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路”这条街,由于它的东段在解放前有个“三民主义青年团”而得名。青年路东段,在解放前长期叫梁府街,中段和西段名东九府街和四九府街。青年路的东口在北大街,西口在前卫街,自1974年前卫街的北头开宽了北城墙缺口后,进出城的车辆行人就更多了,它成为仅次于莲湖路的一条东西要道。街的宽度和数十年前一样,只是东段的路基由于解放后修路垫高了一些。
唐代将隋“大兴宫”改称“太极宫”,通常称其为“西内”。现在青年路的位置,就在唐“太极宫”的范围内。
明太祖朱元璋封其次子朱樉为秦王,修建了秦王府(即今新城)。为了护卫在城内的王府,还重新修筑了西安城。
明太祖的儿子辈都是一字王,如“秦”王。到他的第三代孙子辈是二字如王,如“郃阳”王、“千阳”王等。据《关中胜迹图志》中记载:“千阳王府在秦府西北半里。”(在秦王府西北方向的只这一个王府,唯里数不一定对。)另外,千阳王府是第八个二字王的王府,若连秦王府算在一起,它就是第九个王府。而这个王府,就在现在的青年路中段的“止园”的位置上。后世可能因此将这条东西街分成两段,取名“王家街”和“九府街”。在清代《西安府图》中的王家街的位置,是今青年路的东段,九府街则是青年路的中段和西段。
一、青年路东段——原名梁府街,现在是对外开放点,外宾常到这里参观访问
清代西安府的东半部,是咸宁县管辖区,西半部基本上归长安县管(其中有少许地方归咸宁县管)。梁府街在北大街以西,所以属长安县的范围。至于青年路东段在什么时候和由于什么原因将“王家街”改名为“梁府街”的,尚不清楚。
梁府街(清代“王家街”)路南全是居民住宅,唯西头曾有个小庙,1926年西安城被围后,由当地官家出租给市民,开过一家小饭馆,现在这里是青年路的少年文化活动站。现在的路南还有“青年路车镜工厂”“青年路公社卫生香厂”和“青年路合作医疗站”。
梁府街路北,过去有工厂、机关和学校,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这条街为陕西女子教育的发祥地。现在分述如下:
1.“宝陕局”
宝陕局修建于清康熙年间(今西安市团委所在地),前门在王家街,后边到曹家巷。这是个铸钱局,即铸一般使用的铜钱(俗名“麻钱”),康熙年间还铸造一种比通用的铜钱质量稍好、分量较重、较大的标准制钱,名“康熙钱”。这种钱按有韵的20个字排列,每个钱上有其中1个字。20个字是:“同福临东江,宣无苏蓟昌,宁河南广治,台桂陕云章。”这20个字,代表当时全国20个铸钱局。例如第18个“陕”字代表宝陕钱局。这种钱19个都较大,唯第16个有“台”字的较小,这原因须从台湾的失而复得来说明: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一部分,台湾人民过着被奴役的生活,清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率领舰队进军台湾。清圣祖康熙元年(1662)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郑成功经过九个月的战斗,迫使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由于台湾归清政府管辖稍迟,所以这个“台”字钱稍小,以示区别。
这种标准“字钱”虽和一般铜钱一样在社会上通用,但由于数量很少,又颇精致,后来不容易碰到,所以人们都好奇、喜爱,若偶然发现了这种钱,就很珍视,舍不得用,积攒着给孩子们玩,青少年们往往为了凑够一套20个字的“字钱”,用几个麻钱换一个字钱。也有些人利用这20个字钱的顺序和韵脚做游戏,叫“游字钱”,甚至用这种钱进行赌博。在我幼年的时候,这种字钱在社会上已很少,所以孩子们很稀罕。
2.“提学使衙门”
清代光绪三十一年,将“宝陕局”改为“提学使衙门”,学使刘廷琛九月才自三原移此,它是统辖全省学务的机构。辛亥革命后,这个机构取消,陕西的学校教育由省长公署的教育科管。陕西省教育厅成立后,先设在大湘子庙街,1918年迁到东大街(现陕西日报社所在地),1925年又迁到梁府街,现在的团市委所在地。
3.“官书局”
在“提学使衙门”(今团市委地址)以东,清末设有“官书局”,其中有铅印、石印。印刷的报纸名《秦中宫报》,并翻印北京出版的“字课图说”和其他教材方面的材料。民国初年,“官书局”改名为“教育图书社”,除印教育方面的材料外,还印过《历史画报》和音乐方面的“五线谱”。冯玉祥在陕西时,印过《革命军人朝报》。1926年,当时教育界进步人士王授金先生(渭华暴动时牺牲)担任过这个图书社的社长。1927年初,国民革命军驻陕总部(于右任是总司令)在教育图书社这个地方成立了《国民日报》社,社长名刘天章,是共产党员,后来牺牲在山西。1927年下半年冯玉祥与蒋介石合流后,反动派强迫其在该报上登过反共的文章。原“官书局”和“教育图书社”以及《国民日报》社的地址,现在是西安市第二印刷厂。这个印刷机构从清末演变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
4.“省道局”——“汽车局”
1926年前,在现在团市委的东偏院设有“省道局”是由省实业厅分出来专管全省道路的机构,以后改为“汽车局”。由北洋交通大学毕业的曹葵生担任汽车局长。1927年,汽车局结束后,吴砚青(吴云芳)先生在这个地方创办了“女子平民职业学校”。
5.“通俗讲演所”
今团市委地址的西边,原有一座神庙,清末将庙改建为“通俗讲演所”,属社会教育事业,以“启发民智”为目的,自编和翻版北京印的宣传立宪、爱国等内容的通俗材料,发到陕西各地。当冯玉祥驻陕时,黄统任讲演所所长(以后于1927年下半年起任过教育厅长),训练宣传人才,向群众口头讲演,宣传爱国、扫除文盲、革除旧风俗习惯等道理。冯离陕后,这些事就停止了。以后也派过所长,名李生瑞(乾县人,留日学生),但没实际工作,只有空架子。1927年,讲演所的地址交给了女子师范附属小学。
6.“女子小学”和“女子师范”的创办与沿革
清光绪年间,在西安东关东新巷,基督教会外国传教士办了“私立尊德女子小学校”,这是陕西女子教育最初的萌芽,这个小学的初级是复式班(一个班包括几个年级)和高级班共约三四十名学生。辛亥革命中杀旗人,外国传教士害怕被杀逃走,尊德小学曾一度停办。
清末宣统元年,官府在梁府街创办了“女子小学校”,这是陕西省第一所公立女子学校,校址包括现在的青年路小学以及它后面(在街面上,青小与幼儿园之间有几家住宅)往东到现在的幼儿园,校门就在现在青年路小学的大门处。这个女小的学生一直很少,到1922年前后,初等小学为四年制,每年级1个班,约30人左右。高等小学为三年制,每年级也是1个班,约20人左右,毕业时仅余十几人。学生中,年龄大小差别很大,有的已经结过婚,年龄较大和离学校较远的学生都住在学校,认为女孩子不应该“出头露面”在街上走,同时家里也不放心,所以学校只允许年龄小而又离家很近的学生走读。学生中有小姐,有少奶奶,这些人有钱有势,只是为有个时髦的“女学生”头衔而来学校瞎混。这里举一个学生为例:三原县安吴堡有个很有钱的寡妇,远近出名,当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慈禧太后避难来西安以后,安吴堡寡妇就用大量金银行贿,拜慈禧为干娘,被封为“一品夫人”,既有钱又有势,她把已经十七八岁的女儿吴宜棣,送来西安住女子小学。这个女子年龄虽大,却矮得像个小孩,脑袋特别大,脸黄胀丑,却很爱打扮,每隔几天要换件新绸缎衣服,还带了个丫头到学校来侍候她,一不高兴就打丫头出气,谁也不敢劝说。上学不到一年,实在学不进去,就退学回去了。
宣统二年(1910),在清末办的“女子小学校”的校址内,拨出了些地方,创办了“陕西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时也是陕西女子教育的最高学府),将女子小学改为“女师附属小学”。女师和附小是一个校门,即今青年路小学的大门。大门内是一座二层的办公楼,东西两边的两层楼房,是学生的教室和宿舍,还有一些平房做厨房、饭堂等用,后面操场的北墙在曹家巷,学校后面的东部属附小用(今幼儿园和它后边的地方),师范部与小学部之间有个花园(校园)相隔。1927年,女师附小在今幼儿园所在处,另开了校门。
现在的幼儿园,创办于1918年,是陕西第一个幼儿园,一直是附属在女师附小内。解放后该园增添设备,扩充了班次,现在名“莲湖区青年路幼儿园”。
创办女师的年代,还是在多少年来“女子无才便是德”以及“三从四德”等等封建道德压迫得妇女喘不过气来的时候。西安是陕西省会所在,但到女子小学读书的人并不多,到女师上学的更少,外县女子教育更是可想而知。当时为了提倡女子上学,女师在外县也招学生,办法是由县衙门考试选送,对考取的仅一名学生非常重视,给家里送印有“龙凤呈祥”的大喜报及文具等,并放鞭炮贺喜,来省城的路费和上学的生活费全由县政府出。就这样,外地来西安上女师的还是很少。现在我还记得1915年我的四姑母,由陕南城固县来西安上学的事:城固县女子小学只有十几名学生,像个私塾。当县政府提出要选送女生进省上学的事以后,家长们都害怕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山外(指西安)来,所以都避而不参加考选,当我祖母决定让我四姑出远门上女师时,亲友邻舍都表示反对并加以指责,认为“大姑娘出门叫人笑话,也不放心。女子念书有什么用处,顶多识几个字就行了,好好给找个婆家,命好了遇个好女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出了嫁就揭过一篇了”。在众人反对下,我姑母还是决然来上女师了,但以后因丈夫阻挠,中途退了学。1917年我的姨母杨志贞(后来参加创办女子平民职业学校)也是经过一番奋斗受挫折才由城固来西安上学的。那时候,由城固县坐轿来西安,翻山越岭得走10天左右,有时还会遇到“刀客”抢劫,女眷进省城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事。几十年前,苦难深重的妇女,要求知识是多么困难啊!
“省立第一女子师范”的第一任校长是由省巡案使教育科派的一位外省人田淑贞(女)以后这位校长嫁给长安县县长杨善真当了太太。继任校长名张效铭(西轩)是清代西安府学教授,民初曾任过教育司长的人。在他任校长的八九年间,虽然要求学生按旧道德标准规规矩矩,严守校规,安心上课读死书,但在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和全国各地爱国学生运动波及到西安的男女学校时,女师学生也不例外地卷入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走上街头参加游行示威。高喊“抵制日货”“还我胶济铁路”“收回青岛”“反对二十一条件”等口号。
1925年,大佛教徒和极力推行旧道德的康寄遥任女师校长,学生们不服他那一套管教办法,不久康就离任了。相继有石雨琴、呼延震东两位名教师任女师校长。1926年冬,西安城围解除后,政治形势大好,1927年初,西安教育界人士更动,女子师范换的校长是当时较进步的曹配言先生,聘请了一些进步教师,如革命诗人柯仲平同志,就是在1927年来陕后到省女师和省一中教课的。还有白超然、杨慰祖等同志(当时都是共产党员)也在女师教书。
女师曾于1918年前后附设有职业班,主要课程是“手工”,即用绸子、羽毛、通草纸等原料做花鸟人物山水等工艺品,还有图画、编织等课,几年后,这个职业班取消。女子师范的课程中设有“家事”课,主要教“烹调”等,这可能是从日本女子教育中有“家政系”学来的。1928年曹配言到南京去做官,由教育界名流刘依仁(刘安国,现在省文史馆)先生接任女师校长,女师内增设了初级女子中学部。1929年吴云芳(吴砚书,市政协委员,已故)任女师校长后,又设了职业班,这是由于吴先生从北京女师大的家政系毕业回陕后,1924年前后就在女师教书,几年来她主要教的是烹调、家政、炭粉画等。
在30年代以前,陕西女子教育一直不发达,上学的人数相当少,女师发展到五年制时(三年简易师范,两年高级师范),5个年级共5个班,中学部3个年级共3个班,每个班只有学生二三十名,到毕业时就更少了。例如1930年底毕业的师范部第11级学生共18名,毕业的中学部第一级学生共16名,而全校的教职员却不少,例如1930年下半年教职员共有32人(包括部分兼课教师),当时该校的课程,除国文、算学、英语、史地、博物(即动、植物、生理)、物理、音乐、图画、美术外,还有伦理学(何寓础同志任教)、党义(三民主义)和柔术(国术类,由72岁的老人边彦昌任教)。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在党的领导下不断蓬勃向前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在迅速提高,妇女界自不例外。女师校长吴砚青系封建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宗法思想和封建道德观念较深、但受到新思潮的影响,思想也有所变化,同情受压迫、受贫困的妇女同胞,主张女子应受教育、应该自立等。例如她在1930年亲自给“陕西省第一女子师范部第11级中学部第一级毕业同学录”作的序言中写道:“……从此而后诸生或东瀛、西欧、南美、北俄远适异国以求学,即不然京津沪汉近在国内,更不然置身教育界供献社会……更有重者焉!当此妇女解放、社交公开、经济独立、参政当权,皆诸生所应有事,要非有高深之学问不可,有高深之学问而无优美之人格尤不可。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又曰‘如金如锡,如圭如璧’愿诸生共勉之……”
1930年后,吴砚青辞去女师校长。专负责办“女子平民职业学校”。继任女师校长的是名教师侯佩苍先生,约一年后,1932年,又由教育界名流王君毅继任校长数年。
1934年前后革命前辈李敷仁同志在女师、女中教“公民课”,但他讲的不是课本上的三民主义等内容,而是利用课堂揭露旧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宣传革命的道理,所以他上“公民课”,学生很爱听,很受欢迎。
1937年在西七路新修建了西安女子中学的校址(解放前是师范专科学校地址,现在是西安市90中学),原来在女师附设的女中部分出来迁到新址。西安女中第一任校长名李竹逸(女,四川人)。1938年,学校疏散,迁往陕南西乡县。1943年又在后宰门新修了女中校舍(今西安市89中学),西安女中由西乡县迁回西安的新校址,并附设了三年制的简易师范班。梁府街的原女师地址,创办了陕西省商业专科学校。
7.女子平民职业学校的创办与变迁
省“汽车局”(在今团市委的东偏院)于1927年夏结束后,这个地址有破旧平房20多间,且有较宽敞的院落。吴砚青先生为了实现她的“妇女有了职业能自谋生活就不受压迫了”的愿望(也是为了提高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名望),奔走呼吁,动员社会力量,争取到了这块地方。于是邀约了几位有志办女子职业教育的女教师,如李竞寰、朱仲竹、杨志贞等(均已去世)创办了“私立女子平民职业学校”,这是陕西第一个女子职业学校,筹办时没分文经费,也没一点设备、家具,吴砚青邀请了些热心教育事业的人士组成了董事会,由校董们捐款和向社会上募款购置了生产工具(如织袜机、缝纫机等)和教具,并修缮了房屋。初办时,几位创办人(也是主要教师)没有工资,只有少数伙食补贴,只有请的技师才有工资。以后由于学校的产品能够畅销,并对外加工订货,学校的经费情况才显著好转,除能给教职员工正常发工资(比公立学校的低)外,还给贫困的学生供给伙食费,同时增添设备,扩充校舍。
“女子平民职业学校”设有织袜、织毛巾、织布、印染和缝纫等科。对学生以训练技术为主,同时按文化程度分初、高两级,教授国文、数学、珠算等文化课程(相当初小、高小程度)。学生毕业后,有的留校工作(成为技术熟练的工人),有的自动组合小集体织袜、织毛巾、印花床单、门帘等,自产自销。
这个学校开办三四年后,由于学校的发展改名为“私立培华女子职业学校”。1937年抗战开始后,日寇轰炸西安,1938年下半年培华学校迁往后方陕南的西乡县,留下些织布机,在南四府街租了地方织军布支援抗战。这个学校一直是勤俭办事业,全校上下较团结,一致的目的是克服困难,加强学习,提高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巩固和发展学校。大约在1935年前后,该校有一位文书是华县人,名任天增(字寿堂),思想较进步,掩护过地下党员,如刘绍康(现在西安医院)。
该校迁移时,西安的大多数学生(包括技术好的)未去,到西乡县后,另招收当地学生训练,学校规模小,产品少,销路不好,教职员工的生活相当困难,后来又发生了一次火灾,产品和设备损失较大,虽然吴砚青及师生愿受艰苦尽力支撑学校办下去,但在山区的西乡县困难很多,加之在抗战时期很艰苦和国民党政府的法币迅速贬值的情况下,培华职业学校实际上是难以支持下去的。吴校长认为原来专办女子职业教育的愿望失败,便决定在西安设法另办学校。
1942年前后,吴砚青和校董们用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在后宰门争取到了一块地方并募得了捐款修建新校舍。培华学校于1942年从西乡县迁回西安后,改名为“私立培华染织科职业学校”,也招收男生,同时开设的有初中班(男女兼收)和高中程度的会计班。一两年后又改名为“私立培华中学”,以办初级中学为主,同时设有两个年级的会计班。学校经费和教职工的工资全靠收学生的学费。解放前公立的学校少,失学的人很多,另外学生升高中升大学很不容易考取,为了有学校上,为了能升学,哪怕是私立中学的学费重,也情愿去上。当时私立培华学校功课严格,教师好,所以较出名,想来这里上学的很多。
解放前吴砚青虽曾任国民党的立法委员,和反动的党政当局有来往,但她在学校没大搞反动的政治活动,只是主张教好功课,提高升学率,学校聘请的教师不仅教书好,其中有些还思想较进步。学校对学生学功课抓的很紧,校内反动党团未能猖狂活动。解放后私立培华学校被教育局接收,对学生和教职员工都做了妥善的安排。吴砚青校长做了西安市政协委员,有相当高的工资。校务主任鲍廷忱先后担任市师范的副校长、小学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等职。
二、青年路中段和西段——东九府街和西九府街
这条街道也在唐“太极宫”的范围内。九府街的路南,过去和现在全是居民住宅。路北除大部分是住宅外,有几个地方分述如下:
1.“止园”——现在是“止园招待所”
唐“太极宫”城南面有三门,正中的名“承天门”,在今莲湖公园的位置。“承天门”是举行“外朝”的地方,每逢国家大典如改元、大赦、元旦、冬至大朝会以及阅兵、受降、接受外国的朝贡和接见“四夷”的宾客等,皇帝都登承天门举行。端对“承天门”北面的第一座雄伟的大殿,隋名“大兴殿”,唐武德元年改名“太极殿”(是太极宫的正殿),是举行“中朝”的地方,皇帝日常在这里接见群臣,可以说是唐初政治的中枢所在。“太极宫”大致在今“止园”的位置(止园在正对着莲湖公园的方向)。到明代,朱元璋的孙辈千阳郡王的王府在今止园的位置。
千阳郡王的后代“舍宅为寺”将府第变为庙宇,名“十方院”。寺庙有两种:一种是子孙庙,和尚把寺庙作为他们的私产相传下去;一种是“十方庙”意思是众人的庙。到了民国初年,这个“十方院”还残存一座朝东的大殿。
民国年间,当局把“十方院”当作官产变卖,卖给陕西督军陈树藩的师长白鸿儒的军需肖汉三,后来肖将“十方院”的西半部卖给温君伟,东半部卖给王旭斋。1930年9月,杨虎城将军回陕,任讨逆17路总指挥兼陕西省政府主席时,从温某手中买了十方院的西半部,又往北扩充买到十几亩地皮,修建了一座较大的房屋,取名“止园”。这是杨向蒋介石表态“止于此”,再没有其他野心的意思。本来杨将军的家住在红埠街(今市第二房地局所在地),“止园”是他的别墅,也招待重要的朋友。西安事变时,边区政府财政厅长南汉宸同志曾在这里驻过。
杨将军被迫离陕后,国民党政府以“止园”为招待所。抗日战争中,省政府主席熊斌、祝绍周均以“止园”为他们的公馆。1947、1948年董钊任省主席时,把止园改为国民党的特务机关驻地。
2.“模范监狱”——现在是“劳改局”。
清代末年改良刑法,修建监狱。在西安九府街修的监狱名“模范监狱”,这是个关押已判决犯人的地方。但也有例外,如民国初年,袁世凯的亲信陆建章任陕西督军时,为了欺压他的前任都督张凤翙,将张委任的西北大学校长钱鸿均(字陶之,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法学博士)逮捕押入这个监狱,加的罪名是“以假学渔利”意思是办学贪污,一年多以后,经钱某的岳父王季斌(进士)设法向陆建章说情,才被释放。
1916年在这里发生过“洗监”事件:陆建章被撤换将离陕,陈树藩未接任督军的时候,由于平素犯人都反对陆,所以想趁机“炸狱”(犯人造反逃跑),不幸消息走露,当犯人由监狱往出逃时,陆建章派宪兵去镇压,实行“洗监”(全杀)大多数犯人当场被枪刀杀死,只有十几名犯人逃了出去,这些人往西袭击了老关庙警察派出所,宪兵追去,也都全部被枪杀了。
1927年国民党政府将“模范监狱”改名为“陕西省第一监狱”,直到解放后仍是这个名字。解放后在这里关押的犯人,经过劳动改造,受教育,不仅思想改造有收获,而且学会了手艺,如做鞋、编织等,产品的质量也不错。在文化革命前,拆去了一些监狱的旧平房,由犯人参加劳动修了一座四层高的大楼,改为“陕西省劳改局”,把犯人迁往外地劳动改造。
3.“吕祖庙”——现在是西安市44中
原西九府街有一所吕洞宾的庙,名“吕祖庙”,属道教,为清代所修建,庙宇规模大,香火旺盛,附近一些穷人靠在门前卖香烛纸钱谋生。我记得在1925年以前,每年过庙会唱大戏,以后庙宇年久失修,但每逢阴历的初一、十五,仍然香火旺盛。解放后,人民群众破除迷信,没有人去烧香了。为了适应发展教育事业的需要,拆了破烂的吕祖庙,修建了现在的西安市第44中学校。
现在的青年路虽未开拓得更宽,但两旁房屋整齐,路面全为沥青所铺,人行道也铺上了方格红砖,路旁槐树成荫,整条路经常打扫的很清洁,在这条路上行走,颇感舒适清爽。随着四化的逐步实现和城市的发展,青年路必然会变得更年轻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