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东西两侧的街巷4

(七)东六路
东六路原名崇义路,东起明城东墙,西至解放路北段,修筑于1965年,长745米,宽7米,沥青路面,南北两侧青砖铺的人行道,各宽1~2米。行道上茂盛的槐树成行。这里是居民区,其间只有少数商业。门牌的单数1~129个号,双数2~102个号。由新城区东五路派出所管辖。
东六路西口竖立着一块“东六路个体果品百货经营点”的大牌。在口内两侧小百货摊较多,水果摊却很少。
1.东六路南侧的设置状况
西口内南侧由此西东,临街是“解放一食堂”的北侧墙(门面设在解放路),接着是新开的“太白川菜馆”,在这一段的人行道边经常摆着十个左右个体户的小杂货摊。川菜馆东侧是勤民巷。
勤民巷北口外往东,在一段人行道边也摆着十来个小摊。行道内侧的旧街房内,有个体户经营的烟酒杂货铺“长青商店”和几家住户。东邻是一幢简易的五层居民楼,接着在一排平房内除几家住户,有个体户们开的“新联旅馆”“鸿雁旅馆”及“新立五金交化商店”。再东是新建的一幢五层楼,在一层内开的是“东六路建材杂品店”;二层往上为住家户。楼东的一段平房和小两层房里,除设有“郑州铁路局西安大修厂劳动服务公司郁华分公司”外,其余都是住家户,有的一个门牌内住着十几户。
尚勤路什字口往东,临街到卫民巷北口一段,是居民的一些不整齐的平房。
卫民巷北口外往东到另一个卫民巷北口的一段内,是些居民的平房和几家小二层房。在第二个卫民巷北口外以东,又是约十间的二层房,全是住家户。
尚勤路什字往东,过几间平房便是公社巷的北口。
公社巷,1947年名义和巷,以后曾改名胜利巷,1966年改现名。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巷道,北起东六路,南不通。巷长625米,宽14.1米多。在50年代后期人民公社化期间,因巷内南头有东六路人民公社驻地,所以将此巷更名为公社巷,虽然人民公社这个名词已取消,但巷名至今未变。原来巷内都是矮平房,近几年来有了些建设。在巷内东侧,拆了北段原有的一条窄而短的东西向小巷里的旧房,建起了一幢长六层居民楼。在公社巷中段,有一条东西向的窄巷(碎石路面),往东又折向北通东六路,即公社巷的北口,在这北口内的东侧有一个旧时代修建的阔气的四合院,大门上刻着“千祥云集”四字及木刻的花门楣今仍完整,可见几十年前这里就是个居民点。挨着此院有一幢四层的居民楼。由窄巷的西口外往南(即公社巷南段)路东有50年代后期建的前后两幢长三层楼,现为居民楼。再南,原有条小路通东五路,因正在东五路北侧修建七层楼,楼西还要继续修建,所以这条小路已拆除。在巷内东侧,已将原烂房全拆,修了一长排简单的平房。
公社巷北口外至公社巷东巷北口这一段内,临街是些新旧参差、高低不齐的街房,主要是住家户。此外,设有“新城区东五路医院”(院内有两层楼房)和“东六路粮店”。由公社东巷北口外往东,街房内开的是杂货副食铺,东邻是尚爱路北口,在东侧设有“青海省人民政府驻西安办事处”,西侧是住宅。
由尚爱路什字往东,临街是某商店二层楼的后背,楼东是南坊巷的北段,在北口外往东至顺城东路,临街是些住户的不整齐的平房。
东六路东口外的全部城墙内壁于1985年上半年已用青砖砌完,截止1985年6月从东五路东口外往东至东八路东口外,东北城拐角一长段城墙内壁已全用青砖包砌完。
2.东六路北侧的设置状况
西口内北侧的人行道上和南侧一样,摆着七八个小百货摊。行道内侧由西往东至“建设巷”一段内,临街的一些旧平房内均为住户。只有几家新改建的小两层用房,分别是“西安市新城区服务公司”“新亚百杂商店”“新联旅馆”等。其东是一幢四间宽的三层楼及其东的13间宽的平房大院,这是“东六路邮电所”和存放邮件的地方。远在50年代,由民主人士李少媛捐款在这里修建了东六路幼儿园,后来需在此地修建一所邮局,该园遂迁至东八路。
建设巷,1948年开拓,1950年得名,南起东六路西段,北至东七路西段,长202米,宽3米,沥青路面,修筑于1975年。两侧青砖铺的人行道各宽0.7~1米。共有门牌12个号,有的一个门牌内有几个分门号。属新城区解放门派出所管辖。另外,建设巷西侧的中间有一条往西的半截巷,长60米,宽两米多,也是沥青路面,两边有0.751米的砖铺人行道。两边都是零乱的平房住宅,其中有私人经营的“建设巷旅社”。在建设巷内东侧,建有东西向的楼群:先后分别为一幢五层,两幢六层,一幢三层的四排家属楼及其后边的一些平房的两侧。在巷内西侧,北口内是临东七路南侧的一幢六层居民楼的东侧,接着是居民的一些平房和少数简易小二层楼。在南口内,是上述的邮电局范围的东侧。
建设巷南口外往东至尚俭路什字一小段内,有解放前修建的一院六间宽讲究的平房,街房尚在,院内旧房已全拆,建起了一幢五层的居民楼。楼西是此巷南口内的东侧墙。
尚俭路什字南口外往东到尚勤路什字这一段内,是十间宽的二层楼和一些高低参差的旧平房,许多是在一个门牌的大门内走道两侧住着10多户,或是20多户。由于人口密,房屋缺,所以许多住户在人行道上搭着小厨房。
尚勤路什字南口外往东,过几家平房便是“群策巷”。
群策巷在解放路北段以东,这个地区,曾名“日照新村”(山东日照县人多住此),这条巷分为群策西巷和群策东巷,都南起东六路中段北侧,北至东七路,修筑于1973年,长594米,包括两边的人行道共宽5米左右,行道上植有稀疏的杨树,沥青路面。全巷共有门牌38个号,属新城区东五路派出所管辖。在巷内东侧,除有些住户的平房,中段有一所坐东向西的“西安市新城区群策巷小学”,校内设有勤工俭学的“西安群策管卡厂”。
群策巷小学,在70年代拆了旧平房,先后修建了10间宽的和8间宽的东西向的两幢二层教学楼,现在还有些旧平房。小学北墙外是东西向的群策东巷,从巷东端折向南又与东六路相通。在群策西巷内的西侧,除中段有一幢五层楼设的是“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二招待所”,全是不整齐的居民住房。
在群策西巷南口外往东,临东六路北侧,有一幢简单的二层五间宽楼房,设的是集体办的“新城区搪瓷珐琅厂”,厂东是市民住的一排整齐的和一些凌乱的平房,其间只有一家私人开的“长豫旅社”。再东是群策东巷的南口(端对公社东巷的北口)。在南口以东的一大院平房内,设的是“西安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劳动服务公司”,东邻是尚爱路什字。由此往东过几间住户的平房便是“北坊巷”。
北坊巷,位于城内东北,1946年,以坊位取名,曾名新生北巷(端对“南坊巷北口”),南起东六路东段,北端不通,由北头转东一段至东城墙根。路筑于1972年,长370米,宽约3.5~4米,沥青路面。驻有市收容遣送站。四年前,原有门牌1~17个号,以后有些旧房相继拆除准备修建楼房。现在门牌共13个号,属新城区东五路派出所管辖。现在正在继续拆除旧房。在巷东段的东头,一大片地方是50年代的柴油机床厂的厂址,后来将厂址东端地方拨归了50年代已办起的“东六路小学”,拆去了旧平房,修建了一幢两层教学楼和一长排新平房。柴油机床厂的其余部分,近年内也已拆除,市民政局在这里新建了一幢五层楼,将开设旅馆。
北坊巷南口外,临街有新建的一幢长六层居民楼,其东至东六路东口一段,全是些住户的平房。
(八)东七路
东七路,开拓于1927年,初名崇廉路,1950年改现名。东起明城东墙,西至解放路北段。路筑于1965年,长740米,机动车道宽7米,沥青路面,两边青砖铺的人行道宽约2~4米。行道上植有成行的槐树。门牌单数为1~115号,双数为2~122号。属新城区解放路派出所管辖。在这条街的区域内,以居民为主,商店不多。由于这条街离火车站近,近两三年,个体户经营的旅馆有十几家之多。
1.东七路南侧的设置状况
东七路西口的南侧,竖立着一块醒目的“个体综合修理服务点”的大商标牌。人行道边摆了些修理业的小摊。行道内侧临街由西往东,是些改建的二层房,内设“西安科学仪器厂经销修理部”等小铺,有两家带后院的小二层楼开的是“和平旅社”“建青招待所”。其东是一幢六层的居民楼,楼前留的宽人行道上建有花坛。楼东是一排旧二层楼,内设“新城区教育局招待所”“旅社”“西安市新城区职业中学”等几个单位,其余部分为住家户。再东是一幢新建六层居民楼,楼的宽的人行道上也建有花坛。楼东是建设巷的北口。
建设巷位于解放路北段路东,长350米,宽3米,1948年开拓,1950年取名,北口外往东至尚俭路什字一段内,有一所旧时代有钱人住过的六大间宽的平房大院,至今院内一座长方形四面有檐的高屋顶主房尚完整,罩满北面屋顶上的“爬山虎”枝叶仍然很茂盛。
尚俭路什字往东,在临街几处新旧不齐的两层房内住着居民,街房后边是住着若干户的大杂院。街房东的矮旧房已拆,将重建新房。接着仍是住户的二层房,街房后边也是矮房密集的大院。这里以东是平房大院和一座二层房,分别是个体户开的“源源旅馆”和“华盛商行”,再东至“坤中巷”一段,有几个深入的矮房大院,住着几十户。
坤中巷,位于解放路北段以东,长426米,宽5米,开拓于1940年取现名,1966年改增户巷,1972年复现名。北口外往东,临街至尚勤路什字一小段内,都是居民的平房,有的一个门牌内是深入的大院,住着许多户,在这些平房中间有一家私人开的“太和医室”(姚寓),门前挂的牌子上写着:专治内、妇、儿、痼、顽疾。姚寓东隔壁是一个小杂货铺,其东是尚勤路什字。
“太和医室”虽设在较小的街道上的矮平房内,但颇有名气。这个医室始创于清代道光年间,20世纪30年代,该室随第三代传人、我省已故名中医姚兴华先生迁来西安。姚树峰系姚兴华先生第七子,现年38岁,原为国棉三厂职工。他自幼随父学医,深受家传。由家兄指导,他本人执笔撰写的研究我国“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一书的医学论文——《对“伤寒论”扶正观点的理解》,曾获1982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三等奖。姚树峰在运用家传诊疗方法,结合现代中医研究成果,治疗一些偏难痼疾,颇具功效。“太和医室”于1984年8月间,经新城区卫生局批准,在东七路东段重新营业。当时才一个多月,先后就有省内外许多患者慕名前来求诊,有时一天接待患者达五六十人。该室注重医德,收费标准低于我市同行,且免费上门出诊。
尚勤路什字往东至尚俭路什字这一长段是农贸市场,在南北两侧的人行道上摆满了出售各种蔬菜、猪肉、鸡蛋、豆制品之类的摊子和架子车,街道上熙熙攘攘,生意兴旺,人群拥挤,过一辆自行车都有困难。在尚勤路什字往东至群策巷北口一段,在人行道内侧的街房内,开的是“春光旅馆”“西安市黎青综合商店”等。由群策巷北口往东至尚爱路什字一长段内,旧街房及其后院已全部拆除,正在修建大楼。
尚爱路什字北口外往东至东群巷口,是住户的一排不整齐的平房。
东群巷,位于城内东北隅,北起东七路东端南侧,南至市收容站(往南不通),青砖铺的巷道长127米,宽两米,且不直,其间有拐向西、拐向东的小巷。共有38个门号,全是住家户。
东群巷北口外往东至顺城东巷一段,临街全是住户的平房,其中有的已经翻修换上了红机瓦,有些仍很破烂。东七路东口外的城墙内壁已全用青砖包完,这里的城墙根也是比东七路街道约高一米。
2.东七路北侧的设置状况
东七路西口内的北侧人行道上也摆了些服务行业的小摊。行道内侧的一座三间门面的二层房是个体户经营的“芙蓉川菜馆”,接着是住满住家户的九间宽一排平房。东侧是劳动巷,此巷南起东七路,东端不通。巷道仅一米多宽,青砖铺路。住户们的房低而密,共有门牌1~51个号。
劳动巷,呈厂形,长189米,宽2米,1938年开拓取名。南口外往东,在一排不整齐的街心内,有“西北五金水暖商店”“西安市新秦客车联营服务公司”,西安至渭南、蒲城的汽车售票处和国棉五厂至火车站的11路汽车终点站、“东七路茶社”“金花旅社”“七路旅社”(均为个体户经营),东边小二层房内是“西安新兴针织厂门市部”。由这里起往东至尚俭路什字一段内,有深入的大院,在临街的一些平房和少数小二层房内,设有“振兴联运公司西安招待所”(旅馆)、“中国机电设备公司西北一级站门市部”(该站的正门在尚俭路什字的南口内西侧)和私营“秦兴机电综合公司”。此外,全是住家户。
尚俭路什字往东,临街原有的破房被拆后,私人正在修建简单的二层房,东边是“豫兴西巷”。
豫兴西巷,原名豫兴巷,南起东七路中段,折向东再折向北至东八路中段,1981年与“豫兴东巷”分别命名。巷宽一米多,砖路。巷内过去的许多破房近几年来已相继拆除改建为两层简易楼房带着平房后院,在巷内两侧还有许多杂乱的平房,都住满了居民。只在北口有一家个体户经营的“豫西旅社”。在巷北口内东侧一家新建的小二层楼内,开的是“益民旅馆”,两侧有个体户经营的“兴喜旅馆”。全巷共有门牌33个号,许多是一个门号内住着一二十户。属新城区解放门派出所管。
豫兴西巷南口外,往外至豫兴东巷的一段内,街房多为旧平房(其中有的后边是大杂院)夹有少数简易小二层楼房,大部分为市民住房,只有一个大院内设的是用机器制造蜂窝煤的“东七路煤炭店”,还有两家个体户在他们简单的住房院内开的是“泰安旅社”“春林旅社”。其东侧是“豫兴东巷”。
豫兴东巷,原名豫兴巷(端对着东七路南侧的坤中巷)。1950年拓建,居民多河南人,因得巷名,1966年改称建军巷,1972年复原名,1981年改现名。南起东七路,北至东八路中段,砖辅的巷道不直,约一米多宽。共有门牌23个号,属新城区解放门派出所管辖。
豫兴东巷南口外往东至尚勤路什字一小段内,在一些矮二层房内,除住家户用以外,开有“新城区篷布座垫招待所”(旅社),这里本来是篷布座垫厂地址,由于不赚大利,遂改为热门生意的旅社。
尚勤路什字往东至尚爱路什字附近,在这一长段人行道上和街南侧一样,是农贸市场范围,摆满了出售蔬菜、肉、蛋等的摊子和架子车、自行车。还有些卖肉饼、面皮之类的熟食摊。人行道里侧,由西往东,是一幢四层楼,一层设有副食商店,二层以上全是住户。接着又是一幢长四层居民楼,楼东的旧房已全拆,是建设工地。再东,在几间整齐的平房内,开的是“陕西纺织综合商店”。
这个国营综合商店在东七路是颇有名气的,除陈列着许多衣服、被单等纺织品外,还陈列着很多各样花色品种的棉、化纤织品零头布料,物美价廉,每天有许多妇女络绎不绝地到该店选购。在本市像这样大量出售零头布料的商店不多。店东邻是“陕西省纺织工业局印刷所”,再东是旧时代建的一个大平房院落,曾用砖箍的门楣中间砖刻的圆形“寿”字尚完整,没有被“文革”中的造反派铲掉。接着在临街的又一平房大院内设的是“陕西省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公司”,院内有一座讲究的三层办公楼。这里以东是尚爱路什字,由什字往东,临街的两个大院内各有一条很窄的走道,两侧密集着住户的不整齐的平房。紧邻是“兴隆坊”的南口。
兴隆坊,城东北隅,1936年开拓,1966年改名坚强巷,1972年恢复原名,基本上是南北向,进南口往北走一段折向东再折向北通到东八路东端的南侧。这条巷道全是沥青路面,约三米多宽,两侧有窄人行道。巷内部是不整齐的平房,只有在北口内的西侧是东八路南侧的一幢六层居民楼的东墙。
兴隆坊南口外往东至顺城东路(巷)一段,临街多数是平房,其间两层简单的小楼全住的是居民,只有一处是“兴隆坊居委会”颁发居民身份证办公室。有几个门号内是一条窄走道,两侧密集着住户的矮房。
(九)东八路
东八路,曾名崇耻路,东起明城墙东北角,西至解放路北端,路修筑于1965年,长737米,路宽约14~15米,机车道宽6米,砖铺人行道各宽4.5米,行道上植有已长大的丝子树(前面已提及此树的特点)。门牌单数为1~101号,双数为2~100号,属新城区解放门派出所管辖。这条路离火车站最近,有些居民为适应旅客日增的急需,纷纷改造自己的住房开成旅馆,路南有6家,路北有13家,这是市内唯一开了这么多旅馆的一条街。
1.东八路南侧的设置状况
东八路,1927年开拓,1950年改现名,沿街有省农行、省保险公司、市35中等单位。西口内,在南侧的人行道上摆着20来家玻璃橱式的熟食摊,全部是卖著名的河南道口烧鸡和西安出名的清真腊牛、羊肉。如此集中地卖这两种食品的地方,市内只有这一处。河南省滑县道口镇是著名的“道口烧鸡”的产地。当地著名的“义兴号”的烧鸡最好。1985年,70岁的杨德裕是我市莲湖区机械化工设备厂的会计,为了发展我市第三产业贡献力量,在街道服务公司的支持下,老汉从家乡带来了两位小师傅,在尚俭路224号院内办了个“新莲副食肉类加工厂”,专做道口烧鸡,在配料和制作上保持了“兴义张”的传统做法。经有关方面品尝,色、香、味俱佳,比本市流行的烧鸡后味更浓。
在人行道内侧一长段不整齐的平房内,除一些住家户外,设有“豫兴饭馆”、专卖砂锅豆腐的“砂锅居”、夜间能宿客的“日夜茶社”“琼楼餐厅”“化石旅社”“宁宁旅社”和蓝田联营客运候车室等。平房以东的两层楼内是“国营东八路旅社”。由这里往东至尚俭路什字,仍是一段高低不齐的平房,其中大部分是住家户,有些房内,除个体户经营的“西安糕点商店”“心安旅社”外,有办事处在1985年设的“解放门青少年活动中心”,此外还有许多油毛毡屋顶的矮房大院。
尚俭路什字以东至豫兴西巷北口一小段,大部分是新改建的两层居民住房。由此巷北口外往东至兴东巷的北口一段内,临街多为零散的小两层楼房,楼后是居民大杂院。小楼间夹有几个小门,里边是深入的窄走道,道两侧密集的低旧房内住着若干户居民。豫兴东巷北口外往东至尚勤路什字一段内只有十间住户的平房。由什字往东过几家就是“社教巷”。
社教巷,不规则小巷,长364米,宽两米,1940年开拓,原名廉耻巷,1965年改现名。南起东七路东段北侧,北至东八路,共有门牌71个号,属新城区解放门派出所管辖。是南北向的巷道但并不直,路约一米宽,巷内有的居民利用自己住的旧平房或二层小楼房,开了“青云旅馆”“车站旅社”“东八路旅社”。还有些破平房继续在改建也打算开旅社。至于住房中有些已换成红机瓦顶,但很多仍是石棉瓦屋顶和油毛毡搭的棚式房。
社教巷北口外往东至社教东巷的北口外一段内,临街全是高低不齐的平房,有些门牌内在深入的窄走道两侧挤满了住户的平房,也有少数新建的二层房,人口密集。社教巷东口外,东邻是某单位用的一所大院,院内除有东西向的两长排平房,还有面北的一幢四层楼。这里东边是尚爱路什字。
尚爱路什字以东,临街是六层高七间宽的居民楼,一层内设的是“西安市糕点综合商店业务接洽处”“东八路粮店”。楼东侧是约三米宽的“兴隆坊”西巷。由此巷北口外往东是些平房,其间一大院内是“西安电缆纸绳厂”,生产车间是一座二层楼。厂东是“兴隆坊”中巷的北口,口外往东至顺城东路一段,临街是些平房,有的后院有新建的小二层楼也住满了居民。在平房东侧的一条窄走道内,有一家个体户经营的“秦风旅馆”,再东是“兴隆坊”东巷北口,口东是住家户的十几间平房,其间有一家个体户经营的“西安秦杭多味瓜子厂”,生意颇好。
东八路东口外残破的城墙内壁已全部用青砖包砌完。
2.东八路北侧的设置状况
在东八路西口内北侧的人行道上,由西往东摆着一排27个有玻璃橱罩的小亭,全是回民出售烧鸡和腊牛羊肉,如“哈家烧鸡”“马家腊牛肉”等等。接着是在行道边搭着绿色塑料瓦顶的棚内,出售时装、杂货的小铺。在这段人行道里侧,从西口起是“解放饭店”五层楼的南边,楼东的大院内有几排平房和一幢四层楼是银行办公和职工家庭住宿的地方,这里是“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信托投资公司”和“农业银行省分行”的机关所在。在人行道内侧往东是这个院子的一长段围墙。墙东有一家私人开的“清泉旅社”。
旅社东侧是“豫武巷”,(居民多河南武涉县人而得名)1966年改要武巷,1972年恢复原名。南起东八路东段,北至明城墙(今往北不通),青砖铺的巷道近一米宽,两侧是密集的住户的低房,共有门牌53个号,属新城区解放门派出所管辖。
豫武巷南口外往东是私人开的“利民旅社”,社东至尚俭路什字一小段内的六间平房是几家住户和一家糕点副食店。
从尚俭路什字往东,一排简单的小二层楼房和平房的后院内,是几家个体户经营的宝臣旅社、汝州旅社、益民旅馆、兰芳旅馆、益民旅馆和大联旅馆。这些小旅馆东边是西安市35中学。
西安市第35中学是城内东北隅规模较大的一所完全中学。门牌是东八路81号,属新城区管。在1955年以前,这里仅有两排平房约二三十间,是西安市下水道公司的住地,1955年创办35中学时,该公司遂迁至和平门外,改名市政工程公司至今。遗留的原址归中学,在这里新建了一幢能容纳24座教室、实验室和图书室的四层大楼。后又续建起一幢四层的教学与办公楼。现在全校占地面积27亩7分5厘(18504平方米),房屋290间(包括平房),建筑面积10154平方米,使用面积7057平方米,绿化用地总面积2780平方米,大小运动场地占地总面积4781平方米。这所中学1955年初办时只有8个初中班,1956年增至14个班,1957年是18个班。由1959年下半年起增设了高中两个班,到1965年,初中为20个班,高中为8个班。1966年下半学期起和其他各校一样,开始停课闹革命(即参加“文化大革命”),成天批斗全校教职员。1967年,学生全部上山下乡锻炼接受再教育,学校停办。1968年学校恢复,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口号下,工人宣传队驻进学校,将初高中合在一起改为四年一贯制(初中2年、高中2年),教材另编,如数理化3科,只是为当时农业需要而编教材。当时该校只有8个班,以后又逐年增加,到1974年增到32个班(初中15个班665人,高中22个班1123人)。
四年一贯制延续到1976年,从1977年起,改学制为初中3年,高中2年,同年夏有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等院校招生。同时,从1977年往后,这所中学的初中班减少,高中班增加,到1980年,初中只有16个班,高中为30个班。由于这些年来节制生育,所以小学生逐年减少,初中生也相应减少。1982年起,西安市各中学改为三三制(即初中3年,高中3年),35中学也不例外。1972年,该中学勤工俭学创办了一个工厂——“35中校办工厂”,加工机械零件,自生产教学仪器工具后,遂改名为“西安仪器工具厂”,专生产教学仪器。近年来,该厂用它获得的利润给教工谋福利。该厂1984年生产总值为22万元。
35中学东边是尚勤路什字。解放前,由这里往东、往西到城墙根全是空地,现在已成人口密集的地方。
尚勤路什字往东,临街是:西安往蓝田公共汽车站、“陕西省军区招待所”的后围墙、某工厂的后围墙和“北新巷”(西段)的南口。
北新巷,曾名新民村,起止都在东八路东头的北侧。北巷包括西、中、东三段:(1)西段由东八路北侧起往北,长约49米,巷西侧是某工厂的东背墙,墙内有三排三层楼及一些平房;巷东侧,除平房外,多为新改建的二层平顶房,除一家“唐城综合贸易公司”外,其余均为住户。(2)西段的北口往东折为东西向的中段,长约124米,巷内是些旧平房和些新二层房,大部分是住家户。有两家私人开的“五一旅社”和“皇城旅馆”。由这段巷的东口外往东是北新巷的东段,它的南口仍在东八路,巷长132米多,巷内也是些密集着住户的平房和二层房。全北新巷路幅宽为5米,路面宽3米,全为1982年铺设的沥青路面,有青砖铺的人行道。北新巷共有门牌61个号,属新城区解放门派出所管辖。北新巷两个南口外的街房中,少数仍是旧平房,而多数已新改为二层,除一家开“海涛旅馆”,余均为住家户。再东是“新民村”。
新民村,曾名新力巷,南口在东八路东段北侧,西依北新巷。村内沥青路面,车道约3米宽,不直,两边有砖铺的人行道,行道边植有零星的杨树和槐树。共有13个门号,但一个门号内住着多户,有几个院内,都有一条狭窄东西走道,两侧有三四十间低平房,挤住着住户。村内北端的平房后有一幢六层居民楼,楼后是北城墙。
新民村,面积18.128平方米,原为荒地,1952年拓建取名,1966年改新力巷,1972年复原名。南口外往东,临街是近几年来私人新建的六座小二层楼。在东邻的平房内有“西安市建华油管厂耐火材料车间”。再东是东八路东口外的东城巷。
解放路以西的街巷已在北大街一章中有所叙及,在此不再重复。