劝工陈列所合并,迁到南院门,在原晾宝楼地址内修了一座基础很坚固的二层楼房(至今尚在),藏书很多,所以又改名为“陕西省图书馆”,设有藏书阅书楼、藏经藏书室、阅览室等,并编辑出版了陕西图书馆书本式的藏书目录,而当时经费每月仅有500元,截止民国十七年,全馆藏书不足10万册。在省图书馆还继续长时期展出了琳琅满目的“宝物”。1927年初,在国共合作的大好形势下,将“陕西省图书馆”改名为“中山图书馆”,至今这个石刻的牌子仍在原图书馆大门上被泥封着。原省图书馆收藏的图书来源有三方面:(1)北京清政府的各国事务衙门(即当时的外交部)给陕西送了两整套翻印的“图书集成”,内容极为丰富,中国文化方面所有的资料都有,等于中国的百科全书,至今仍是很宝贵的图书资料。(2)清代乾隆皇帝赐给韩城县状元王杰一整套“古今图书集成”(为铜板初印),王杰又转送给同州府(今大荔县)冯翊书院,抗日战争期间省图书馆从大荔县将这套宝贵的文献收回珍藏。(3)达官文人和名士们捐赠了许多书籍。此外,图书馆也陆续收购了许多图书。以上这些图书是省图书馆的基础,以后还逐渐增添不少。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西安曾遭敌机轰炸;1939年省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迁往陕南保存,原馆址内除少数工作人员留守用点房屋外,其余地方被教育厅组织的“巡回歌咏剧队”占用,这个队成立后仅公演了一次,不久反动派认为队中有共产党员,所以在1941年一次就逮捕了三四十人,这个演剧队被解散了。
3.民众教育馆:1927年初,将原省图书馆藏书楼后边大块地方隔出去,成立了民众教育馆,它前面的原图书馆继续开放,仅有图书、刊物和报纸的阅览室。原来“晾宝楼”陈列的石刻、古董等陆续移到民众教育馆展览(现任市人大常委刘尚达同志在1932年担任过该馆的馆长)。民教馆除有陈列图书、杂志、报章等的阅览室外,有个时期馆后边还有些动物,如:狼、熊、猴、狐、雕、锦鸡、鸱鸺等展出,卖票,很能吸引孩子们去看。在该馆后边大礼堂内,有时有书画之类的展览。
在这里发生过的革命史迹是:(1)1927年初,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共陕甘区委领导下在这个礼堂召开了国民党陕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2)1928年初中共陕西省委在此馆设有交通站(负责人为苏士倜同志)。
民教馆馆长特务王文光,于1945年,约李敷仁同志去办《民众导报》,这是因为敷仁同志在抗战初期是《老百姓报》的主编,颇负盛名,反动派办这个小报的意思是想挂羊头卖狗肉,利用敷仁同志这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尊重热爱的“名流”来迷糊群众,替他们做反动宣传,同时企图利用办报纸也可将李笼络住监视着。但敷仁同志仍要将《民众导报》办成当年《老百姓报》的样子,替老百姓说话,这就激起了该馆反动头子的愤恨,先是大量删改敷仁同志的文稿内容和在版面硬塞入反动文章,并多次恐吓威胁,但李不畏强暴,坚不屈服。最后敌人决定下毒手了,遂于1946年4月30日将李秘密绑架到咸阳附近枪杀,幸未死,夜间被过路的农民(李的乡党)救走,后来经地下党转送到了延安。
解放后,民众教育馆改为省文化馆,于1955年撤销。解放初省文化馆对群众做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例如:举办一贯道的罪恶展览,让道徒向群众表演“扶乩”等骗人的把戏,并开批判会;以后还举办过印度图片展览等。文化馆撤销后,省图书馆在这个地址新建了大楼,大门开在西大街,第一任馆长是教育界名流梁午峰先生(已故)。在过去图书馆存书的基础上,新的图书馆这一文化事业也和其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样,突飞猛进,至今已陆续建设了几座漂亮的大楼,内部机构健全,所存的历史文献和现代的各种书籍报纸杂志等极为丰富,这是现在全省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查阅资料、阅读书报等方面既很方便,帮助又很大。
4.正学街:宋代的张横渠先生(陕西眉县人)在“正学书院”(在今正学街)讲过学。明清两代实行科举制度时,这里演变为卖笔墨的地方,名“笔店巷”,这个小巷的南口在“马坊门”街,北口在西大街,科举废除后,这里仍专卖笔墨,叫“川心巷”,人们仍习惯地常叫“笔店巷”。
辛亥后,此巷不通行,变为官僚们的私产。1932年这条南北向的小街重新改建,东西两边修的街房都是一律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每三间门面为一组,都做商店用,取名“正学街”。解放前,这里除卖纸张外,还有些印名片、结婚证书和毕业文凭之类的商店。解放后,有一个时期这里是些专门制作锦旗、奖状和卖纸张的商店,后来商店迁走,两边的街房全成了居民住宅。
5.马坊门:据宋联奎著的《咸宁长安续志》中说:“巡抚内院署即笔帖式衙门在城内马坊门街,创建年月无考。光绪三十四年理事同知缺裁,凡理事厅原管驻防旗籍事务悉归内院兼理。”另外,查看《清代西安府图》,在“巡抚部院”东边有“内院署马坊”,因而将这个地址前面的一条弯曲小街叫“马坊门”街是有根据的,这里西通南院门广场,东通竹笆市。马坊门的西头两边走道上摆了些卖袜子、手帕及妇女用的针线之类的小货摊。往东路南有“天津鸿安祥”鞋店,这是20年代前后西安唯一的大鞋铺,当时一般人都穿的是自己家做的鞋,如果能买一双天津制的“京皂布鞋”穿,就觉得时髦、阔气,至于穿“礼服呢鞋”,那是老百姓不敢想的事。以后这个鞋店改名“新履”,出售的布鞋皮鞋样式种类之多仍算是西安第一。此外,马坊门有五六家镶牙馆,这是西安有名的镶牙集中地,城乡乃至外县的人都到这里来镶牙。马坊门路北,在正学街的南口外往东,1930年有个秦风电气商店,为周伯勋所开(周是西安人,电影演员),大约半年即停业。在这里另开设了一家“开明书店”,兼销售“三联书店”的书籍。再往东有西安最大的“大成兆”皮货店,还有家“民光电影院”,放映有声影片,经常上座率很高,这是于右任的兄弟在1935年开办的,抗战期间停业。它隔壁有家上海人经营的“四如春”饭馆,以卖小笼包子著名,同时也是西安第一家擅长做鲜鱼和甲鱼名菜的铺子。它旁边的“利群”绸布店是平房三间门面的铺子,规模不大,但由于在马坊门到竹笆市的东口处,往来行人进店买东西方便,同时该店营业员对顾客热情周到,价钱又较合宜,所以能和别的布店竞争,营业状况好,50年代改为公私合营,后为国营,至今仍在。
马坊门口外的“竹笆市”,北口通过西大街去鼓楼到北院,南口在南院门街的东口,这条街是西安唯一卖竹竿和各种竹器的地方,如:蒸笼、竹桌椅、竹床,各种提篮等;也是唯一卖鲜鱼类、蛋类、鸡鸭和野味的地方。另外这里有私人集资开的西安第一个电影院“阿房宫”,主持人为武少文。1932年前后虽放映的还是无声影片,但去看的人很多,后来换成有声影片,当然生意更好了,解放至今,这个影院仍经常是场场座满。这条街虽不大宽,也不长,但由于是通往繁华的南院门必经之路,和所经营的商品的特殊性,所以来往的人多,生意兴隆。至今竹笆市仍名副其实,还有卖竹器的商店。
西安自古传下来每年春节期间有个灯节,还有个送灯的风俗:已出嫁的姑娘,娘家每年在灯节期间必须给女儿、外孙送灯,义父(所谓干爹)每年要给义子送灯,穷人也得送一个红纸糊的小圆“尿泡灯”。送灯表示对亲人祝一年内健康和幸福。每年春节期间到正月十五的灯节,竹笆市是西安卖花灯和玻璃灯的大灯市(城外四关也有灯市),有大而华丽,价钱昂贵的,也有很简陋价便宜的小圆红纸灯,西安的纸花灯在全国有名,所做的各种花鸟虫鱼及其他动物都是灵巧精致,色彩鲜艳,形态生动逼真,可算是很漂亮的工艺品。每年的灯市从竹笆市一直延伸到粉巷,总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
三、南院西边的商业
1.第一市场:在南院西墙外那条南北的小巷,北口通南广济街,南口通南院广场,只能行人,不通车。辛亥后,这里逐渐形成了卖杂货的小市场,因地面窄小,商店大多是搭的竹席棚,或简易的瓦房,一度曾毁于火,后经重建。20年代起更趋繁荣。尤其是各种地方小吃颇负盛名,例如:南口内回民卖的凉面皮和红豆稀饭,全城闻名,生意兴隆,巷内有“一枝春”“江南春”“杨柳春”和“渭北春”等饭馆,食品特别讲究,质量做得很精致,各有特色。例如“一枝春”的锅贴儿是西安第一,为长条形皮薄馅内肉多,煎得皮脆而馅嫩味鲜美。“渭北春”的三原县名小吃如一窝丝油塔,羊肉臊子〔注:“臊,猪肉之羹,谓之臊(许照切音,今音多转为哨)。如炒臊子,吃臊子面,此最古雅之名称。〕、饸饹和封肉等,极为大众称赞。北头的一家醪糟,也是西安第一,人们愿走远路到此一尝。这条巷子除两边鳞次栉比的小铺外,正中南北一条线上还摆满了小货摊,卖妇女们常用的木梳、篦子、针线之类的商品。这里北头尽处设有茶馆,评书艺人多在此说书,还有叫做“四楞子”的老艺人,经常在此搭台演出杖头木偶戏(西安叫它作“跑台子”),这个市场真是“生意兴隆通四海”,兴旺了多年。
2.院门巷:这是条东西向小巷,也是只能通行人,西口通南广济街,东口通南院广场。这个巷子两边都是较矮的瓦房,铺板门面,两间或三间为一家商店,地方虽不宽畅,但商品丰富,有琳琅满目的京、津、沪、汉的“洋货”和“京广杂货”,人们称这些商店为“洋货铺”,有座钟、搪瓷脸盆、痰盂,日本、德国的瓷器、镜子,各样化妆品,以及洋娃娃、皮球,那时一般孩子们玩的是用线缠的“毛弹”等“洋玩具”,富裕的人常来这里买东西,一般老百姓和乡下农民也都能饱眼福,叫做“逛院门巷”,这里还有个最早的浴池叫“太平池”。当时繁华景象有些像九一八事变前北京的“大栅栏”。现在这条巷内成了住宅区。
四、南院门广场
1.1920年以前,有王敬如、张文穆等人常在南院广场向群众讲演,内容为“启发民智”之类(五四运动后,这类宣讲是出风头的时髦事)。1921年冯玉祥第一次来陕后驻在“王城”(即后来的新城),当时他为了宣传基督教(人称他为基督将军)在南院广场中央修建了一所大厅,起名“洗心所”,经常有人在那里讲道,宣传基督教,但群众在门口听“洋戏匣子”留声机放唱片的多,而进内听传道的却不多,日久,这件事自然被淘汰了。1927年初,将这所大厅拆除,用全部材料在民众教育馆后院修建了一所大厅,做集合、讲演、展览之用。南院门广场空地上摆些小杂货摊,还有耍“西洋镜”、耍“小把戏”和耍“猴戏”的,有时也有卖唱的,颇为热闹。
2.南院门广场东西两边各有一座门面是假三层实际仅二层的所谓“洋楼”,都是资本家所修建。西边的一座在院门巷东口外,名“五洲大药房”,专卖各种“西药”和医疗器械,这个药房是专靠买卖古董发大财的闫甘园的大儿子闫履初开设的,以后其子闫赞禹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继其父任经理,闫在上海时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后任陕西省商业厅副厅长。在五洲大药房的南边开设过一个科学仪器馆(商店),经理是名医顾惺夫,由于“儒医”不善于经营,后来这个商店关门,解放后顾医生在中医医院工作,颇负盛名,求医者很多。南院门广场东边的一座“洋楼”在马坊门西口稍偏南,名叫“世界大药房”,是大财主周凤岗(周伯勋的父亲)所开设,也是专卖西药和医疗器械用具的。
五、南院门街
这条街的西口是“五味什字”,东口到“竹笆市”街的南口,它虽不很长,但较宽,能畅通车辆。来往行人颇多,街的南北两边全是大小商店,还夹杂着小地摊。
南院门往西是“五味什字”。这里往西路北边有一座“忠义祠”,是祭祀关云长、岳飞的祠堂。大革命时期的“陕西省农民协会”就设在这个祠内。当时“平民教育”为我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忠义祠内还设有一个“平民教育委员会”,在全市开设了不少平民夜校。它的东边是“中州会馆”,西安被围时,杨虎城将军常驻于此。后来成为《西京日报》社址,西安事变时被接收,一度改为《解放日匠》。相隔很近还有一座“安徽会馆”,是杨虎城所办《西北文化日报》的社址。
在“忠义祠”对面,过去有一所小学,叫作“健本学堂”,它创建于辛亥前,曾是国民党革命党人的秘密机关。
陇海路未通车西安前,五味什字是西安有名的五六家大中药店集中的地方。最有名的有历史悠久的“敬元堂”“敬信堂”“藻露堂”等,这些药店销售种类丰富的中草药、丸散及珍贵药材,都挂着“货真价实”“童叟无欺”“遵古炮制”的招牌,生意很兴隆。相传有300年历史的西安藻露堂中药店的培坤丸,对医治妇科病有较高的疗效,在妇女患者中有很高的信誉,现已按老药方配制生产在一些中药店销售。几十年前,五味什字的“灯”是极轰动的,这些有名的大药店每年在农历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晚上各家由门口到后院全挂满了各式各样有彩画的玻璃灯、走马灯和西安传统工艺的极其精致的多种纸制动物、花鸟灯,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观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老人和孩子是没法去享眼福的。有钱人家的妇女坐着漂亮的骡子轿车去看灯。有时候,一群流氓起哄调戏车辕上坐的官太太小姐,竟连轿车都抬起来了。五味什字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是有传统的名小吃。如:“王根儿”的腊汁肉(也带卖夹肉用的“两张皮”馍),据传是他家祖传的腊汁肉锅子,远近闻名,“根儿”卖的肉是选最好的猪肉和最好的大料调和煮的,火候掌握得最好,肉烂而不散乱,味浓而不腻。这家腊汁肉并不是开的铺子,而只是一副担子摆在一定的地点,每天上午10时卖到中午12时,在这两个钟头内,附近的大商店以及老顾主们按时去买,一般都是记账到月底清算。至于“韩家”的“汤元”也是西安独一无二的,皮儿细薄软,有“豆沙”“山楂”“玫瑰”“黄桂”等等香甜馅子,远处的人也去吃或买回家去煮,正如门口灯笼上写的“西秦第一”,“闻香下马”,“知味停车”,这个铺子经常是座满。在天暖的季节,不卖汤圆又换卖别的名小吃,如江米凉糕、柿饼绿豆凉糕等。韩家经营的地方名小吃有数十年历史,很讲究质量,招待周到,所以四季生意旺盛,传说在南广济街买的房子就有几十院。五味什字还有一家出名的大众化饭馆是“高家”红肉煮馍,顾客自己带馍去也行,给的肉多味浓,物美价廉,到秋冬季节,添卖“柿子饼”,馅内有小块猪油、玫瑰、青红丝、核桃仁等,皮子红润鲜亮,吃起来软香甜。现在卖的柿子饼色味远不能与之相比。
南院门街并不宽阔,但在十分整洁的街道两旁排列着各有特色的店铺。几十年前在街的南边沿,从西往东,著名的商店有:(1)广东人开的“罗庆云”照相馆和“大芳”照相馆,20年代前后的西安虽很落后,但这两个照相馆内布置得很“洋气”。有精致的布景和供顾客照相用的家具、玩具等都很漂亮时兴,现在拿出几十年前我少年时在“大芳”照的相片,还是非常清晰没变颜色。(2)公益书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同盟会会员焦子静(陕西富平县人)和进步人士张拜云、吴宝珊三人合资在南院门街路南租了三间木板门面街房,开设了一个书局,取名“公益书局”,表面上是收购和销售各种古旧书籍、碑帖,往往能在这里买到名贵的古典著作,还兼卖文具、纸张,实际上是陕西同盟会秘密革命活动的据点。但因这里地方窄狭,革命同志们来西安聚会不够住,招待有困难,所以不久就另租了竹笆市一所街房(今阿房宫电影院临街处),后来在这里时间一长,引起了官的注意,风声不好,房主不让书局续租,焦子静便自己出钱在南院门街路南,南院广场对面,买了一所有三间门面街房带一个大后院的房子(即今南院门街门牌108号“古旧书店”地址),街房开书局并附设有“公益印书馆”,后院办有印刷厂,办理一切印刷事项。为了避免官府注意,这时将原“公益书局”改名为“含璋书局”,大约过了年余时间又改名“酉山书局”,出售的书报、纸张和印刷材料,都是从上海、汉中等地运来的。在书局进货时,把外埠的革命刊物如《民报》《夏声》《心理学》(内容是宣传革命的文章汇集)等和一些官府查禁的刊物,都设法夹在其他书刊纸张里运到省城来,然后再分给各地同志。根据需要也秘密翻印革命刊物广为宣传,同时也翻印上海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的课本和代印其他书刊,并出售文化用品,这就和文化教育界人士取得了联系。这里不仅是知识分子寻求新知识的地方,也是他们宣传新思想的传承机构,所以每天来往的文教界人士络绎不绝,成了省城的文化中枢之一。由于外县的同盟会会员和进步人士常来书局居住,便和省城的会员、开明士绅们在此聚会,所以这里成了他们联络感情和交换革命工作意见的主要场所,当时陕西的同盟会能够团结许多士绅走向进步并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公益书局(酉山书局)起了显著的作用。辛亥革命后,酉山书局在陈树藩督陕时、西安围城后和宋哲元驻陕时,曾先后三次因故被封闭,旋又复业。到1932年左右,该书局仍承印景梅九办的《国风》报和《出路》杂志等。以后酉山的生意颇萧条,焦子静遂将南院门街书店的房屋出租给上海商人开的“亨达利”钟表店,并将印刷机搬到竹笆市南头路西杨茂三开的酱园内,将酉山书局的牌子挂在酱园门旁,接承印书本传单等。抗日战争初期,陕西名流孙蔚如创办了《西京平报》,焦子静为帮助抗战,将印刷机器交给报社使用,不收租金,从此酉山书局的事业全部结束。解放后,焦子静将南院门街原书局的房屋租赁给西北工程总局,以三年得的租金还清了他欠亨达利的债款,此后,房归公有,在这里开设了一家“古旧书店”。现在该店已改造为两层房,内部两进深颇宽敞,出售的古旧书少,而多为新出版的各类书籍、画册、字帖等,经常顾客满大厅。(3)“大西洋钟表店”,出售各式大、小钟表,为当时西安唯一的钟表店。(4)“中华书局”,是陕西华县张某经营的,专售学校教科书及理、工、文方面的图书和各种文具体育用品等,1930年下半年停止营业,由上海中华书局总局接收。在这个地方,“九一八”后开办了世界书局。(5)“商务印书馆”,也是和“中华”同样性质的大书局,不过比“中华”的规模大,出售的书籍、仪器、文具和体育用品等种类更为丰富,1927年该书馆移至粉巷西口内现在市第一医院的地址。(6)再往东有西安最大最有名的“老九章”绸缎庄,苏杭绸缎、湘绣川绣各色俱全,因同巨商和官僚有关系,还暗中做别的生意,发了大财。传闻,有一次,该商店贩卖大烟,用烟土做成尸体穿着老衣装在棺材里,说灵柩要往回运,店内有人告了密,有关方面派人去查,要开棺验尸,双方以脑袋打赌,开棺一看,果真像个死人,但用烧红的探条一捅,吱的一声冒出浓烈的大烟气味,“老九章”输了,经理虽没掉脑袋,但被大敲竹杠,损失了大量的烟土和银子。1926年围城期间,在老九章门前还发生了一件轰动的事:杨虎城将军命部下枪毙了姚振乾,原因是姚原系土匪,杀害过靖国军的一些人,收编后,仍不安分又想叛变。(7)再往西有一家西安唯一的大糕点糖果铺,很耀眼的金色璀璨的大匾额上是“南华公司”四字,像我们这一般孩子从门口经过时总是要昂着头往里面看,想着如果能吃到这个公司的一个“洋糖”该多香呀!(那时把外地来的五颜六色的水果糖叫“洋糖”。)
南院门街的北边从东口往西,有:(1)“九一八”后,一些有爱国思想的人,为了抵制日货,集资筹办了一家“国货公司”,楼上设有“土货商场”,规模较大,成立有董事会,由于这些人大都不懂生意经,买卖并不兴旺。解放后这里曾为人民银行的分行之一。(2)“国货公司”东边是“福建会馆”,在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前期,省个“正俗社”秦腔剧院,虽是个旧式戏楼做舞台,搭的席棚做剧场,但由于有几位名演员,所以生意很好,尤其是演青衣(也演闺阁旦角)的李正敏(男演员)在唱腔、演技、表情等等方面继承和发挥了秦腔的特点,具有独特风格,博得各界群众赞扬,《西北文化日报》的编辑张从仁等还组成“敏社”,封李正敏为“敏后”大肆吹捧。他的唱腔例如在“五典坡”中“探窑”一出戏和“走雪山”中的唱词城乡很多人都能顺口唱出,这些唱词经周伯勋介绍被上海“百代公司”录成唱片,相当畅销,给录的唱片开头总是周伯勋说“秦腔正宗李正敏先生唱……”解放后,李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教练(已去世)。至今有时在广播上还不时放他的录音,爱好秦腔的人依然为之神往。抗日战争初期,上海剧人陈鲤道、郑君里、蓝马、黄晨、欧阳红缨等来西安时,在这里曾演出“名优之死”“夜光杯”等剧。以后这里经常演出话剧。(3)南院门街的牛市巷(南北向的小巷)南口有一家卖“粉汤羊血”的摊子(没有正式门面),远近驰名,大众赞扬的“南院门的羊血”就指的这里,不仅是用真正的羊血制成,很鲜嫩,也切得细,用的粉丝很细而白,调和汤味浓,再加上少许细豆腐条和麻辣红油,吃起来味很浓很香,往往连吃两碗才过瘾,现在的“粉汤羊血”质量不能与之相比,可能是过去的做法年久失传了。(4)牛市巷口外,有“老凤祥”金店和“宝丰”金店,都出售金银首饰和收购黄金白银。曾传说“老凤祥”被骗的事件:有一次,有个穿着打扮得很阔气的女人抱着用缎被子裹得紧紧的孩子到该店买金首饰,挑选了几件以后,说她住在附近,要把首饰拿回去同家人商量一下再买,孩子睡着了暂在店里放一下,马上就回来,金店的人见这人的穿戴那样讲究,很神气,孩子又放在店内抵押着,于是同意了,不料这人走后再没返回,时间久了,孩子也不动不吭一声,揭开被子一看,原来是个死孩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是个女骗子。奸商也会受骗上当,当时传为笑闻。(5)金店近邻有个“德华斋”眼镜店(几十年前,西安还没有验光配镜店),门面既不洋,也不大,但这是西安最有名的一家,主要卖各种水晶石眼镜,有的一副墨水晶镜售价贵到几十个现洋甚至更贵,也卖老花镜、放大镜等。(6)“义兴堂”书铺,是较早卖古旧书的地方(以前叫“南院书屋”),规模虽不如路南“酉山书局”,更不如“商务”“中华”,但出售一般书籍、文具,便利群众,生意不错。南院门街的两边除上述均一些有名商店、剧院等外,它的西头两边还有好几家有名的裱糊家画铺。在大古董商闫甘园的影响下,东头两边还有些卖小古董玩器摊和几家小古董铺,所以20年代前后,西安除过黎明前的鬼市(贵市)上有古董的玩器出售外,南院门街是买卖古董的集中地。几十年前南院门不仅是西安的政治中心、商业中心,也是文化中心。
六、商业区的转移
辛亥革命以前,西安城区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城、南城(原因前面已提及)和东关。在这些人口集中区,逐渐形成了以南院门、西大街和东关为中心的商业区。辛亥革命后依然如故。辛亥后东大街的开辟是西安商业区逐渐转移的信号。1934年陇海铁路通车西安后,东大街离火车站和汽车站(在今西一路)都较近,已成为西安交通的枢纽,商业区就向东大街转移。1937年“七七”事变后,蒋介石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半壁河山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大批工厂内迁到西安及关中、陕南各县,陕西已成为战时工业基地。同时沦陷区的人民大批涌入西安,新市区的人口不断增长,尚仁路(今解放路)也就迅速发展成为新商业区。解放前夕,西安市的商业中心已完全转移,东大街已取代南院门,成为全市的主要商业区。现在的南院门街虽仍不通电车和公共汽车,但供应的各种食品、日常生活用品、药店、银行、照相馆,等等,仍是应有尽有,是城西南的一个小商业中心,往来行人仍颇多,相当繁华,随着居民住宅楼的不断兴建,城西南人口密集的住宅区旧面貌正在迅速变化,将来南院门街也会相应开拓宽阔,通行公共汽车和电车,成为更繁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