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西安大东门不远,路南第一条平直宽阔的街道,两侧有树荫浓密的法桐,这就是“建国路”。
远在1000多年前的盛唐时期,今日建国路及其东侧各巷的位置当在唐长安城繁华的“崇仁坊”东沿内和“胜业坊”的西沿内。在明代,今建国路北段,有郃阳郡王的府邸。清代,这个地区是荒芜的汉军驻防区。这里有着震动世界的“西安事变”的史迹。有解放前国民党军政要人、大特务的住宅和一些办事机构。
一、建国路地区的沿革
建国路地区位于西安城内东南隅,北临东大街,西至“玄风桥南巷”“玄风桥北巷”“东八道巷”“东十道巷”及“东十一道巷”的东口,东至明城墙,南至建国门及东、西顺城巷。由建国路出城过桥与环城南路的东段相接,东通东“咸宁路”,西通“雁塔路”,南通“安东街”和“安西街”。建国路为居民、机关、学校和工厂的混合区,是城内地势最高的地区。
这个地区的位置当在唐代长安城郭城内东部“崇仁坊”的东部与“胜业坊”的西部(二坊均在兴庆宫之西)。长安城各坊的繁荣,随着唐代最高统治者居住的变迁而有所不同。到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天宝年间(共44年),以兴庆宫为中心,宫的周围和“东市”附近各坊,多为贵族和大官吏的府邸所在,繁华无比,富人争相比赛房屋,社会风气奢侈达到极点。所以万年县所属皇城以东的“永兴”“崇仁”和兴庆宫西边的“胜业”等坊最为繁荣。
但在唐末,驻防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为了便于防守,放弃了已被朱温彻底破坏了的外郭城和宫城,仅将原来的皇城(即“子城”唐百官衙署所在地)加以整修,称长安新城,将原来郭城内的各坊均隔在城外,今建国路地区所在的崇仁坊和胜业坊便隔在新城外的东南方了。从唐末、五代、宋到元,各代一直如此。明代初年增修西安城时,将城的东、北两边向外扩展了约1/4。扩城后,今建国路地区便被圈在明城内的东南隅。明代在今建国路北段这块地方曾建有郃阳郡王府。明崇祯十六年(1643)农历十月,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克潼关,长驱直入,沿华县、渭南、临潼直下,从东门进城经过今建国路北口,占领了西安城。所以这里在几百年前就是城内有名的地方。
清初,顺治二年(1646)将西安城内的东北隅划为满族的居住区,修了满族驻防城,在今东大街南侧筑了一道从东门到钟楼的墙作为满城南墙,东门(长乐门)作为满城东门。在东门的东南角另建了一座“土门”,由这里往东顺满城南墙外到汉军城墙这一段有一条土路(以后也铺有石条),以后取名“头道巷”,再从汉军城墙外(在今“马厂子”东侧)往东到钟楼东南侧划出了一条供汉族走的巷道叫“顺城巷”,铺的是石条路面,汉族人和车马进西安城时,由第一道城门箭楼进来后,从瓮城的南边门出来再过土门,走头道巷和顺城巷可到城市中心。
再说汉军城墙和“南城”的变化。据《咸宁县志》载:“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添驻汉军(明末遗留下的部队和参军的汉人),复于端履门(注:应是在此以东)至东城,中间筑墙抵城南垣,为‘南城’。乾隆四年(1739)于新筑城墙开一门,曰‘通化’。四十五年(1789)汉军出旗(怕驻扎的汉军造反,令撤出),南城遂仍隶于县城。”这个地区因有“通化门”,故名“通化坊”,清嘉庆(1796—1820)初年改名“仁美坊”,现在的东羊市、和平路和建国路一带当年都在这一坊,当时这里只有几座庙宇,一片荒凉。汉军撤走后,旧汉军城墙遂被拆除。在约100年间,这里仍是狐兔出没的荒地和乱葬坟。到清光绪年间(1875—1980)在“大差市”附近(包括今建国路一带)划出了一些弯曲不直长短不一的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道路。此后大差市一带逐渐有了稀疏的人家,但仍呈荒凉状态。
辛亥革命后,拆了破庙改直了个别巷道,同时居民由西东移逐渐增多,但道路狭窄坎坷不平。到1933年前后,东南隅大部分还是庄稼地和荒废的坑凹地,由于火车将通西安,有钱的官僚们争先恐后在这里买地皮。当建国路一带圈地建住宅时,国民党市政府规定南城墙内和东城墙内留有顺城巷。在抗日战争中,东南隅的居民在城墙根挖有很多大小不同的防空洞,同时在今和平门内东侧的城墙根挖有一个大而深能通城外的洞,这是胡宗南安置秘密电台的地方。此外,当时有些由河南逃来的难民也在城墙根挖洞住家。所以这个区域的城墙内壁坍塌重严。
从陇海铁路将通西安时起,这个地区的地价由一二十元一亩(民国初年,两三银元一亩)猛增至二三百元乃至更多。经过抗日战争到解放前,东南隅的人口显著增加,尤其解放后至今,不仅机关、工厂的若干高楼崛起,若干居民和职工家属住的平房和高楼,也迅速增加,已无一块空地,连顺城巷的一部分路也被居民和工厂占用。在许多平房院内都是挤住着几户或十几户,人口密度很大,其中大部分是外地人,尤以河南省籍的人为多,而西安的老户颇少。
二、建国路面貌的变化
在建国路,有“西安事变”旧址张学良公馆和高桂滋公馆,也有过一些国民党的军政要员的住所和办事机构,解放后又驻过中共西北局和省委机关,所以这个地方颇引人注目。远在辛亥革命后,修筑东大街时开辟了一段南北走向的较宽而直的路。人们统叫“玄风桥”(即今建国路),火车通西安前夕,许多人在此纷纷买地盖房。并从原路的南头继续开辟一段到南城墙根的路也叫玄风桥。
西安解放后,这条路改名为“建国路”,只将路北头西侧的一条半截巷定名“玄风桥”(保持原玄风桥的名字)至今未变。建国路的北口与东大街、尚勤路形成“小差市”什字(今只作区片地名而延用),南至建国门,共长775.6米,包括人行道在内均宽20.8米,两侧成行的法桐已长成绿色天棚。据1981年街巷普查,包括今东十一道巷和建国门内西侧的城巷(这两处的门牌仍照旧属建国路),建国路共有门牌136个号,有些院内都住着几户或十多户,属碑林区和平路办事处管辖。“文革”中建国路曾改名“先锋街”,后又复原名至今。在抗战前,建国路南端的城墙就有一个能过单人的门洞,可能是为了便于出城耕种城壕岸上的空地而开,以后被堵;抗战期间又被挖开,并凿有拐洞,作为避轰炸的防空洞;抗战胜利后又被封住。到1967年,从建国路南端城墙根原有的防空洞处开辟了一大豁口,并在城河上建了能行汽车的大路。
解放前,建国路临街两侧已陆续修了一些平房,解放后至今房屋没有很大变化,只是在西侧的北段,建国路小学和26中学修建了楼房,南段建了两幢四层和六层的家属楼,在东侧的南段新建起了一幢五层高的机关干部家属楼。
三、建国路两侧的状况
(一)建国路的东侧
辛亥后新建东大街时,在玄风桥(今建国路)北口内东西两侧各修有以木结构为主的九间宽两层商店式楼房。50年代初,因修路拆除了北口转角处带翘角的两间商店房,其余两层楼房至今尚在,上层住人,下层的木板铺面门已换成了砖墙和镶玻璃的门窗,其中设有国营东关肉食店第一分店,此外是住户。1984年在这里的人行道上竖有碑林区个体经营摊群点的大木牌,摆着些裁剪衣服和卖小吃货的摊子。原来在街口二层楼的南侧保留着清代就有的一条东西走向的窄巷,名“东头道巷”(即清代头道巷的最东段),端对着今“东一道巷”的东口,在旧时代,有权势的人将这条巷的西头占用,从这里往南到今“建国一巷”的西口这一段,临街修建了些商店用的平房,因此这条窄巷只剩下东部的多半截了,现名“促进巷”。
由“建国一巷”西口外往南依次有:70年代建的六层楼内是“西安市服装公司”和“西安市服装质量监督检验站”。从南侧至“建国二巷”的西口这一段,在30年代后期还是一个大水坑,以后渐被垃圾填满,50年代初修了10间长一排平房,是“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市分行建国路储蓄所”和“建国二巷”内住宅的背后。
建国路“二巷”南侧到“金家巷”北侧这一大片地方原是“高桂滋公馆”,高桂滋(培五)是国民党84军军长,在火车将通西安的1933年左右,趁地价便宜,买了从今建国二巷南侧起到金家巷的北侧一大片地方,并花巨款由上海买来水泥、红松、花瓷砖等高级建筑材料,修建了一所几进深的住宅,人们称它为“高公馆”。大门在建国路东侧面西,门内是主人住的正院,建有一座带地下室面南五间宽高大的“洋房”(叫小楼),内有暖气和洗澡设置(院内建有锅炉房和水塔),建筑考究、精致大方,院内植有各样常青树木和四季花草。楼前有喷水的鱼池。由大院东边的月宫门往里,是植有优种梨和苹果等的大果园,果园中央有网球场,园的西部和北部分别有葡萄架长廊与玻璃花房。再往里是一连几个讲究的五间宽四合院。这在当时是西安唯一风景秀丽、豪华而雅致的大公馆。1935年张学良率东北军进驻陕、甘两省,张来西安后,和他的秘书赵四小姐暂住在高公馆,第二年才搬到他新买的住所“张公馆”。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当日,蒋介石从临潼被捉回,先关押在新城绥靖公署大楼(今为省长办公大楼,因墙为黄色,俗称“黄楼”),后为促使蒋更好地反省,又于14日安置到高公馆“小楼”内东边宽敞的客厅里,并随即电请中共中央派代表来西安共商大计,处理捉蒋的善后事宜。
高公馆在解放前,先后有陕西省主席祝绍周、熊斌等住过。解放初为“西北妇联”使用,后为省、市中苏友协,对外文化协会,省、市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和省作家协会等单位使用。“文革”后,在后院增建了几幢楼房,仍为“省作协”地址。作协的南侧是有名的“金家巷”。
坐落在金家巷一号的张学良公馆,也是个有名的地方,现已修葺一新,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金家巷”是建国路北段东侧的一条巷,“文革”中改名为:“先锋三巷”,后定名“建国三巷”,现又复原名。
1935年以前,“通济公司”在金家巷南侧买了大块的地皮,建了一排精巧别致的东、中、西三幢楼房,开办了“和合面粉厂”,1936年该厂和位于西安北关的“福豫面粉厂”合并。1935年,张学良来西安后先住在“高桂滋公馆”,翌年,张买了原“和合面粉厂”的院落作为官邸,简称“张公馆”,大门向西开是建国路69号。“西安事变”后,张、杨电请中共派代表团来西安,l6日,周恩来副主席率领以叶剑英、博古、罗瑞卿等同志组成的中共代表团到西安后,张学良特意将他们安置在金家巷自己的公馆内东楼第三层上(这时蒋介石住在张公馆北边的高桂滋公馆),便于进行商谈。终于迫使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促成了全国范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解放前,“张公馆”为国民党官吏使用。解放后,又增建了些平房,先是省轻工业局,后改为“省委干部招待所”至今,院内核桃树成行,浓荫蔽日,清雅整洁。
由招待所南侧至建国四巷西口这一段内,在旧时代,临街有几间矮房,住着泡豆芽菜的和做小生意的,此外是一大块倒垃圾的低洼地,解放后,属省委新建礼堂西侧的场地,并在临街又修了些平房,现在将在这一段地方建筑楼房。
由建国四巷西口外往南:临街是国民党军队师长孙沧浪(陕西蒲城县人)建的一排六个四合院住房,这是火车通西安时,廉价买地皮修房专为赚钱出售的。南邻,原来有一条东西走向可达东城墙根的小路,抗战中,有些逃来西安的难民堵了路,利用这里空地修了些简陋的参差不齐的平房,住了若干户。再南还有几个窄长的院子,密集着很简陋的小屋,有的一个门内住七八户,有的住十几户。只有碑林区建国五巷粮店的一排平房颇整齐。
建国五巷西口往南至建国六巷西口的一段内,有些旧平房已被拆,1982年建成了两幢东西走向的五层干部家属楼,还有“省信访办公室”院的西墙。
建国六巷西口外临街往南,依次是:省人事局办公院范围的西墙;一些平房住宅,其中有的院内挤住着十几户;其南邻一段小巷的东头,正在修建省委印刷厂,巷内南侧有60年代建的五层高一幢居民楼;巷口外往南,在抗战初就修了几院住宅,这些平房院将被征用建楼房;建国门内的东侧城墙边,在60年代,修了两长排平房,由于修建国门和筑顺城巷的路,已待拆除。1984年5月下旬建国门的三个城门洞已券好,目前正在赶修建国门外城河大桥。
(二)建国路的西侧
建国路北口的西侧和东侧对称,原来也有辛亥后建的9间宽两层带翘角的木板门面商店房,解放后已很破烂,修路时全被拆,改建为7间平房。
“东一道巷”东口外往南到“玄风桥”东口这一段,旧时代临街建的十几间木板门面简陋平房内是小吃食铺。解放后,由于建国路一带增加了机关、学校和居民,所以将一部分旧平房改造为二层楼房,内设国营蔬菜店和公私合营的杂货糕点铺。原来私人的醪糟、馄饨铺在工商业改造时停业,成了居民住房。再南,除几间住户的平房,有旧时代建的15间以木结构为主的两层商店房,楼上有通走廊,70年代将楼上下换成砖墙和镶玻璃的门窗,内设国营杂货铺、粮店和油脂门市部。
自落实党的三中全会经济政策以来,在“玄风桥”东口,经常有些农民和二道贩子推着小车和自行车卖各种蔬菜及鸡蛋,也有国营肉店推车来这里卖生、熟肉的,每天午前这里熙熙攘攘像个小市场。
从“玄风桥”南侧起,南至“东八道巷”,东至建国路的西侧,西至“玄风桥南巷”,这一大块地方在清代是荒地,大部分是乱葬坟,到民国初年成了韩绾青私人的地皮。1935年张学良率部来西安后,从韩手中将这块地买下修了些平房,为卫队团使用,当时张学良的姐姐张冠英也住在这里,所有房产地皮都由她负责管理。张冠英为了与在西安的东北人联络乡情,互通信息,聚会联欢,倡议组织了“东北同乡会”,并在这块地的北部修了三间门房、五间大厅和一些平房作为会址。东北同乡会结束后,原东北军的一个军长缪徵流在胡宗南手下做官时占用这里作为他的公馆,在西安解放前夕,缪某被胡送往台湾。解放后,西北妇联的部分同志在此住过,以后作家协会的领导同志也住过一段时间。1958年,26中学将原来东北同乡会旧地收入学校范围,拆掉了些旧房,建起一幢东西长的三层教学和办公用的楼房,在楼后的西部至今仍保存着原来几间坐北向南的大平房。在抗日战争期间,这里设有阎锡山的被服厂,也住着些东北军的家属。1948年这里还有一所私立韩新中学校。紧挨26中学大门外南边一段围墙,搭了些石棉瓦矮房,设有该校待业青年的“新力商店”;还有公社开的蒸馍铺。在建国路小学门外的南侧也是靠墙搭了些小房,设有出售学生用的各种作业本、各种烟酒糖果杂货的商店和专门压面条的小铺。小学的南侧是“东八道巷”。
从“八道巷”东口起,往西至“玄风桥南巷”的南门,往南至“东十道巷”东口内的一段,这块地方内曾有古“关帝庙”和光绪年间的“火药库”。民国年间,这些建筑已倾圮,在废墟上修了些住宅。
“八道巷”东口外往南依次有:碑林区办的“西安大联五金厂”,这是60年代初,街道上十多位家庭妇女自己组织起来,在公社支持下开办的修理体育器械厂,以后改为碑林区办“制造机械零件厂”。厂南隔壁是旧时代修建的一所较讲究的三合院(砖砌的二门楼上有“寄庐”二字)和临街的一排高大平房,除住户外,设有一个“少年文化活动站”。再南,经过“后丰富里”的东口和“前丰富里”的东口到“东十道巷”东口,在这段内,已将几十年前的旧平房翻修过,内设有“国营华强体育器械门市部”和待业青年开的“西安华强青年商店”。
“十道巷”东口外往南到“东十一道巷”口之间的一段平房内,除公社用一部分外,大部分地方内设的是“国营先锋门市部”副食店,这是建国路唯一副食糕点品种较丰富的商店。在十一道巷口,除固定摆有被批准的个体户菜摊,也常有农民和住在郊区退休了的职工推自行车来卖菜的。
“十一道巷”口外往南到建国门内的一长段内,都是旧时代修的住宅,其中有的旧院改为简陋的厂房,有些旧院落虽已经翻修,但内部人口密集,每个门号内都住着几户、十几户。只有在中段,70年代拆了旧院建起了一幢五层的某单位家属楼,近年来在楼下设了“陕西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展销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