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什字

在旧中国,五味什字以史迹多、大的中药店多和名贵小吃多而闻名。
这条街位于南院门西侧,东起南院门,西止南四府街。这条街及其南侧至南城墙附近大片地方,在唐代,是皇城内鸿胪寺(管理宾客或合议事务的官署)及鸿胪馆(接待外来宾客官员的地方)地址的东半部地方。这条街的北侧,在唐代是宗正寺(管天子、九族、六亲之属籍)的范围。现在五味什字街有32个门牌,292户,1943人(是1983年的数字),属南院门街道办事处管辖。解放后铺设沥青路面,长290米,宽12米(包括宽窄不等的青砖人行道)。南北行道边上植有成行的五角枫。驻有西安大学、西安市第六中学、西安市结核病防治所、藻露堂中药店等七个单位。南侧临街现在还是旧平房多。在南侧东段的原山东会馆(今结核病防治所)西侧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窄半截巷名“水车巷”,清代就有此巷,当年巷内略呈“十”字状,现在已变得较直,长199米,宽2.5米,青砖铺路,共有17个门牌号。五味什字街北侧临街,除几间旧式二层商店楼房,余均为解放后建的平房和新建的楼群。
在街北侧的人行道上,从东口到西口全是农贸市场的范围,摆满了蔬菜、猪肉、蛋类、豆制品等。
由南院门街西口、南广济街南口、大保吉巷北口和西边一条街的东口汇合一起形成个“十”字状,这块地方叫“五味什字”,和它相连的西边一条街也叫“五味什字”。为什么叫“五味什字”,相传有几种说法:我国医药自古讲求“四气五味”,五味指“甘、辛、酸、苦、咸”,这里是大药铺集中的地方,所以以“五味”取名。另一说,由于这里有许多名贵小吃及有名的“五味居”山西削面馆(后迁往他处)而得名。还有说法,在什字这里可能曾是唐代鸿胪馆内烹调的地方,或者曾是集中卖调料的地方,所以取“五味”之名。现将五味什字南北两侧的特点及其变化简述于下:
一、五味什字街的史迹
南侧,由东往西,依次有:
1.山东会馆,为清代末年建。现尚残存几间临街的高大平房和原来的水磨青砖墙,墙头上的雕花砖及檐下的雕花檩仍完整。院内尚留有几间带雕花屋脊和兽头的高大平房。辛亥革命后不久,华洋义赈会设在这里。继而是账务会的地方。1946年陕西盐务分局由原四府街两湖会馆迁至山东会馆办公。由于解放战争进展迅速,该局于1949年3月间,先退至宝鸡,继至汉中,最后到四川三台。解放后,该局长冯宝墀携带档案、人员于1950年向我党接管机构办理了移交手续。山东会馆暂闲着。1951年,在西五路西段北侧的西京医院将山东会馆地方买下,加以修缮,医院迁来这里继续开业。1956年西京医院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全部归公。现在这里设的是西安市结核病防治所(20多年前,该所在南大街中段东侧)。
2.万清寺。这是清代修建的寺院。民国初年,将这里改建成一所官办的女子初级小学。大约在1925年以前将这所女校改名为“正本小学”,直到抗日战争前期,西安常受敌机轰炸的威胁,小学遂停办。在抗战期间,成柏仁先生创办的《秦风日报》和刘文伯先生创办的《工商日报》联合发行,曾在这里设过营业部,因联合版发表“反内战、反独裁”的进步言论,遭到特务迫害,逮捕了主编张性初,捣毁了营业部,强迫两报停刊。现在院内残存着原来东西走向的几间旧式平房,墙上用青砖箍成带半圆形顶的几个窗子仍完整,当年联合版的营业部就设在这座房内。
解放初,自来水公司安装队设在这里。以后公司迁往西关新址,该公司在这里办了一所园林学校(当时公司和园林学校是一个系统)。以后该校停办,这里成了自来水公司的家庭院至今。现在院内的平房既不整齐,大小也不均匀。
3.西安大学。在五味什字街南侧的西头,在清代,是“两湖会馆”北部的范围,临五味什字街朝北开有一小后门,但长期封闭不用。会馆的正门开在南四府街东侧的北头。
50年代前期,在两湖会馆北部分地方,修缮了旧房并增建了些平房,开办了西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由在教育界工作多年的民主人士鲍廷忱(市政协委员)任校长。80年代初,用原进修学校校址,再往东往南扩充使用了两湖会馆全部地方,增建了校舍,创办了一所“西安大学”,学生自费走读,学制四年,毕业后国家发给证书,按正式大学毕业生待遇,择优推荐工作。
现在西安大学校址的大门内,在正面还残存着几间东西走向的带雕花砖墙头和雕花木檩的大厅房,不久将被拆除,另建新楼。
北侧,由东往西,依次有:
1.安徽会馆。在五味什字东口内北侧,第一个大中药店藻露堂西边过几间两层旧式楼街房就是清代到民国年间的安徽会馆,地面很大。1932年,在这里成立了“西北文化日报社”,主要负责人及骨干力量,有宋绮云(烈士)、曹绶祉等地下党员和徐国馨(《西北文化日报》总编辑)、曹冷泉等进步人士。《文化日报》是当地较进步的报纸。抗日战争初期,报社迁到北大街以后,在西安常受敌机空袭的威胁下,安徽会馆较长一段时间闲着没有什么单位使用。只有实验剧团的布景之类的东西在该馆存放过。解放后,政府将安徽会馆两邻的协锁衙门遗址也包括在内,将旧房加以整修并扩建了些平房,办了一所小学。取名“五味什字小学”,至今未变。
2.中州会馆(即河南会馆)和中州西馆。这大小两个会馆是连在一起的,均为清代所建,即河南旅陕同乡会会址。
1926年西安城被镇嵩军刘镇华包围期间,杨虎城将军常在这个会馆内西边的“可园”住。第一次国内大革命时,1927年初,西安农民运动筹备处住会馆办公。以后“西京日报社”成立,租了中州会馆的正院为社址。当时会馆内两边是大块空地(可能曾是花园)和一些平房。
杨虎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后,想在他领导的17路军和进步人士中,发动一些人从事医药卫生事业,办一所既便于群众就诊,又不受政局变动的影响,也不受经费拘束的私立医院。于是在17路军的各级军官和进步人士中筹募资金,组织筹备,租中州会馆的房屋为院址,由薛子南任院长兼主任医师,于1933年3月成立了西京医院正式开业,接受门诊和住院的医疗任务。当时全院共有房屋40余间,职工30余人,设各种病床30余张,每日门诊约四五十人。1935年,省主席邵力子在西三路西段(今西安市中心医院住院部)拨给了一段地皮筹建西京医院新址。在此期间,五味什字的西京医院内掩护过革命同志和进步青年,使他们得以与地下党联系趁机离院转往延安。1937年10月,新址落成应诊,中州会馆的业务仍照常进行,形成南北两院同时应诊的局面,以后通称为南院和北院。两院共计有房屋80余间,职工60余人,病床60余张,每日门诊近百人。在抗日战争期间,西安城内的公立中学纷纷外迁,适应需要,西安出现了办小规模私立中学热。1943年,旅陕的河南籍人士要在中州会馆筹办一所私立中学,医院只得把南院并入北院。1951年,政府发给西京医院30万元,让另找地址开业,于是该院将一部分资金在五味什字街南侧东段购买了山东会馆的房屋迁建西京医院继续开业,为广大患者服务。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西京医院将全部人力、财力、物力交公。
在1943年8月,河南籍人士筹资在中州会馆(包括其两邻的中州西馆)办起了一所有高、初两级的完全中学,名叫“私立西北中学”,在中州会馆大门西边另开了校门。中州会馆理事会理事长、西北中学董事会董事长兼校长是辛亥革命陕西起义领导人之一张钫(字伯英)先生。这所学校的教与学的质量,在同时期的公、私立中学中是较好的。1952年10月,该校由市教育局接管,改名“西安市第六中学”,属公办性质。第六中学现为西安市的重点中学之一,有22个班级,其中高中9个班,初中13个班,共130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有140多人。近几年来,这个中学的升学率较高。
3.多忠勇公祠(即忠义祠),清同治十二年(1873)为西安将军多隆阿建。多忠勇公是个剿灭陕西革命力量、双手沾满陕人鲜血的刽子手。
在鸦片战争后的八九年间,旧的封建压迫加上新的资本主义侵略,把中国人民推向更苦难的深渊。广大农民、手工业者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大小起义遍及内地各省和边远地区,当时白莲教、天理教、捻军、斋教、长枪会、小刀会、天地会(又称洪门、三合会、三点会)的势力几乎散布于全国各地。尤其是洪秀全于1851年1月11日创立的拜上帝会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建立革命政权后,鼓舞千百万被奴役的农民群众通过变革现实的斗争,去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社会。太平军把清朝皇帝及官吏地主等反动统治者叫做“阎罗妖”及妖徒鬼卒,号召人民“共击灭之”,这就动员了广大农民群众起来推翻满清反动统治。
在全国各地各族人民的革命怒潮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清廷摇摇欲坠的情况下,清文宗奕*(左为讠,上为宀下为一)咸丰皇帝(1851—1861)要扩充军力以镇压城市革命人民,因而也到边疆地区去招兵。当时有一蒙古人名多隆阿,字礼堂,隶黑龙江都伍世袭骑都尉,应募参军。他随军入关后,转战汴、燕、赵、齐、吴、皖、鄂、秦等省,经历数十年,身经数百战,克复省城、州、县所向无前,民军望风披靡不敢交锋,所以清廷认为他忠诚仁烈,有勇有谋,为咸丰、同治间第一名将。当多隆阿督师入陕时已患病,但每临阵作战则精神奋发、不获胜绝不回转,终于“将东西两陕全肃清”,军中视他如神明。当蓝大顺(四川起义的农民军领袖之一,属太平军的一小支)的兵力盘踞周至县境时,他限期予以消灭,并亲自督战,在奋战中身受重创,伤病齐发,这个效忠清廷屠杀起义人民的刽子手于同治三年(1864)死于周至大营,终年47岁。清政府追封他太子太保给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入祀京师昭忠祠。并令在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陕西等立功省均建专祠,赏银千两治丧,并以其生平事迹给予“忠勇”的称号。在陕西给多隆阿修建的祠堂颇宏伟壮丽。
辛亥革命后,多忠勇公祠长期荒凉。在革命力量蓬勃发展的情况下,陕西农民协会设在这个祠内。当时,平民教育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平民教育委员会”也设在这里,在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全市还开设了一些平民学校,陈浩生、党修甫等同志编写了《平民课本》。
1927年初,国民联军苏联军事顾问团的赛夫林、鸟曼诺夫等在这个祠内住过。不久,中共领导的省、市总工会设在这里。从同年的六月以后,政局恶化,西安白色恐怖严重,工会遂停止了工作。当时,党内的交通处也设在这里。
杨虎城将军回到陕西后,以马青苑为司令的西安警备司令部驻扎在多公祠内。1931年,还在祠内成立了政治部宣传队,招收的宣传员均穿军装,有一位女宣传员是省立女子师范学生名胡颖(原名胡孝英),剪短发穿军装,常经过南院门,当时南院门是城内较繁华的地方,人很多,所以颇引逗群众的注意,于是一大伙流氓齐鼓掌大笑故意臊皮,酿成了所谓“拍手事件”。
抗日战争开始后,军需局驻在多公祠内直到抗战胜利。
4.印花税局,建于民国初年。至今,原来青砖箍的上部为半圆形矮小的税局门尚完整,内部的旧平房已全拆。在抗日战争期间,印花税局结束后,这里成了“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监理处的地方。解放初,在原税局地方设了军区医院。后来医院扩大,将它东邻多忠勇公祠全部地方使用,并向北扩充用了在盐店街南侧清代“八旗会馆”(辛亥后改称“五省会馆”)部分地方,改建为军区第三医院,始终属部队的后勤部所有。以后医院迁走,地方成了军区的家庭区。近年来,军区在这里修建了几幢六层高的楼,是军区招待所。
二、五味什字的中药店与灯节
相传明、清两代至民国初年,五味什字药业汇集,生意兴隆,曾有万年堂、树仁堂、复元成等多家中药店,尤以藻露堂、敬元堂(在西大街桥梓口另设有“西敬元堂”)和敬信堂等历史悠久,最负盛名。各大药店销售种类丰富的中草药、丸散及珍贵药材,都挂着“货真价实”“童叟无欺”“遵古炮制”的招牌,若干年内一直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藻露堂中药店(在这条街北侧的东头)距今已有364年的历史了。这个店的创始人名宋林元,湖北省荆县人,于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二年(1622)来五味什字设堂治病,研制了专治妇科病的“培坤丸”,疗效较高,在妇女患者中有很高的信誉。到清康熙、乾隆年间,宋氏资金发展到10万两白银。到民国初年,“培坤丸”已誉满海内,南洋诸国药商汇款邮购。现在藻露堂由西安市药材公司领导,仍在原来的以木结构为主两层高三间宽旧式门面商店房内营业。
解放后,随着商业发达,人民逐渐富裕和实施公费医疗制度,城内外各大街都设有几处国营中药店,五味什字繁华的药业已成陈迹了。
在旧中国,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叫“灯节”,是我国民间一个富有诗意的传统节日,相传,汉代的长安城已有元宵张灯风俗。每当元宵节来临,大街小巷花灯盏盏,家家室内、院落红灯高悬。大街小巷孩子们挑着花灯玩比比谁的灯笼好。五味什字的灯多少年一直是轰动西安古城的,每逢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晚上,各药店尤其是藻露堂和它对面的敬元堂,从门口到后院最深处密密麻麻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相互比美,交相辉映。有工笔彩绘的各式玻璃宫灯,以戏文和神话故事为内容的转灯,用彩色纸精制的各种鸟、兽、虫、鱼、花形的灯,争艳斗丽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每年灯节时,各药店事前做好充分准备,争着展出要胜过别家的灯,以广招徕,并借此宣扬自己一年来生意的旺盛。正因五味什字的灯种类繁多,精致奇特,所以逗引得城里城外的人都蜂拥而来以饱眼福,五味什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上年纪的人和孩子们是无法挤进人群观灯的。有钱人家的妇女坐着漂亮的轿车去看灯,往往一群流氓起哄调戏车辕上坐的太太小姐,有时竟连轿车都抬起来了,至于将人挤倒踩伤更是常事。
三、传统小吃
五味什字的传统小吃是远近闻名的。
1.腊汁肉
战国时,腊汁肉称为“韩肉”。秦国灭韩国之后,将韩国腊汁肉的烹制技术引进秦国,流传至今。
五味什字“王根儿”的腊汁肉(也带卖能夹肉的“白吉”馍),据传是用他家祖传的腊汁肉汤煮的,远近闻名。王根儿卖的腊汁肉是选最好的硬肋肉,用最好的八角、花椒、草果、丁香、良姜、蔻仁等20多种作料烹制。火候也掌握得最好,肉烂而不散乱,味浓而不腻。此人卖腊汁肉并不是开的铺子,也没用伙计,而是王根儿本人挑一副担子摆在一定的地方,从每天上午10时卖到中午12时,在这两小时内,附近的商店以及老雇主们按时去买,一般都是记账,到月底清算。卖主和买主相互信任。这种古老的个体小本经营方式延续了许多年,生意不错,到50年代初停业。
在离五味什字不远的卢进士巷(今名芦荡巷),有一家“樊记腊汁肉铺”(人们把这家也说成是五味什字的腊汁肉)也是很出名的,据传腊汁汤是从清朝一个腊汁肉小贩的作坊买的。小贩的腊汁汤为祖父所传,其祖父的陈腊汁汤当然更早。樊家的腊汁汤一般不加生水,不加酱油,而以陈腊汁为汤,以糖色美化肉色,因而肥肉不腻,瘦肉无渣,食后其味无穷。解放后,迁至竹笆市北段东侧营业至今。
2.汤圆
元宵即“汤圆”,我国古代就有。正月十五称“上元”,上元夜叫做“元夜”,也称“元宵”,所以把上元夜吃的汤圆也叫“元宵”。相传东晋时已有元宵,唐代京城普遍食用,官邸民宅、僧院道观、糕饼作坊,在上元之夜都赶做汤圆。正月十五日吃元宵是西安旧有风俗,此夜明月皎洁是新春第一个月圆夜,元宵又是圆形,是夜吃元宵取义“阖家团圆”。相传到若干年后的现在,甜食店平时也卖元宵,是一种普通小吃。经过多年的演变,西安除有元宵,还有一种专门制作的“汤圆”,均为甜馅,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黄桂、核桃仁等为主料,糯米粉滚成。吃法多用水煮,也有油炸。而汤圆则是将糯米粉加水合成较硬的面做包皮,一个一个包上馅捏成的,较费事,所以很少卖的。
五味什字“老韩家挂粉汤圆”是西安独一无二的,是历百余年的名贵小吃。据传,清光绪年间,南方人林某在南广济街摆摊制卖汤圆,后传给南方人沈某继设店专营。清光绪二十六年陕西年馑,沈回原籍时将店送给他信任的学徒韩某,韩家从此时起经营汤圆。清末韩某去世,其子玉堂继续营业。辛亥前革命党人张凤翙、张云山等常在汤圆铺隔壁的“林盛楼”(辛亥后改名“义聚楼”)聚会,于是也常顺便在韩家吃汤圆,因之民国初年韩家汤圆名噪一时。
3.高家“红肉煮馍”与“柿子饼”
高氏经营的这个饭馆是个大众化的饭馆,顾客可以自带“锅盔”(自家烙的厚大饼)去,让卖主用红肉(已用酱油调料煮熟的小方块猪肉,其色酱红,故名)给煮,这样只掏肉钱,比较便宜,在这家煮馍,给的肉多,汤浓而味香,真是“物美价廉”,经常顾客盈门。
秋冬季节临潼火晶柿子上市时,则添卖“柿子饼”,也叫“黄桂柿子饼”,是西安传统的风味细点。相传,明思宗朱由检崇祯末年(1644),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称王西安后,继续进军北京。李自成打着“跟闯王,不纳粮”的旗号,很得百姓拥护。当时正是荒年,粮食短缺,临潼县的百姓便把当地盛产的火晶柿子与面粉拌在一起烙成饼子,供闯王军队行军途中食用。义军所向无敌,一举攻克北京。为了纪念闯王李自成,每年秋天临潼县民间都烙柿子饼。以后此饼传入西安,经过多次改良,遂形成现在西安的一种名贵食品。柿子饼制作颇讲究,用临潼火晶柿子同白面掺和做皮,用白糖、黄桂、玫瑰、核桃仁,再加一小块猪板油(解放后制作时已不放板油)等料做馅,在鏊锅中加清油烘烤而成,表面金黄,红润鲜亮,吃起来绵软香甜。每逢秋冬季节,西安街头卖柿子饼的小铺不少,老长安县门口(今社会路南口)的柿子饼较有名,而五味什字高家的柿子饼尤为佳品。此外,西安的回民也卖柿子饼,但他们是用羊油制作,虽腥膻却别有风味,为了适应广大回汉人民群众的口味,这些年来,他们也改用清油制作。近些年来,西安各甜食店在秋冬季节也大量制作柿子饼供应顾客,不过不一定都是用临潼的火晶柿子做的,所以饼色并不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